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定内娱嫂子系统后: 310-32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绑定内娱嫂子系统后》 310-320(第6/14页)

丝都懒得理,这种智商水平治好了也是流口水。小成本能打出五个亿的票房,不知道多少同行对丰收传媒眼红到滴血。

    要是换个主演,别说票房能否破亿了,连保住排片都困难。

    尽管凌穗岁的人气摆在这,尽管她特意找了张蕴,尽管岁丝点了很多想看,也在预售时冲了波票房,但《嫁不出去的姐姐》还是没拿到特别好的排片,硬是用小于二十的场次占比,打出大于四十的票房比例。

    严思菱现在每天睁眼就两件事,一是看看电影票房,二是在互联网各个平台搜罗影评。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只要是她认为说的有道理的,她就转发到主创群聊里。

    当然,绝大部分有道理、讲逻辑的评论都是好评。看到题材就开始应激跳脚的,她压根就不在乎对方说什么。

    凌穗岁打开手机时,就看到严思菱又转发了新的一条影评。

    【三刷《嫁不出去的姐姐》成就打卡!这部电影真的是我心中目前的年度最佳,每次看都有新体验。所以,即使这是我第三次为姐姐写影评,我还是有很多新东西想和大家分享。

    先回顾一下,第一篇我写了白薇和白飞这两姐弟,强烈呼吁内娱以后带有“相爱相杀”标签的作品,都以他们为模版,不带有这种想掐死对方的狠劲和冲动,算什么相杀!禁止用这个标签撒娇调情!

    第二篇我详细分析了白薇每次相亲时的微表情,全文又名凌穗岁演技大赏,并斗胆给岁皇配了内心os,分析了她到底想要什么样的伴侣,能够构建她心中的理想家庭。

    至于现在要写的第三篇,让我们把关注点重新放到白薇的家庭。这次我要写的是白父,沉默寡言只是他的表象,老实木讷和他完全不沾边。其实他是这个家里隐藏的老登。】

    凌穗岁本来是随意地扫一眼,看到这里,就把手中的咖啡放下,认真地阅读起来。

    第315章

    影评:为什么老登能被称之为老登

    【我不知道大家对白父是什么样的观感,至少我在第一次看电影时,觉得这个角色戏很少,台词也少,发挥空间不够。比起经常下场调停,直面姐弟冲突的白母,白父大多数时候都很沉默。

    我之前还寻思,谷思则演这个角色是不是来还人情债了,后面通过和朋友的讨论,以及我的二刷三刷,我忽然就从他身上品味到点什么。

    先来句概括:这是一个很少主动做决定、从不和别人起冲突,但会通过语言和动作去影响别人的决定,从而保证很多事情都按照他的意愿来发展的角色。

    如果仔细回忆电影,就会发现他真的是很多情节的幕后推手。

    举个例子,他说,看到白飞儿女双全非常欣慰,就是不知道薇薇是怎么打算的,等她老了之后,谁照顾她呢?

    他还说,佳佳很快就要上初中,佑佑也要上小学了,这两孩子看着就聪明,一定要好好念书,向姑姑学习。

    这两段发言看起来很正常,就是关心女儿,关心孙子孙女。但他说这些话时,白母都在身边,再看看白母之后的行为。

    她很积极地张罗和催促白薇相亲,迫不及待想让她结婚;也是她主动拿出老两口的存款,给白飞夫妻买了套学区房,并挂在佑佑名下。

    家里人这种催婚的态度让白薇很反感,而且他们拿出的存款绝大部分都是白薇给的养老钱,电影里这两件最得罪白薇、让亲子关系变得非常紧张的事情,都是白母做的。

    白母固然是偏心的,但这真的是她一个人的决定吗?

    前面催婚还好说,给白飞买房子的事就很耐人寻味。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母亲有着难以根除的重男轻女观念,那在她的逻辑里,家庭的支柱和话事人一定是男性。那么她真的敢独立做主,在未经过丈夫同意的情况下,就决定这么大一笔款项的用途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而且白父的行为还不止是“默许”,想想他前面说的小孩要好好读书的话,这未尝不是一种暗示。

    他了解白母,他知道她肯定会这么做,因为现实情况下的最佳路径就是如此。

    这就是我用“老登”来形容他的原因——你说他聪明,偏偏他人到中老年,也没做过什么成功的事;你说他老实,他对自己人可太有心眼了。

    这种人最擅长的就是窝里横,他们在社会上很难享受到什么尊重,而在家庭里掌握点权力后,就恨不得运用到极致。

    为什么老登能被称之为老登(这个词不代表褒义,但有一定门槛),为什么很多观众包括我自己,在第一遍观看时没察觉到大问题,就是因为白父从来不会提要求,他也不告诉你要怎么做,他似乎只是在描述事实和感想。

    但仔细想想,就会发现他的行为就像是把一颗皮球放在斜坡上,在松开手之后和大家说,他可没有干涉皮球的运动轨迹,是它非要往下滚的。

    在物理上,这叫重力,在社会学领域,这叫权力。

    他用夫权让白母冲锋陷阵,用父权让白薇按时纳贡。他对前者纵容默许,通过她的行为来达成自己想要的结果,对后者戴以“孝顺”、“贴心小棉袄”、“从来不让父母为难”的高帽,一边索取金钱,一边道德绑架她接受自己对儿子的偏心。

    这样的细节太多了,多到我认真去数时,感觉他每句话似乎都别有深意。他和白母买菜时经过一家小卖部,他都会指着某款零食说,薇薇小时候最爱吃这个,然后就停下来。白母会替他补完后半句,可惜飞飞没吃过,他小时候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哟。

    白父这时候会摆手,说你提这些干什么,然而在回到家,白母以此为理由,让白薇多让着点白飞时,他又在旁边装聋作哑,只会无奈地叹气。

    我无意证明白父有意挑起姐弟俩的矛盾,只是这个点让我觉得如芒在背。

    同时,编剧的设计也很巧妙,很多观众会觉得,这段情节的重点在于白薇的童年莫名其妙有了原罪。她又不是白飞走丢的责任人,为什么在白母口中,她吃点零食就成了对不起弟弟、需要补偿他的事情?

    顺着这样的思考逻辑,最先提起零食的白父就这样隐身了。这也是电影非常讽刺现实的部分,很多男人不就是手中把握着权力,却很爱当缩头乌龟吗?

    他们总爱用“泼妇”这个词来形容女人,却闭口不提传统父权体系下女性的决策权缺失。白母在家庭中扮演“泼妇”时,白父有无数次阻止她的机会,电影的诸多细节也表明白母对他是仰视心理,但他连一次都没有站出来过。

    其实在电影里,白薇应该是意识到这一点的。她和白父白母有一场特别精彩的眼神戏,她先看白父,再看白母,那种氛围特别紧张,我在电影院里都跟着屏住呼吸了。

    嗯……我之前以为她眼睛里的审判是因为得知他们拿存款给白飞买房,现在想想,她对峙的主要对象是白父,就已经能说明一些问题了。

    可能很多观众没留意到,这很正常,因为这场戏发生在整部电影的高潮桥段,信息量太大了。白薇回到家,发现父母和白飞一家人吃饭没叫她,而且佳佳和佑佑住在她的房间,白飞的新房子是父母出的钱。

    白薇的心理分析在前面的影评里写了,这里我想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