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绑定内娱嫂子系统后》 330-340(第11/15页)
了。他憋着一口气,硬是要求多拍两天,摸索出了最佳的运镜角度和拍摄方法。
——也幸好这部剧的投资方是丰收传媒,有凌穗岁默许,制片人才没和导演翻脸。这场战争戏的成本,烧钱速度都快追上电影了!
但这笔钱花得确实很值,这场打戏热搜话题的关键词就有“电影质感”,还有很多观众表示一定要开投屏,屏幕越大,看得越爽。
你永远可以相信凌穗岁的打戏,这种正片和花絮一模一样的精彩打斗不是谁都能演出来的。战损版云筝撑着一口气,用长枪带走敌方将领的名场面,在豆子上已经有一千多万的点赞了,这才一晚上过去!
她的身躯在颤抖,大喘气的样子看上去已经是强弩之末,但她的眼神却充满压迫感。镜头给她特写时,还有弹幕提示,屏幕前的观众可以呼吸。
出圈的打戏确实给《如梦令》吸引了一大波流量,因为她打得太好了,还有博主专门做了分析视频,逐帧解读她的动作要领。虽然因为刚制作出来,还没有大规模流传开,但从播放量增长的速度来看,很有成为爆款的趋势。
凌穗岁有点意外,她还以为云筝会走以理服人路线,不过物理也是理,很说得通。
前四集的战争戏还在死守城池阶段,云筝的首要目标是稳定军心,树立个人威望,所以强调的是作战能力。等后面战争进入新阶段,就要拼一拼双方的脑子和兵法了。
对于《如梦令》的战争打戏,观众们给予一致好评,但前四集可不止这点内容,其它话题下面,网友们都快吵翻天了。
云筝在第二集 就搞了诈降的操作,把城外的敌军骗进来打巷战,希望能用拥挤狭窄的街道最大程度限制骑兵的发挥。
这个战术是没问题的,而且她在这时诈降,就会让钟家陷入很尴尬的境地。一方面是道德和名声上的对比,一方面则是敌人未必还会轻易接受钟家投降献城。只要他们有了龃龉,云筝就有了更大的可操作空间。
但问题是,云筝这时还没完全掌握军队。既没防住内鬼,手下在统筹执行上又有失误,要不是她及时发现并立刻采取补救措施,诈降差点就要变成真投降了。
这场诈降行动的杀敌数量不及预期,损失也有点惨重。一部分观众能理解她,毕竟这事做好了能起到一箭双雕的效果,想要阻止钟家就只能快,云筝也迫切需要一场胜利来立威;
另一部分观众则觉得她太急功近利了,平城损失可不是纸面上的数字,而是活生生的人命。云筝有心报国是好事,但如果她没这个能力,为什么非得抢着上?
光是这个点,就已经吵得很凶了,但这只是第二集 ,昨晚连播了四集。后面两集的内容,才真正让网友们吵得天翻地覆呢。
观众边吵边看,同行瑟瑟发抖。
看来在《如梦令》播出期间,内娱的注意力都会被它吸引。吸干大盘的大魔王凌穗岁,她又回来了!
作者有话说:
[1]相关资料来自《中国冷兵器图典》 蒋丰维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
第338章
声量和播放量,《如梦令》都抓得很牢
后面两集,云筝又做了一件争议很大的事。
守城是消耗战,除了要用人命去填,还需要武器和粮草,然而这些东西并不会从天上掉下来。
当地的行政官已经派出人手,快马加鞭向朝廷求援,但他们都很清楚,能要到援助的概率微乎其微。
中央的办事效率是一方面,这中间要过很多手续也是一方面。经手的官员多了,路上消耗的多了,到了平城还能剩下什么?
云筝不是朝廷正式敕封的官员,县令等人的配合度也有限。官仓没有粮食,稍有权势的地主豪族都在观望,指望他们献粮是不可能的,他们在哪个国家不能当“顺民”呢?
正规渠道弄不到粮草,云筝只能剑走偏峰。
她安排了几个道上的混混,将一家曾经被查抄过的赌坊重新开业。然后,她让这些人盯着几个大地主家最受宠的子弟,把他们往赌桌上哄。
这些不谙世事的年轻人,哪里是老油条们的对手?三言两语之间,他们就在赌坊欠下巨债。云筝还特地让手下人注意分寸,正好卡在一个会让地主们心痛无比,却不至于要冒着造反风险和她翻脸的区间值。
她手里有兵,还有人质,地主们明知这是圈套,也只能怪自家小辈太不争气,捏着鼻子给她送钱送粮。
因为这事发生在第四集 ,观众们看完这集就没有了,所以它在互联网上被讨论的声量最大。很多观众觉得云筝的手段太极端了,你作为一个主角,怎么能干这种事情?这可是赌坊啊!
别说你只是为了筹措军费,这个口子一开,想在平城禁赌就成了笑话。哪怕你直接让军队伪装成盗匪,去抢这些地主的财产,都比骗别人上赌桌造成的不良影响更小。
支持云筝行为的观众也有——没人说开赌坊的行为是正确的,但你们能不能看看现在的情况?
古代士兵可没有什么家国荣誉感,你不给他们吃饱饭,打完一场仗没有赏钱,谁还愿意跟着你干活!难道非得要编剧给云筝开一个“天命之女”的主角光环,把《如梦令》变成无脑爽剧吗?
至于说不良影响,事实上在“皇权不下县”的古代,靠封建王朝的基层执行力想禁赌本来就不实际,反而是有些人提议的直接抢劫影响更坏。
你今天抢了一家,其他人难道会坐以待毙?地主豪族不会唇亡齿寒?到时引起的社会动荡谁能负责?明抢就意味着掀桌子,绕个大弯哄人家上赌桌的手段虽然不光彩,但至少证明云筝还愿意在规则体系里玩,大家还有商量的余地。
争议双方吵得很激烈,一方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种领兵手法迟早要完,不可能带出一支纪法严明的军队;另一方说这部剧总共三十六集,这才起了个头,讨论高大上的目标之前,总得先把眼前的难关度过去吧。
云筝自己也知道这是下下策,这不是没其它办法了么!你们说云筝的手段不光彩,那倒是另指一条符合古代生产力、不开金手指的可行道路出来啊!
后面这句话就像是按下了某个开关,还真有人洋洋洒洒写了新的方案,毕竟互联网上少不了“键政爱好者”。
不过这些人的评论区里也是一堆喷的,这里不实际,那里太想当然,你这么搞还不如云筝呢——在键盘上打字指点江山,谁不会啊。
因为有这些博主加入进来,《如梦令》的剧情讨论激烈程度呈指数型飙升。凌穗岁还看到有人画地图,做沙盘,搞了个纸上谈兵pro max版,分析之后的剧情和战争走向。
她把这个分享给唐编,唐编先是高兴有观众这么认真看剧,又是有点后怕。
说实话,编剧组在讨论这几段战争情节上掉了不少头发,经常在厚厚的资料中翻到崩溃,还产生过“要不敷衍一下”的想法,幸好大家后面坚持下来了……要是被认真看剧的观众批评没水准,她们就没脸见人了。
可以说,《如梦令》算是狠狠打破了“女性观众只爱看恋爱剧和无脑爽剧”的洗脑包,很多跟着讨论剧情的男观众还以为这是男频剧,结果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