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九零留守妈妈想开了》 80-85(第8/13页)
林南江笑道,“不过学校在隔壁羊城,你一个人在那边待一年,吃住怎么办?”
柳平对此不以为意,“老妈一早就说了,我明年就算在深市学车,也是自己去城中村那边租个小单间,不能一直赖在你们家的,那这跟去羊城也没啥区别呀,到了那边先看看学校有没有宿舍,没有就自己在旁边租房子,吃饭也可以找同学一起拼菜,肯定有跟我一样的外地学生,他们怎么解决吃住,我有样学样呗。”
林南江提起这个是带了点调侃的心思,却不想小舅子看着没心没肺,内心还挺有分寸,且这话也并非无知无畏,他既然能接受厂里的吃住条件,去羊城培训一年而已,确实没什么好怕的。
这么想着,林南江竖起大拇指,不吝夸奖,“这话说得大气,小平,你长大了,像个大老爷们!你放心,姐夫到时候亲自陪你去羊城,帮你安顿下来。”
“姐夫,其实是你自己也想去瞧瞧吧。”柳平正经不过三秒,又开始呲个大牙傻笑,“要不你咋会把这学校的事打听得这么清楚。”
“你猜对了。”林南江也不介意被看穿小心思,反而顺势提出要求,“我确实想去上课,可惜没时间,所以你要认真学习,毕业回来也教教你姐夫我。”
“嗯嗯,保证完成任务!”
郎舅俩说着说着,就站起来勾肩搭背,嘻嘻哈哈,柳素琴见状,也起身伸了个懒腰,“那先这么说好了,到时候大家一起去羊城,送小弟上学,顺便还能旅旅游。早点休息睡觉吧,明天还要赶火车呢。”
钱菊香听到前半段话,正要开口反驳她才懒得掺和呢,在家带带孩子不舒服吗,他们年轻人爱往外跑,自己去就行了,别拉上他们老人家,不过闺女最后一句话说完,她立刻把话咽了回去,转而催促起来,“没错,别聊了,都回屋睡觉去,明早谁也不许赖床。”
说着一把抱过老头子怀里的小芳芳,喊上大侄女柳香香回屋睡觉,这两天是她们三位女同志睡一屋,柳老根和柳平父子俩
柳素琴当然是雷打不动的跟老公睡一个被窝,他们各自回屋时,她已经拿上睡衣去浴室洗漱了。
妆是吃完晚饭就去卸了,卸完顺手涂了精华和面霜,这会儿简单洗漱后,柳素琴直接扑倒在大床上,长叹一口气,“熬鸡汤好累啊。”
这一晚上,她接连做了两场人生导师,给堂妹和小弟量身定制两套发展方向,委实有点超出自己的负荷,关键是一时不察,已经接近十点了,想到明早四五点就要起床,柳素琴就感觉压力山大。
林南江心想这能怪谁?他可是刚吃完饭就提醒媳妇早睡早起来着。
虽然有点小情绪,但他更不忍心在媳妇伤口上撒盐,于是什么都没说,一味的抱起扑在被子上无力动弹的人,动作熟练又轻柔搬进被窝里,盖好被子,接着自己也躺了进去,熄灯睡觉。
“老公晚安。”柳素琴只来得说这么一句,就两眼一闭失去意识了。
今年回老家的队伍,少了个林全生,却又多了好几个人,行李也相应增加了,老邓一辆车显然不够,林南江让对方喊了个朋友,两辆车早早等在他家楼下,顺顺当当把他们送到火车站。
检票上车的过程也很顺利,忙而不乱,一行人依旧是夜深时下车、走出车站大厅。
不过这次在旅客匆匆的火车站小广场,仿佛听到有谁在喊他们,林南江最先反应过来,“我好像听见了姐夫的声音?”
