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西汉支教指南》 100-110(第6/14页)
?陛下先下了诏令,随后才在朝堂上说这件事,那就代表他早就做好了打算。”
“你刚才也不是没有进言阻止,可结果呢?不还是碰了个软钉子回来了吗?”陆贾却很冷静。
“难道就这么让我眼睁睁的看着法家的人进入朝堂,还一上来就与我等一起位列九卿,平起平坐吗?”叔孙通愤愤不平的很。
“事情既然已成定局,你再如何愤慨也是无用,倒不如趁着这点时间,赶紧在廷尉府安插一些自己人,占得先手才是。”陆贾提醒他还是专注现在才是正经。
“你看你,不过是个法家学派的人要进来,你怎么就慌成了这个样子?”
“他张恢再怎么能耐,到底远离朝堂日久,又是贸然登临高位,这廷尉一职坐不坐得稳,还要两说呢。”
“他要来就让他来,放在眼皮子底下看着,总比任他在背后筹谋什么,来的让人放心,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是了。”
“依我看,很是不必如此担忧的。”
陆贾一边跟他分析形势,一边出言宽慰。
“你说的也有道理。”
“既然陛下执意要他入朝为官,我等又阻止不得,那我干脆大方点儿好了,就让他来,欢迎他来。”
“可他来了又能如何?得了廷尉的位置又如何?能坐稳坐大了,才是他的本事。”
“我就看着,曹参他们那些道家学派的人,到底能不能容得下他和他的法家?”
叔孙通一听,好像也是这么回事,眼下木已成舟,与其焦虑懊悔,不若提前准备。
现在朝堂上最大的派系是道家,又不是儒家,万一他们争起来,说不定儒家还能捡个漏儿呢。
这边叔孙通和陆贾打着坐山观虎斗的主意,殊不知这个引入法家学派的办法,就是张良给出的,而张良正是道家学派的大贤之一。
本来他该秉承道家无为而治的做事原则,不该过多插手朝堂争斗的。
但现在情况不同,他又知道林清源绝非常人,将来对大汉的发展会起到前所未有的推动作用,而对方又极其亲近于他,甚至是他们道家学派的一员。
这种种缘由叠加之下,也就促使张良决定为其做点什么。
眼下的事,不过仅仅是个开始。
第105章
殊不知更大的麻烦还在后头呢。
前朝九卿变动,此等消息自然引起了吕雉的注意。
而且听说是小刘盈先斩后奏,下了诏令后才通知的众臣,她心里便隐约有个谱儿了,只是还需要确定一下,于是便派人去把女儿找来。
另一头,林清源也已经猜到她会询问,便提前跟刘元嘱咐了一番。
不久后,吕雉果然派人来请,刘元也就去了椒房殿。
母女两个寒暄了几句,又问过小嫣然的情况后,便进入了正题。
“如今我们大汉新立不久,根基未稳,偏生这治国理政的人才又极度缺乏。”
“盈儿前些日子征召法家巨头张恢入朝掌管廷尉一职,也算比较妥当。”
“只是,现在的朝堂重臣,要么是道家大贤,要么是儒家学子,其他的也不是没有,但到底算不得什么主流。”
“要是加入别的也就罢了,可偏偏选中法家这样的显学,我担心,日后会有学派之争,甚至政见冲突啊。”
吕雉从治国角度来谈,且说的合情合理,其智慧丝毫不逊于前朝的大臣,可见她对局势的把握是何等的精准。
“母后所言极是,”刘元点了点头,“先生也跟我说过,当初他和盈儿一起拟定廷尉的新人选时,也考虑过这点,不过最后还是选了张恢入朝。”
“哦?这是为何?”吕雉听到这儿,追问道。
“正如母后所言,如今我大汉急缺人才,可民间又有许多大贤,空有一身本领,却无上进之路,那么眼下最要紧的,就是弄出一个合适的选官制度。”
“对此,先生说他确有办法可解燃眉之急,但毕竟如今所处形势不同,他也不能确定他所提出的制度就一定适合现在,所以还是要具体事情,具体分析,谨慎行事才行。”
“故而这次征召法家学派的人物入朝,也是一次实验,如若效果不错,那么后续也就可以跟上了。”
刘元定了定神,将林清源的筹谋娓娓道来。
“这话说的很是,完善选官制度嘛,确实需要谨慎些。”吕雉听到这儿,也赞同的点了点头。
“那他有没有说如何解决学派争斗的问题?”她还没忘了最初的担忧。
“母后,你不知道,先生说,大臣们争斗起来才好呢,若是他们真的铁板一块,那坐立不安的,就该是我们皇室了。”
“不过,先生也说了,适当的争斗会促进国家的发展,但是过火,甚至控制不住的党派之争,就会损伤国本,所以要把握好这个度才是。”刘元也一一为其解答。
“嗯,这话真是说到点儿上了,我担心的也正是这个。”吕雉也深以为然,“元儿,你的这个驸马啊,真是干练又精明,将来必定会辅佐盈儿开创盛世。”她给予高度的评价。
“母后,你快别夸他了,”岂料刘元却笑着摆了摆手。
“他啊,不过说起来头头是道,这做起来有效果,那自然是千好万好,可他也担心万一没效果,或者招了坏处该怎么办呢。”
“为着这个,近来,他三更半夜说梦话都在担忧呢。”刘元讲起了一件糗事。
“那驸马没想着怎么解决?”吕雉也被逗乐了,打趣着追问了一句。
“我也好奇啊,就问他,他说他不怕,盈儿也不怕,万一他们两个真的搞砸了,反正有母后在后面托底儿。”
“母后,你瞧瞧,这简直就是有恃无恐,恃宠而骄嘛。”刘元半是嗔怪,半是打趣的说着。
“若真是如此,那我就可以宠,让他们高兴就好。”这话听的吕雉十分受用,而且也打消了内心的那一丝疑虑。
她想着到底是亲儿子和亲女婿,刚才也算表了态,总归是不忌讳她插手朝政的,不然也不能通过刘元给她传这种话。
没错,吕雉已经猜出来了,这不可能是刘元能说出来的话,而且对方刚才也挺坦荡,明确就说是听来的了,这也是她不在疑心的原因之一。
其实她也不是非要插手朝政,她想要的,只是一份信任和支持而已。
如果儿子和女婿联手,可以弹压的住前朝的那些老狐狸,那她也乐的不操心,专心享受天伦之乐。
简单点说就是,她可以不做,但想做的时候,别人不能阻止。
林清源也是通过审食其,才能算准了她这个心态,由此针对性的做出了令她满意的回答,而且这个回答,也并不全是假的,也有以防万一的意思。
一旦他和小刘盈真的玩脱了,那么请吕雉出面压阵,也是非常必要的事。
就这样,经过一定的信息交换,达成了现在这样三方皆满意的结果。
而随着窦长君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