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长公主巧取豪夺后: 10、永和三年(一)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被长公主巧取豪夺后》 10、永和三年(一)(第1/2页)

    “啪嗒”王阿花惊得手一抖,一个没拿稳,斑鸠掉到了地上。

    上辈子做杀手的经验告诉她,知道得越多死得就越快,现下这等秘辛,这是她一个区区侍卫能听的吗!!!!

    王阿花咽了咽口水,不知如何接话。

    耳边响起干柴噼里啪啦烧起来的声音,风将窗户吹得吱吖作响。

    一息。两息、三息……

    短短不过数息的沉默,王阿花从没觉得时间过得如此漫长。

    裴安懿垂眸凝神不语。

    “殿、殿下为何要告诉我这些?”

    裴安懿见状便什么都知道了,淡淡地叹了口气,知道是自己心急了。

    “没什么,孤从没对旁人提起过她。”

    “孤就是想告诉一个人有那么一个人存在过。”

    “孤就随口一说,你且不必介怀。”

    听闻如此,王阿花堵在胸口的一口气缓缓吐出,但本应感到轻松的她不知为何心中竟泛起回酸。

    那日登闻鼓前,纵使在冬雨里跪了足足八个时辰,王阿花也没见过长公主脸上有什么多余的神色,而此刻,这位清冷自持的长公主面上罕见地流露出一丝落寞。

    王阿花控制不住自己的思绪,胸口生出一团莫名的情绪。

    她脑中产生了一个侍卫本不该产生的疑惑和好奇,能叫这样雍华清冷的人暗自黯然伤神的,那位心上人,到底是怎样的人呢?

    *

    且说新帝虽然发了罪己诏,昭告天下要改制,但真要动起手来还是十分难行。

    这跟大周的官职有点关系,大周又中书门下尚书三省,中书起草敕令,门下负责审核,若是觉得敕令不妥便可以打回,若是敕令下达,尚书令则负责统筹六部执行下去。

    所以哪怕是皇帝下达的政令,也有可能被门下打回,就算门下通过了政令,尚书省和六部会如何执行亦是未可知的。

    裴安懿跪于登闻鼓前请冤只是开了个头,之后的每一步都不容易。

    永和三年春,新帝于长乐宫召开春日宴。

    大周凭借着几代国力的积累,有了不少小国附庸俯首,按照惯例一年之始,前来朝大周天子。这春日宴是个不小的宴会,用来宴请朝见大周的属国。

    从前是没有召开春日宴的惯例的,使臣前来朝见之后便会离开。只是随着大周国力日微,对周边的控制力不比从前,所以不得不用上一些别的手段。

    自古两国的关系其实很好处理,要么以武力征服之,要么以姻亲结交之。

    国力减弱的大周武力上对属国的震慑作用日微,故而从先帝开始,便陆陆续续派出公主贵女与之联姻。

    这春日宴,便是各世家带着自家的贵女参宴,宴会上若是外邦来使的王子看上哪家的女子,就会向新帝请旨,请求将这位女子赐给自己。

    母族往往加官晋爵荣华加身,虽然挣了个好名声,但那些远嫁的女子,又有几个愿意的?

    一道圣旨,远嫁番邦。世人只见荣华富贵,哪见闺房女儿泪。

    世盛他们说是男儿从军保家卫国,世微他们却从不提那些远嫁万里只为保一时之安宁的无辜红颜。

    之前裴安懿总是借故养病,闭门不见人,如今休养了两个月有余,她的病已然大好,这春日宴没有不去的理由。

    草原各部日渐崛起,草原上的可汗膝下两子,幼子多伦这次亲自来大周朝见,想来是存了结亲的心思。这春日宴的焦点,自然就落在了多伦会选谁上。

    裴安懿对这春日宴有点印象,上辈子她记得宴会上草原来的多伦王子是个多情的人,一到大周,第一个去的不是皇家驿馆而是青楼。还说着大周的女子果然同草原不同,别有风味。抵达长安短短三日便传出了各色的风流韵事。不过春日宴上他对张氏的次女一见钟情,忽然转了性子,摆出了非她不娶的架势,最后将张氏的次女带回了草原。

    卯时,一辆辆繁贵富丽的大马车从长公主府驶出,往宫里的方向驶去。

    王阿花打了个哈欠,她今日起得早,现下有些犯困。她只听翠微姑姑说春日宴是个不小的宴会,新帝设宴于后花园的五瑶池。她同翠微姑姑一同扮作殿下的贴身女使入宫去。

    这是她第一次入宫,宫门巍峨,马车是不允许进宫的,到了宫门长公主便下了马车步行入宫,由一行小黄门领着进了门。

    王阿花跟在后面,悄悄抬起脑袋望向四周,宫殿连绵,廊檐翘起,周围是四四方方的红墙,四四方方的石砖路,王阿花抬头望了望,连宫里的天都是四四方方的,闷得人喘不过气来。

    王阿花又瞄了一眼前面步态从容的裴安懿,裴安懿行了及笄礼之后便出宫别府独居,她在这四四方方的地方,住了整整十六年。

    王阿花又想到前几日的那一场来势汹汹的风寒,人人都说天家富贵,如今往近了一看,她觉得这皇帝的女儿也很不好当嘛。

    “不要四处张望。”

    她听到翠微姑姑用腹语传声道。

    闻言王阿花便垂下了头,望着脚下的石砖,约莫走了一炷香的时间,便到了五瑶池。

    这五瑶池之名源于九曲回廊,相传回廊上的五位瑶池仙子乃是大周画圣亲手所绘,又因着这九曲回廊通向瑶池,是去瑶池的必经之路,故而称作五瑶池。

    五瑶池池水清澈,每每入夜总引得月华相顾。

    宴席便开在五瑶池边,分案而宴,左右两旁皆有席位,左首坐的是世家,右边自然便是远道而来的番邦诸国的使臣王子。

    王阿花略微抬眼,左案坐着的那些长安权贵她略略认识个三四成,除了曾经有过照面的李、顾、王、张三家外,还有着几家她没见过。

    李顾王三家来的女儿倒是少,看上去像是从旁支里选来的姑娘,至于张家,倒是一连串地带了十几个花花艳艳的姑娘出来,姑娘们聚在一起,像串大葡萄似的。

    至于其他家,王阿花没什么印象,看穿着打扮像是略有点钱财的小权贵,费尽心思地将女儿打扮一番,以希望好出一位远嫁的“王妃”。

    毕竟一女远嫁,全家荣华富贵。

    王阿花看着这些千娇百媚的姑娘们,暗自在心里哑然,这天底下有钱没钱,怎的都有父母喜欢卖女求荣。

    忽而她又觉得自己略略想通了些,原来不管是生在富贵人家还是平民布衣之家,天下女子的命运都是差不多的。

    万艳同窟。

    至于右案的面孔对于王阿花来说则要面生许多,许多异邦人穿着她从没见过的衣服饮酒谈笑,右案为首的人看起来是位年轻的王子,长着一双风流至极的桃花眼,眼中的眸子不似中原那样黑,反而是微微有些发棕,面庞如玉,中间的鹰钩鼻又为他平添了三分锐气。此刻他真毫无章法地随意倚在垫子上,大碗饮酒。

    似乎是察觉到了王阿花的目光,这位年轻的王子忽地朝王阿花望去,目光相会之时,王阿花心中忽然升起一处没由来的心虚,赶忙将头低了下去。

    裴安懿望着右手边空余的座位,右眼皮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