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走鬼档[美食]: 140-15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深夜走鬼档[美食]》 140-150(第11/13页)

预感。鬼变得越来越多,……

    阿婆这句话一出,贺昭有了点不好的预感。鬼变得越来越多,直到她摊子的鬼越来越多,那说不准,以后贺昭会更忙。搞不好能出现,她这个深夜走鬼档,在大半夜大排长龙的景象。

    想想看就有些恶寒,先不说这个时间点了,大半夜的、能有人排队都叫稀奇,更何况是一群鬼在那边排队。

    之所以觉得不好,是因为一旦客人多了,贺昭就要准备更多的米饭,而且一晚上都可能休息不了一会儿,就只能充当一个全自动打饭工具人。一想到那样的场景,贺昭就头疼。

    贺昭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摆子。

    最好的状态其实就是刚摆摊那段时间了,乔姐姐可以趴在旁边闭目养神,而自己也能坐在一边看看小说、看看静音视频什么的。这种岁月静好的感觉,才是贺昭想要的。

    老实说,现在客人已经很多了,贺昭都觉得有些厌烦,以后客人更多,贺昭会对摆摊产生逆反心理的。

    贺昭嘴角抽了抽,面对阿婆,也只能说:“那我谢谢你啊。”

    阿婆没听出来贺昭语气里的引言怪气,只是因为笑容连眼睛都有些眯起:“没事没事,我应该说的。大家肯定都觉得你做的饭好吃。”那肯定啊,贺昭的米饭能唤起它们心中最美味的食物,哪怕再挑剔的客人,面对的也是自己的白月光,哪能说出一个字的不好吃呢。

    关于鬼多的消息贺昭已经从烂泥鬼口中得知了,所以她并没有再继续问这件事,而是让阿姨赶紧坐下,然后开始了新一轮的询问。

    只是这个问题有些不好启齿,因为要问她想知道的那个答案之前,她还得问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阿婆心中到底有没有怨恨,在恨谁、又有什么样的心愿。

    之前阿婆一直说自己没什么心愿,就是想多陪陪贺昭。换之前贺昭肯定信了,但是阿婆对小孩鬼那冷酷无情的样子,贺昭现在觉得它八成有点什么。不然怎么会像被触动一下,说的那么决绝呢。

    这件事,多半还出在子女身上。

    阿婆还想用之前那套说辞应付贺昭,可刚开了个口,就被贺昭打断了。但她用的不是那种很强硬的语气,贺昭知道在阿婆心里,自己多半是不同的,所以她选择了以真心换真心。

    “阿婆,我说实话,这件事对我非常重要,而且不是对我一个人,对市里面的普通人也万分重要。有个叫做同欢会的组织,在人造一些奇怪的鬼,到现在我们还弄不清楚它们到底想干嘛。你的回答,能让我们确定很多东西。”

    “……”阿婆沉默了一会儿,双眼却一直注视着贺昭。年纪大了,它的双眼是有些浑浊的,鬼的双目本来就有些无神,它这样的双眼更让人觉得胆寒。

    贺昭也知道,阿婆是在评估,到底要不要因为贺昭说实话。贺昭没有逃离对视,阿婆的眼神虽然有些吓人,但并不像九青那么讨厌,贺昭直直和它对视,让它看到自己眼里的真诚。

    最先败下阵来的,还是阿婆。

    大多数人,尤其是还心存善意的人,是无法在他人真挚的眼神中选择撒谎的,更别说阿婆还是发自真心喜欢贺昭。所以它叹了口气,只能答应贺昭:“好吧。”

    阿婆缓缓开口,将资料上没有的、只有自己人才知道的龃龉说了出来:“在外人眼里,我的子女都非常孝顺,我去世前不久,两个女儿还从外地赶回来,给我买了好几身新衣服。”

    这些贺昭也知道,乔言钰给她看的资料里面有。第一次见阿婆的时候,身上也穿得是不合时宜看起来却很新的夏装,和阿婆现在说的也对得上号。

    “但那也只是看起来罢了。”

    阿婆低下了头,声音闷闷的,似乎并不想提及自己的家丑。

    “老婆子年纪大了,要不是房产和钱还攥在自己手里,那是要被吃得一点都不剩了。先不去说我的两个女儿,毕竟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在婆家过得不好,自然会想着从老娘手里拿点过去。”

    贺昭其实并不喜欢阿婆口中那句“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可阿婆年纪大了,它们这个年代的人有这样的想法,也是正常的。哪怕是不对的,但它们从小就是被这么规训的,没人能站在突破时代的界限上去苛责什么。

    如果是贺昭这个年纪的人说这种话,那才真的该死。

    “老婆子自问也没亏待过两个女儿什么,我们那时候,彩礼都是给父母的,哪家和我一样,不仅彩礼都让女儿自己收着,还另外贴一份嫁妆,我在十里八乡,那都算得上是好娘亲了。”阿婆说到这里,还有些气愤:“我也不求着她俩能够帮扶兄弟、还念着娘家,但嫁出去那么多年,临到老了,还惦记着亲妈手里这几分钱!”

    它真的是越说越气,但很快又平静下来,因为更气人的,还在后面:“但说到底,也是女儿,再说都跟着自个儿婆家离开、离得远了,即便回来看我老婆子的时候目的太明显,毕竟也是我的女儿,等我死了,分她们一些就是。”

    “我那两个儿子,才真的不是东西。”

    阿婆抬起头,眼里的恨意特别明显。其实阿婆的条件,真的挺不错的,在资料上面也显露一二。它年轻的时候嫁的好,嫁给了一个老兵,青年时期进了工厂里面吃喝不愁,等老了养老金也比很多年轻人赚的还多。

    再加上老家拆迁,手里面握着三套房子,再加上自己置办的门面,可以说是吃喝不愁。子孙也多,有两儿两女,到它去世之前,都四世同堂了。绝对是世人、邻居眼中,特备有福气的老人家。

    可个中心酸,只有阿婆一个人知道:“这人呐,就是不能有太多钱,不然谁都惦记着。”

    拆迁房她手里有三套,但其实当初拆了有五套,大小儿子每人一套,按理来说也够了。但人心不足蛇吞象,得到了一点,看到了母亲手中有更多的,自然会惦记着。

    但阿婆绝对不是那种简单说几句,就会把自己手上真金白银给出去的人。就小老太死后这副精明样子,生前肯定也是如此。无论面对儿孙说多少好话,阿婆也知道,只有钱握在自己手里,儿孙才能继续孝顺。

    把所有东西都给出去,那真的只能看着他们的脸色过活。

    阿婆表现的太坚定,让两个儿子都慌神了。大儿子害怕母亲偏疼小儿子,到时候手里的钱和房子全给小儿子,毕竟人多说“老儿子大孙子老人家的命根子”,他从小没得过母亲多少疼爱,所以说不准最后会让弟弟捡个漏;小儿子又担心母亲会因为什么“长房养老”的思想,把东西全给大儿子,自己那是一分钱都捞不到。

    他俩都在担心、都在惧怕,又巴望着阿婆快点死。因为阿婆不死,他们手里是一点都拿不到,但倘若死了,说不准还能平分呢。

    阿婆也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时候有的那种想法,也不知道到底是哪一环出了问题为什么自己的儿子会变成这样,等到意识到他们都在害自己的时候,已经晚了。

    其实他们也没做什么,只是把老人家的降压片之类的,换成了维生素片。年纪大了本来基础病就多,再加上没好好吃药,身体当然一日不如一日。等到阿婆发现有问题,去医院检查的时候,发现为时晚矣。

    “一帮畜生。”阿婆下了这种判定,说完之后,阿婆还有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