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剧透后武皇封我当太女: 23-3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天幕剧透后武皇封我当太女》 23-30(第13/26页)

仁杰这般的话,她也就不用操那么多心,天下又何至于此。

    更何况就狄仁杰家中的那几亩薄田,捐了又有多少呢?

    武皇并不愿意让自己倚重的大臣过得困苦,如果是之前她定然是摆手示意狄仁杰的捐献没什么必要。

    但她知道狄仁杰是想要通过自己带头,将别的朝臣们架起来,逼迫他们主动捐献。

    毕竟如果能“和平”解决的话,自然是最好的。

    武皇自然不会浪费臣子的心意,当即大声夸赞。

    “既然如此,你的田朕就替百姓收下了,狄卿果真是为国为民,高风亮节啊!真不愧是朕的肱骨之臣!”

    一旁的李云乐也看出了两人的意图,开口附和。

    “狄大人不愧是百官表率,就是高风亮节,安乐也跟百姓一样对您佩服不已!”

    说着,她还对着狄仁杰作了个揖。

    狄仁杰则是连忙回道,“臣哪能让郡主受这样的大礼呢!郡主才是想民之所想,对比起来臣之前实在是徒有虚名啊!”

    李云乐没再多说,但她觉得狄仁杰多半是谦虚了。

    这样的顶尖文臣怎么可能真的认知不到?不过是知道在当时根本做不到,也就不提罢了。

    事实上唐玄宗时期便已经意识到土地制度出了问题,查抄出了不少被非法占有的土地,然而却也不过是杯水车薪,并未改变府兵制消亡,募兵制崛起的趋势。

    至于现在嘛,既然狄仁杰选择谦虚,她自然也不会挑明。

    周围朝臣们见状,却是将狄仁杰在心中骂了又骂。

    就你清高!就你会表现!就是仗着没几块田舍了也就舍了,刚好用来讨好武皇吧。

    哪怕到了这个时候,绝大多数朝臣们心中还是舍不得那些土地的,毕竟哪怕是被武皇查抄最多也只是查抄他们名下那些不合法的土地。

    可依照如今的狄仁杰所言,那可是除了家中所需之外的土地通通要被捐献出去啊!

    所以哪怕知道如今最好跟着狄仁杰一起“进献”田地,换取被武皇宽宏大量处理的机会,朝臣们依旧陷在深深的犹豫之中。

    要不然装装死,就当没听懂混过去?

    然而李云乐怎么可能放过他们呢?她当即对着百姓们喊道,“狄大人已经带头捐献了家中的田产,真真是心怀天下,百官表率。”

    只是末了她又补充了句,“当然我不是说其余大人们不行,他们都是读圣贤书长大的,定然也是心怀苍生,他们只是一时不察罢了。”

    李云乐的一番话直接让朝臣们人都快裂开了。

    好家伙,真是可恶!怎么还在百姓面前捧杀起他们了?

    朝臣们脑海中思考着该如何蒙混过关,却听见台下的百姓们已经喊了起来。

    “狄大人虽然不当父母官了,但还是想着咱们!”

    “俺还记得狄大人在大理寺时为百姓伸冤时的样子,真是断案如神啊,大善人!”

    “请受俺一拜!”

    “俺也先谢谢各位大人了,大家都是心系百姓的好官哩。”

    “对对对,有了各位大人,俺相信今年一定能过个太平年!”

    ……

    这时几个面皮稍薄亦或是心中还稍稍有些百姓的人再也装不下去,顿时跪了下来。

    “臣等愿与狄大人一道捐献出家中多余田产,分给无地百姓。”

    其余朝臣见状心中顿时对几人唾骂了无数遍,但却是一个比一个跪得更快。

    毕竟之前大家都不愿还能安慰自己法不责众,这时却是生怕自己成了最后一个。

    甚至到了后来,他们竟是还“攀比”了起来。

    “陛下,除了家中田地外,臣还愿意将府中旧衣捐献给百姓!”

    “臣愿意定期施粥,特别是冬日天寒之时。”

    “臣愿组织京中代付给百姓定期义诊,支付他们的汤药费。”

    ……

    听着这些话,李云乐嘴角忍不住抽搐了两下。

    果然让他们主动内卷才是王道啊!难怪上辈子那些公司那么爱搞业绩打分。

    武皇倒是见怪不怪,毕竟她早就知道这些臣子终究还是会低头。

    而当他们低了头,便会抱着既然都捐了土地大出血了一番,那就要尽可能地让那些土地捐献得物有所值,尽可能讨自己的欢心。

    所以为了压过其他臣子,他们定然是要攀比起来的。

    对此,武皇自然是欣然应允,“既然大家都主动提了,朕自然是替百姓们收下了,等到统计完毕后分发给百姓们。”

    百姓们自然是随时支着耳朵,全神贯注地听着着武皇和朝臣之间的对话,闻言顿时欢呼了起来。

    禁军们被百姓们的情绪感染,也跟着欢呼了起来。

    听着一阵阵欢呼声,武皇心情也难得地轻松了一瞬。

    她这总也算是成功为百姓、底层士兵做了些事,他们的日子应当有几年好过了吧。

    这时天幕女声还在继续,进一步完善着“均田制”改革。

    【通过之前的一系列操作,安乐大帝自然又收拢了一大批土地,她自然不会藏私,很快按照之前所核算出来的田亩数核发给了百姓,同时补发了之前朝廷欠】

    【同时她还上书中宗李显完善现有的土地法律,减少永业田的比例,将其和口分田的比例从原本的二八分变成一九分,并且规定口分田严格禁止买卖。如有极其特殊的情况,口分田转换为永业田需要报到皇帝处,由皇帝签字后才能转换土地性质。】

    【除此之外,安乐大帝还严格规定了每人能拥有的私有土地规模,防止有贵族无休止兼并土地。】

    【这一系列举动做完,安乐大帝极大地缓解了当时日益严重的社会矛盾,也。】

    武皇听着这些举措,频频点头,心中更是宽慰。

    很好,不得不说未来的李云乐考虑得的确很是周到,省了她不少力气。

    当然,现在这些政策也都是她的了。

    武皇当即对着身旁的上官婉儿道,“把这些政策都记下来,回去后一条条研究,加进大周的法律中。”

    上官婉儿自是连声应是,快速在心中默记。

    一旁的李云乐不由在心中冷哼,对于武皇的“抄袭”行动她其实算不上抵触,但她能不能不要这么的理所当然啊!可恶!

    然而在看见台下百姓们的笑脸后,李云乐还是将心中的不满压了下去。

    罢了,能早几年造福百姓自然是好的。自己就大人有大量,不要那么计较了。

    朝臣们自然更是愁眉苦脸,这些政策几乎每条都在堵他们想钻的漏洞。

    除非他们能碰上昏庸或者弱势一些的皇帝,不然他们想要拿回土地基本上是不可能了。

    哎,他们这一代可真是倒霉,也不知道得熬到什么时候才能拿回他们这一波被收缴的资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