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剧透后武皇封我当太女: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天幕剧透后武皇封我当太女》 40-50(第12/15页)

就发现那些新来的人用的那些农具他们之前从未见过,但却看得出来很是好用,因为新来的人种地时明显更加轻松,效率也要更快,很快便能处理好一块地。】

    【如果说一开始他们还能忍住的话,过了半年他们发现这群新来的人种的地产出很是不错,比他们自己种的地简直要高出几倍,十几倍后便再也忍不住了,甚至有的人开始偷偷摸摸学习汉语,希望能听懂新到来的人的话,好跟他们交流以换取购买他们的农具,打听他们的种植经验。】

    天幕下,武皇和朝臣都是聪明人,便已经差不多反应了过来。

    他们这是故意勾起当地人的好奇心,想让他们主动来学习!

    这倒是个不错的想法,而且他们华夏好歹也是泱泱大国,也不能一直那般倒贴啊!

    天幕接下来的也印证了众人的猜测,但却是又比众人想得更多。

    【嘿嘿,我一直都坚持称安乐大帝是个仁君,但这不意味着她真的是个圣母。特别是对待本来并不是华夏族的人。】

    【所以早在大军出征之前,她便嘱咐过各个将军以及派往当地的官员百姓,不用太过善心。他们与当地人之间隔着文化、种族等等,当地人自然很是戒备,若是对他们太好了,他们反倒会生出戒心来,所以便安排了这一出。】

    【若是他们看到华夏人会为他们带来更好的技术,更好的生活,想要主动加入进来,接受华夏的教化,那他们便可以教化起他们。但若是有不开眼的这样都坚持的话,那么他们也不用操心,强行教化这些人也多半会是些刺头,隐患。】

    【被教化的人过上了好日子,不愿被教化的人继续过着从前那种苦日子,但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只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被教化,那些冥顽不灵的人沦为社会底层后不仅自己寿命不如其他人,也很难找到妻子,拥有后代,这些人不用他们动手自然而然就会被淘汰掉。】

    此时的武皇不由得点了点头,她从来不是心软的人,之前她一直觉得李云乐对突厥都太过心软了,如今她总算是满意了李云乐这番稍显冷酷的手段。

    而一旁的李云乐却是有些心虚。

    她知道自己这么做除了那些个异族们本身就需要更加强硬的手段去驯服之外,她也是在报自己心中的私仇。

    好吧,对于上辈子西方人仗着率先进入工业革命而在全球各地到处殖民,欺压其他国家的事,她还是十分的耿耿于怀。

    哪怕是现在什么都还没发生,她却也不可能真正毫无芥蒂地对待那些白种人。

    所以哪怕想要他们臣服还有更加温和的手段,但她却还是选择了死伤人数可能最多的方法。

    李云乐在心中叹了口气,如果真的有神在看,有所谓的因果报应之说的话,希望他们能也能看到不同时空中的因果。

    如果要报复的话就报应在她的身上好了,其他华夏人们都是无辜的。

    好在天幕接下来的话算是给她吃了个定心丸。

    【这一番操作下来,虽说时间稍微慢了些,但随着越来越多原本的华夏人迁居,当地的金色头发绿眼睛的人口本就不如华夏人多,再加上死了好几成的人,渐渐的留下的人便与迁居的华人一起同化,而后再不分彼此。】

    【唔,当然要说的话现在欧洲大陆上的人跟我们这些原本中原地区的人还是有些差别的,他们的五官要更加立体些,有些人的眼珠子也是绿的、棕的。】

    【不过呢华夏中原地区依旧是华夏国最为繁华的地区,从三百年前便不断有混得好发了财的当地人移居过来,所以人种这么一混,地区之间的人种差异并不算很大,不仔细看还是不明显啦。】

    【总之,在华夏这样强力的外力的介入下,欧洲可谓是提前结束了基督教会的黑暗统治,然后飞速跨越到了统一的中央封建集权社会,又快速到了工业革命后的工业社会,再到今天的民主共和社会。】

    【都说华夏这三百年因为有了安乐大帝迎来了爆发式发展,但其实躺赢的其实更是那些原本贫穷落后的地方好吗!】

    【所以现在哪怕有一些所谓的“圣母”批评安乐大帝当初在归化欧洲之时手段太过残忍,我们这些土生的华夏人还没有反驳,欧洲人便已经提前跳了起来,骂那些个“圣母”想让他们继续过被教会统治的苦日子,不想看他们过好日子。】

    【毕竟那些在其他地方的人可以圣母,但他们的祖先可是利益攸关啊!现在还有不少爱地图炮的人喜欢骂他们,说他们偏远地方的人就是不懂华夏礼仪云云。】

    这一刻李云乐差点憋不住,笑出了声,用了极大的力气才将那笑给憋了回去。

    呵,没想到他们也有今天啊~果然是哪一方掌握了话语权哪方就高贵。

    上辈子她就不懂明明老欧洲的发家史如此的血腥,怎么就能吹自己什么贵族、涵养、老钱之类的词呢?

    更何况这特么不就是阶级固化?真是不懂有什么好吹的。

    【说完欧洲,继续回到阿拉伯帝国。毕竟这里是大片沙漠,根本种不了地,所以华夏的农耕优势对阿拉伯人根本没有太大的诱惑。】

    【但是安乐大是最会因地制宜的人,首先她知道彼时的阿拉伯人因为无法种地,所以大多数人都从事商业,还有部分住在海边的人从事采珠行业。所以呢,拿出的东西自然要让这两类人心动。】

    【首先说采珠,要知道那时的采珠还是最原始的方法,采珠人腰系长绳,携竹篮潜入海底,拾蚌后摇绳示意船上人拉出水面。但这样的方法不仅风险极大,常因缺氧、水温骤降或被海中生物致死。而且靠天吃饭,很可能采上来的贝类根本开不出几颗珍珠,效率极其低下。】

    【当然这不仅是阿拉伯采珠人的痛,也是彼时华夏采珠人的痛,安乐大帝自是要命人研究一番,看有没有更方便的方法。】

    【首先她先针对安全性进行改进,让研究员研究出了一套潜水设备,用新发现的塑料材质制成弯管罩住口鼻,同时连接上装满空气的空桶,这样便能大大延长采珠人在水下的时间。】

    天幕下,沿海的采珠人顿时激动了起来。

    如今他们去到水下最大的困难就是闭气,在耗干了憋住的那口气后他们就只能上潜,不然等待他们的就只剩下葬生大海。

    如果能将空气也带入水中,让他们在水中也能呼吸,那他们在水下的时间大大增加,采到的珍珠自然也会更多了!

    【当然这只是最基本的一步,安乐大帝一向信奉规模化生产才是最好的出路,所以她向研究员们提出了珍珠是否有人工养殖的可能性。】

    这一刻,采珠人们可谓是彻底沸腾了。

    第49章 同化

    【想要知道如何人工养珠,首要的自然要知道贝壳为什么会产生珍珠。经过一番研究后,出乎大家意料的是,珍珠对于贝类来说其实并不是一件好事,而是贝壳体内有病变又或者是被异物侵入,所以专家们便决定将异物譬如珍珠核趁着贝壳开口时植入进去,看看是否能够形成珍珠。】

    【嘿嘿,只能说幸好的是那时候还没有极端的动物保护者,所以接下来的养殖方法才能推行。】

    【结果想必大家都知道,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