柳素琴闻言跟他一起张望起来,不过还是林南江个子高占优势,他很快发现了人群中使劲挥手二姐夫何胜利,快走几步,双方顺利会师,等她带着娘家众人过去,对方已经跟林南江这个舅子简单寒暄完,正解释他深夜出现在车站的原因。
第84章 第八十四章 芳芳小机灵鬼。
何胜利年初跟小舅子林南河结伴来县里学开车, 郎舅俩共同努力、互相鼓励,也是在差不多的时间里通过所有考试,结束学习, 接着又拉上小舅子一起投奔远房亲戚何大武的车队。
他们家跟大武哥的关系已经出五服了,只能说攀得上一点关系, 但不多。
不过何胜利父亲曾经救过何大武的命, 早些年还是半大小子的他去河里摸鱼, 游到一半不小心腿抽筋,差点就淹死了, 还是何父注意到动静,当机立断跳下水把人捞了上岸。
何大武这人是有点匪气在身上,说好听点是讲江湖义气,否则也不能白手起家组建起一支规模不小的车队。
要知道这年头跑运输还属于高危工作,在省内周边线跑一跑还好, 多少算是同乡,能通融通融,换成长途线, 才不管你是谁, 也半句不听你忽悠, 有些穷疯了的村民光明正大设路障抢劫,报警都没用, 屡教不改,被抓进去大不了蹲两年, 放出来重操旧业, 反正都是没本的买卖,干一票吃两年,不亏。
何大武能在这样的环境下混出头, 只能说手段心性样样不缺,有股狠劲,但该大方的也非常大方,像是车队早期就跟着他的那几位司机,都是他过命的好兄弟,这些年纷纷在县里买了车子房子,媳妇孩子统统安顿得很好。
反而是何大武这个当老板,只最开始在城里买了个院子,稍微收拾下把媳妇孩子和父母都接到城里住下,后来赚的钱就都投入到车队里了,家人还住着稍显破旧的院落,父母惦记的老家房子也顾不上修,十几二十万的大卡车却买了一辆又一辆。
直到今年,他发现车队再扩张已经有点管不过来,这才停止了继续买卡车货车的打算,年底算算盈余,发现今年赚的钱,完全可以买个街面上的铺子,让媳妇和爹妈随便做点小生意,给他们找点事情打发时间。
剩下的钱,再买辆二十万的面包车刚刚好。
依着何大武以前的想法,他手头宽裕的第一件事,必然是满足父母的心愿,回老家盖个最豪华漂亮的别墅,好让乡亲们一天三顿的上门来吹捧他爸妈。
但这几个月何胜利不是带着小舅子跑到他收下干活来么。
何大武做人做事讲究有仇报仇有恩报恩,敢拦路抢劫他的路霸,他不怕拼个鱼死网破,但对他有恩的,比如小时候救过他命的何父,他发达后也没有抛之脑后,逢年过节回村的第一件事,就是拎着好酒好烟去找何叔喝两杯。
他也想多报答一些,奈何人家不需要。
何家可是他们村子里的一流人家,何父小时候跟着地主家的少爷读了些书,能写会算,公社时期被推选做了大队会计,后来大队部解散,成立村支部,他也在其中担任了个不大不小的职务,以前领着工资,现在则是退休金养老金,数目不多,也足够农村人家每月的开销了,生活十分滋润。
更何况何胜利还有个在部队里当军官的大哥,娶了领导的女儿,正是意气风发、保卫祖国的时候,短期内基本没有转业回乡的可能,作为长子却常年无法照看父母,何大哥只能一味的给家里打钱作为补偿。
何胜利的妹妹也很出息,念了高中,何大哥先是托关系给她在单位找了个临时工的活儿,后来又把转业回乡的战友介绍给妹子,然后在娘家和婆家的一起努力下,何小姑的临时工顺利转正,端上了何父最期盼的铁饭碗。
何家怕给在部队的老大造成什么不好的影响,一家子都很低调,住着青砖瓦房,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