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剧透后武皇封我当太女: 23-3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天幕剧透后武皇封我当太女》 23-30(第5/26页)

处理他们。

    况且皇帝们为了名声或者利益也没真的想灭了世家,只要他们听话便可被皇帝们放过。

    后世经常有洗脑包说唐朝时世家有多么的厉害,完全不将皇帝放在眼里,但除了唐末皇权式微时,也没见有皇帝对付不了的世家。

    哪怕是军事出身的关陇贵族们不也被李治收拾得服服帖帖吗?

    当然李云乐也不会完全寄希望于武皇,她也早已经想好该用什么去争取军队的支持。

    天幕于世家朝臣而言是先机,于她而言也未尝不是机遇。

    那些东西由她去展示恐怕还有人会不信,但若是天幕展示就大不一样了。

    虽然脑海里已经转了好几个弯,但现实里其实也只过了一瞬,这时天幕也播报起了朝臣们反击“安乐公主”的手段,将众人的思绪瞬间拉了回来。

    【朝臣们知道李显很是疼爱安乐大帝这个女儿,走常规路线进谏定然是没用的。毕竟之前李显就跟他们因安乐公主为官、韦后垂帘听政之事吵了数次,一点没有退步半分。更何况现在明眼人一看李显和安乐大帝是在打配合,那些“阴险”的手段明显是安乐大帝教的!】

    【这种情况下呢就相当于一场比赛中裁判都是对方的人,继续按规则比下去属实是没什么必要。于是一番思索商议之下,他们决定直接把桌子给掀了逼李显退位算了,反正他们也不是第一次做了,对于宫变那可是驾轻就熟。】

    【至于继任人选嘛,他们本来属意李显的第三子李重俊,认为他可堪大任,成为太子。但这时一个出乎意料的人选却是找到了他们,那就是李旦的第三子临淄王李隆基!】

    第24章 李隆基与太平

    名字一出,瞬间所有人都望向了李隆基。

    大家都没想到这个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的皇孙竟然会有这么大的野心!还是他其实是受了父亲李旦的指示?

    于是部分人的目光又落在了李旦身上,在他和李隆基两人身上来回逡巡,眼神中充满打量与怀疑。

    相王一系平日里不都是一副无心朝政的形象吗?甚至还不如太平公主关心朝政,原来野心竟然这么大!

    没想到啊~果然是人不可貌相!

    他们就说嘛,这世界上就不可能有真正对皇位没有想法的人。

    被众人注视的李隆基第一次体会到了如芒在背之感,之前因天幕出卖李云乐而生出的欣喜顿时荡然无存。

    他心中气急,天幕怎么会这么快的提到了自己?

    未来的自己竟然这般沉不住气的吗?蠢货、蠢货!

    李隆基暗骂了自己几句后,便强行让自己冷静了下来。

    毕竟他不是在武皇手下搞事,甚至还算得上是为她“报仇”,毕竟她可是被李显一家拉下台的!

    他当即跪倒在地,“陛下,隆基虽并不知道未来发生之事,但斗胆猜测一番,若孙子真如天幕中所言那般做了,定然是不忍见反叛了您才登上皇位的三叔一家继续倒行逆施啊!陛下,孙儿这是为您报仇!”

    李隆基的声音情真意切,最后竟是差点哭出声来。

    他特意提及是李显他们一家逼迫武皇下台,自然是想祸水东引,让武皇跟自己生出同仇敌忾之情。

    李隆基以为哪怕不能让武皇对自己完全放心,但他觉得怎么也应当能消解武皇心中的一部分怒气。

    然而这时武皇却是望着他。冷笑出声,“哦,既然你这么看不惯你三叔当初政变,那当时怎么不站出来反对?还有最重要的是你忘了你联合的那些臣子张柬之等人才是造自己反的主谋吗?”

    李隆基愣在原地,眼泪一时间都忘了流,差点将自己的舌头咬掉。

    他只顾祸水东引,怎么忘了最重要的事,这满朝文武之上当初谁没间接、直接参与过那场政变?武皇对张柬之等人的厌恶应当比李显等人强得多。

    一旁的李云乐见到这一幕,差点笑出了声,不得不说见到李隆基倒霉的确是让人心情愉悦。

    之前她虽然没搭理他,但有时也会用眼角余光瞄一瞄李隆基,便能见到他一脸自信地盯着天幕。

    多半是既然天幕曝光了她,她肯定长寿

    她若是李隆基她就什么都不说,毕竟多说多错。

    而且显然如今才14岁的李隆基虽然比同龄少年聪明许多,但比之原本历史上那位唐玄宗还是插上不少。

    其实不管是原本的历史,还是经过她改变的历史,李隆基在武皇那都是讨不到好的。

    毕竟他是李家人,还是李家的男人。

    若是带上他诛杀了太平公主,又晚年昏庸导致了安史之乱的话,武皇说不准会气得将他就地正法了。

    可惜他忘了,天幕会出卖她,自然也能出卖他自己,他对自己做的那些事以及即将做的那些事没什么数吗?

    呵,终于垃圾天幕不只是坑她了。

    李云乐颇有些幸灾乐祸,同时在心中期待着天幕能将李隆基扒皮得细一点再细一点。

    天幕也并未让李云乐失望。

    【张柬之等人思考了一番李隆基的话后,也觉得很有道理,继续推举李显的儿子继承皇位的话,说不准第二天人家父子就和好了,然后就如同当初的李治卖上官仪一般把他们给卖了,到时候他们不就成了大笑话?】

    【而让他们最终下定决心的是,李隆基向他们坦诚了他已经跟皇宫内的禁军们打成一片,将大部分禁军都收归己用,政变之时就能有大用!】

    【张柬之等人怎会不知道收拢禁军的作用?毕竟他们就是控制了禁军才成功发动政变逼迫了武皇下台。只是呢,在李显上位后,他虽然表面上赞赏有他们才有今日的自己,但收起禁军权力来却是一点不含糊,于是如今的禁军已经完全没有了他们的势力。李隆基的这一投诚可谓是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至此几人正式结成了政变联盟。】

    【说起来若不是有安乐大帝在,李隆基也着实算得上一个人才,能与那么多的基层军官和官吏打成一片肯定是有些本事的。】

    听到“禁军”二字,武皇对李隆基原本有些漫不经心的心情收了起来,眼神锐利地望向李隆基。

    真是没想到啊,她的这些后人可真是出息。一个个都是不仅有贼心,还有贼胆,而且还深谙玄武门继承法之道。

    她眼神锐利地望向李隆基,冷笑出声,“李隆基,你倒是聪明,知道想要夺位最重要的就是控制禁军和玄武门。”

    李隆基只觉得自己的大脑都快爆炸了,他知道武皇已经对他起了杀心。

    他知道武皇哪怕能忍受子孙有些也野心,但却绝对忍不了有人将手动到了她的命门之上——禁军。

    不过李隆基向来能屈能伸,求生的本能更是让他的大脑转得飞快,很快抓到了整件事中他唯一的出路。

    “陛下,孙子的确有争夺皇位之心,但又有几个皇子皇孙没有这个想法呢?更何况孙子想谋夺的是下一任皇帝的帝位,并不是祖母您的啊!陛下,您难道真的只愿见到三叔一家登上皇位吗?孙儿的父亲也是您的儿子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