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嫁给男主的舅舅》 50-60(第14/21页)
出了正院,陆如乔停下脚步,看向云宁。
“你这一路上可还顺遂?”
母亲竟然开始关心她了……
云宁:“多谢母亲关心,非常顺利,没发生任何事。”
陆如乔:“嗯,折腾了一日了,你也累了,回去歇着吧。”
云宁压住心里的疑惑,道:“是,女儿告退。”
晚上,孟禹之正在府里审讯杀手,宫里突然召见他。
皇上:“朕听闻连环杀人凶手已经被抓到了?”
孟禹之:“是的,下午在京郊的山上抓到的。”
皇上:“此人一个月屡次作案,严重危害到了京城百姓的安危,弄的人心惶惶,如此朕便放心了。”
孟禹之:“人已经带去了刑部,刑部和京兆府连夜审讯,相信这几日就能有结果了。”
皇上点了点头。他瞥了一眼孟禹之的右胳膊,道:“那凶手当真有那么厉害么,你竟然还受伤了,伤得重不重?”
二人从小一起长大,孟禹之的身手旁人许是不知,皇上却是一清二楚的。别看孟禹之是个文臣,看起来不会武,实则他武艺高强,鲜少有人是他的对手。
孟禹之将刺杀一事和皇上说了,隐去了自己是因为救云宁受的伤。
皇上脸色骤然变了:“可问清楚了,何人这般胆大?”
孟禹之:“派来的一些死士,暂时还没查出来。”
皇上:“一定要查清楚了。”
孟禹之:“是。”
皇上:“对了,朕听说那凶手是被简二姑娘制服的?”
孟禹之:“的确如此。臣与凶手搏斗时,简二姑娘在凶手身后打晕了他。”
皇上狐疑地看向孟禹之。
“你的意思是简二姑娘救了你?”
孟禹之:“正是如此。”
若他没见过简二姑娘便也罢了,那日围场上他见过那个小姑娘。那小姑娘长得娇小瘦弱,一看就不会武。她还能救得了孟禹之?
“当真?”
孟禹之:“此事千真万确。微臣当时被刺客伤到了胳膊,多亏简二姑娘相救。”
皇上用目光扫视着孟禹之的脸,见他说的诚恳,猜测此事应该是真的。不过,这里面定有什么隐情。即便伤了胳膊,那凶手定也不是他的对手。
“没别的情况?”
孟禹之顿了顿,道:“没有。”
皇上看出来此事另有故事,但如今的结果是连环杀人案的凶手被抓住了,人也真的是被简二姑娘敲晕的,所以里面的一些细节究竟是什么也没那么重要了。
得知臣子无碍,又抓住了连环杀人凶手,她此刻心情不错,调侃道:“如此说来,简二姑娘还成了你的救命恩人了。”
孟禹之:“是。”
皇上:“那你可得好好谢谢她。”
孟禹之:“臣一
定会的。”
皇上突然想到另一个问题:“对了,她一个小姑娘怎会突然出现在那里?”
孟禹之顿了顿,跟皇上解释了一番。
皇上:“这些小姑娘也真是不让人不省心,这后宅斗争一点都不比朝堂弱。不过,你何时这般大发善心了,竟然会带上她一同离开。”
孟禹之:“可能……当时心情好吧。”
皇上盯着孟禹之看了许久,笑了下,没再多说。
“这件事简二姑娘立了功,此事牵涉到奸杀案,怕是对她名声有损。她一个闺阁女子不好赏赐,这功劳还是给她父亲吧。”
孟禹之:“皇上,既然立功的人是简二姑娘,不如功劳还是给她吧。”
“给她?你确定?”皇上问,“若给了她,她少不得会被人诋毁。你忍心看这样的事情发生?”
他瞧着孟禹之分明对这位简二姑娘的态度不一般,他还以为他对这小姑娘有意思,没想到竟然不顾及她的名声了。
孟禹之:“臣了解简二姑娘。她没做过的事任由别人怎么说她都不会难过的,况且,是她立了功,不是她的父亲,若给了她父亲,她才会不开心。”
原来如此。
皇上:“你倒是挺了解她的。”
孟禹之怔了一下。
皇上:“行吧,那就按你说的办吧。”
孟禹之:“多谢皇上。”
当晚,简兰宁做了一个梦。
她梦到简云宁设计了凌子观,二人有了婚约。三个月后,两个人成亲了。婚后简云宁在平北侯府依旧横行霸道,给凌子观的姨娘下了药,后来凌子观忍无可忍和她和离,将她赶了出去。
她突然从梦中惊醒,从床上坐了起来。
梦里,凌子观真正喜欢的人是她,他为了家族名声不得不娶了简云宁。婚后他非常痛苦。最终,与简云宁和离后,凌子观娶了她。
看着微暗的天色,她渐渐缓过神来。
虽然是做的一个梦,可这梦却无比真实。梦是从她小时候开始的,梦里一开始的场景都是发生过的。
只是,从简云宁送给凌子观荷包起,一切发生了改变。
在梦里,回到京城之后,她便开始在京城崭露头角,渐渐有了才名。等到简云宁回京,简云宁的丑事传遍了京城,人人都要骂上她几句,相反,她名声却越来越好。简云宁每次出丑,她的名声都会更好。
现实中这一切并非是如此。虽然简云宁依旧在做一些惹人非议的事情,可最终她的名声并没有变得更差,而自己的名声也没有变得更好,她反倒是变成了一个透明人,无人在意。
到底是哪里不同了?
她仔细将梦境和现实做了对比,发现这一切的源头是简云宁送荷包一事。
就是从那日起,她觉得简云宁和从前不太一样了。
那时她还曾庆幸简云宁终于不再欺负她了,可如今想来,就是从那时起,别人也不再关心她了。父亲、嫡母、兄长对她的态度都渐渐发生了改变。他们越来越喜欢简云宁,也越来越忽视她。
第58章 圣旨智勇双全德才兼备。
第二日一早,云宁收到了张嬷嬷的信。
在信上,林叔说了他的忧虑。
红薯还有半个月就要成熟了,而因为他们买的红薯品种好,所以他初步估算了一下,红薯的亩产约摸会有两千斤左右。她一共种了两百亩红薯,产量大概是四十万斤。这不是一个小数目,自家庄子上根本就放不下,可也不好烂在地里,他问这些红薯该怎么处理。
事实上,江南普通的红薯产量只有一千斤左右,如今大旱,粮食减产,今年红薯的产量更低。而当时云宁表现出来对红薯的喜爱,又让林叔买最好的品种种下,所以林叔以高出市价两倍的价格买到了优质红薯,当时可是多花了几百两银子。南州那边红薯很少,林叔没种过红薯,不知道自己买的红薯跟普通的不一样,云宁也不懂,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