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穿越现代后向古人直播日常》 22-30(第5/26页)
大雅之堂!]
[老夫原以为这是个强大的国家,为何还要学习他国之语?]
[许是那个国家的语言更为便利,被众国推崇好用也说不定。]
[全世界国家众多,用同一语言确实便于交流。]
两个孩子后面说起的就是些许小事了,比方说每天要做什么,玩耍和学习分配的时间,为此关飞渡还掏出了自己的学习计划表。
实际上像是他们两个这样小的年纪,一般来说都会只议论游戏娱乐,根本不会主动学习。但是他二人仿佛天然更对学习感兴趣,说起看书安排也侃侃而谈。
俩人又都是物尽其用的实用派,不单单只是学了理论就是,还会用在生活里。
说话间,车子就到了别墅门口。
关家其实也并非老牌的豪门世家,而是近来新兴的富商。借着历史的春风一跃而起,掌舵的老爷子没有看错眼,关家老大关明和老二关臣又能在各自行业中独树一帜,是以也算有钱。
光是别墅的占地面积就能看出来他们在各自行业中做到顶尖的出色。
关臣开的这辆迈巴赫都只能算得上是他比较朴素的一辆了,出门为了显得低调,不至于被狗仔和吃瓜群众盯着,可不就得处处注意着么。
铸铁雕花门一开,就能看到两旁被园丁精心打理后的绿植,甚至还有一片满目绿意的草地。
喷泉在阳光下迸射出七彩的耀眼光芒,花房的姹紫嫣红也叫人目不转睛,阳台上的蓝色玻璃倒映出树影……
大房子在元宁眼中并不算什么,他住的宫殿就已经足够宽广。
争奇斗艳的花也不值一提,在御华池附近的花全是大盛整个天下搜罗来的奇珍花草,再精心种植于花园之中。
最精美的还要属房子别具一格的设计以及那神奇的喷泉,它不同于园林的房子,有着另外一种方正的美学,将方形和三角、圆柱等图形运用到了极致,简直美得人目不转睛。
天幕之景倒映在大盛朝人瞳孔中,他们全都看得目不转睛。
[我想破头都想不明白,喷出的泉水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是呀,水流怎么从地面往天上源源不断地涌出的,难道这底下有永不枯竭的水流吗?可这逆流而上需要多大的力度啊!]
[此景甚美,此等园林设计也别有一番风味。]
[砖瓦建造两三层,结实且美观,江南园林的青砖白瓦或可效仿一二。]
人人关注的点不同,看在眼睛里细节的自是不一而论。
只有那史官笔下的《天幕奇闻》中诚实客观地记录了现代的所有内容:“天幕之华屋,其泉自地涌,其窗明如冰……”
第23章 第二十三章 大户人家的儿童房
关家人其实并非时时都住在一起, 那关老爷子就只住在山中清修。屋宅四周栽种着绿竹,空气清新,环境也极好, 当然比钢铁丛林适合他老人家居住。
关家老大关明偶尔忙工作,常常住在集团顶楼的休息室里, 不会特地跑回家。
关家老二关臣把两个孩子送到之后, 就托自己大嫂帮忙照看一下元宁。
关飞渡的妈妈是位温柔大方的女性,正好空闲在家,于是很热情地招待了元宁。
她穿着红色羊绒衫和黑色直筒裙, 大波浪卷的长发披散在身后,知性又美丽。
秦知许映入两个孩子眼帘时, 正把手中的咖啡搁在蕾丝杯垫上。她弯着腰,珍珠耳坠轻轻晃动,另外一只手中的杂志也不动声色地放在了茶几上面。
她是一位和李迟迟截然不同的女子, 落落大方的模样像极了当家主母,难得让大盛朝女子们感受到了一丝安心的熟悉。
但实际上, 她又带着些这个年代女子特有的明艳和自信, 同当家主母有几分差别。
“管家已经把客房安排好了,宁宁有没有什么想要的?”她把元宁抱在沙发上,温和地开口询问, 并没有因为元宁的瘦弱而露出异样的神态。
在她面前的茶几上摆放着果盘、零食, 还有各种适合孩子的漂亮点心。
关飞渡拿了一块滋味极好的雪花酥投喂元宁, 听到秦知许的话, 皱起了眉:“妈妈, 宁宁弟弟晚上要和我一起睡。”
秦知许没理会自己儿子,张口对元宁说:“宁宁想和哥哥一起睡吗?”
元宁转过头就看见关飞渡一脸期许的表情,那漆黑眼瞳里闪着希冀的光。
“姨姨, 我愿意和飞渡哥哥一起睡。”元宁一字一句地说,脸上不见半分不情愿。
秦知许点头:“那好。”
她转过头警告儿子:“不许欺负弟弟。”
关飞渡敷衍地点点头,急吼吼地从沙发上跳下来,握住元宁的小手:“宁宁弟弟,我带你去我的儿童房里玩。”
从一楼往上走有电梯和楼梯两种选择,不过关飞渡带着元宁兴冲冲地往上跑,当然不乐意等着电梯上上下下。
元宁都没来得及多看几眼别墅的装潢就被他拉走往螺旋楼梯上爬了。
秦知许给管家使了个眼色,后者就心领神会,跟在两个孩子五步开外的位置。
二楼站在走廊就可以将别墅大厅一览无余,屋子的设计确实不同于古时的大户人家。
周围的大面玻璃窗将晨光包罗入屋,洒在了茶几的茶具上面。中庭悬挂着巨大的精美水晶吊灯,墙面上挂着美丽的壁画。
大盛朝人开始叽叽喳喳地在天幕之上议论。
不许他们转头跟旁边的人说,还不兴他们发弹幕么?反正只要不被认出来是谁,就算是皇帝老儿也管不着!
[家中还是要一户一层更好,这样一户几层上下贯通的成何体统?]
[是呀,这样子监造房屋,可就不止隔墙有耳,就连头顶都有耳了!]
[怎的这住宅好似酒楼一般,不妥,不妥。]
[商铺这样搭建才最好,一楼待客二楼存货,妙哉。]
支持和不满这样营造的人在大盛朝兴许各占一半吧。
其中那些居住在城中的百姓自然是支持者颇多,他们不似在乡间的农人,孩子成丁且人多了就可以直接往外扩建,随意往哪都能搭个房子住。
这城里却是邻居挨邻居,隔壁的红杏都要出墙到自家了,哪来多余的位置往外扩修。
四周没得建,可不就得往天上搭一搭了么。
*
元宁进了关飞渡的房间。
这是专门搭建的儿童房,空间不小,七拐八绕的,有书房、游戏间、卧室还有琴房等等。儿童房里甚至还有关飞渡特别喜欢的烹饪间,应当是为了迎合小孩的兴趣而特地修建的。
从中可以看出,关家其实还是非常在意和疼爱关飞渡这个孩子的。
一推开门,两个孩子就脱了鞋踩在地毯上面,周围的灯光随之亮起,就像是走在了银河上面。
元宁除了惊叹再说不出其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