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重生不涨智商》 50-60(第10/15页)
会发现。
但如今林蕴看见了,她会扶她起来,带着她一起往前走。
第57章 比试
农历二月初, 吴二妮和爹都扛着锄头,从田里整完地回家。
村里有几家日子富庶些的换了林小姐改良的新锄头,他们家没有, 因为旧锄头还能用, 因为没钱。
离林小姐上次来吴家村,今日已经是第三日了, 不知道林小姐的“发芽测试”做得如何。
心里惦记着这事,便只顾着看脚下的路,爹突然出声道:“二妮,你看那是不是林小姐的丫鬟?”
吴二妮抬头一看, 正是那个叫时迩的!
吴二妮快速走过去, 打招呼道:“时姑娘, 林小姐呢?浸泡的麦种成功发芽了吗?”
时迩先是摇头, 道:“小姐有别的事, 今日就没来村里, 种子有两家浸失败了,补偿的银钱已经给了。”
吴二妮连忙问是哪两家, 一听是吴生和吴福林两家, 也不意外, 她每次去提醒浸种,他们都一副“我最懂,你算老几”的样子。
吴二妮有些心疼林小姐出了种子钱, 他们这种不认真办事的, 就是在糟蹋种子,应当自己承担损失才对。不过吴二妮知道,林小姐第一年为了推广这“九麦法”,承诺给补偿就一定会做到, 不过不认真做事的人来年也八成不改,到时候可就没人给他们托底了。
时迩从身上的包裹里找了找,对应手上的名单,拿出一个小布袋,递给吴二妮:“你的麦种发芽处理得很好,小姐特地让我带给你看呢,她说你见了一定高兴。”
吴二妮接过小布袋,打开后看见沾染着细沙的麦种,它们已经伸出了细长的根须。
笑意攀上她的脸,吴二妮已经很久没这么开心了。
大概,他们今年真的有麦子收了。
***
户部,谢钧也看完了林二小姐带来的麦种,他点头道:“户部已经告知了皇城的各大县衙,通知百姓朝廷会借春种夏收的麦种,让他们提前整地,这样春分能及时播种,若是最后失败,没种出来,不收种子钱,种出来了,收成后多还一成种子给户部就行。”
林蕴相信户部一定已经告知县衙了,但她迟疑地问:“皇城的县官都像宛平县的韦县令一样吗?”
这话问的奇怪,但谢钧明白林二小姐在说什么。
户部要推广曲辕犁,但曲辕犁在宛平县衙放了两年没动,若皇城的县令都是这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那麦种能发得出去吗?
林二小姐一如既往的,在农事方面格外灵光,或者说想得更多一些。
谢钧把种子交还给林二小姐,道:“春播是大事,我会带人抽两日去皇城各县衙视察,督促他们把此事做了。”
一听到谢钧说他会去盯着,林蕴当即就放下心来。
那些县官的确是怕麻烦,秉持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但若是谢钧去视察,那和推广麦种比起来,得罪谢钧反倒成了更大的麻烦。
谢钧这个“主要矛盾”出现了,推广麦种便成了轻松解决的小事。
林蕴想起当初在宫中,邱义和肖以恩他们对谢钧的畏惧。在做实事方面,谢次辅这些年积累的名头和威势的确很好用。
谢钧单方面认为事情谈完了,对林蕴道:“若是无事,林二小姐你退下吧。”
林蕴当即从袖子里掏出她筹备已久的标书,哈着腰递到谢钧的桌上,十分狗腿的样子。
谢钧对林蕴这副姿态是眼不见为净,他看这册子页面写着【种麦竞赛申请书】,带着疑惑地翻开。
里面第一页是目录,分为五个大点。
立项依据、研究内容、研究方案和可行性分析、特色与创新之处、研究计划与预期结果。
这目录奇奇怪怪,但又好像很有逻辑。
见谢钧看了标书,林蕴信心满满,认为自己写得不错,毕竟她以前不知道写了多少项目申请书,这套流程手拿把掐。
谢钧还在往下翻,这字中规中矩,应当是林二小姐自己写完,又找人誊抄了一遍。
得益于不是林二小姐的狗爬字,谢钧能够一目十行地快速看完。
林二小姐要利用手头上所有能用到的田地,和皇城的百姓进行一场种麦竞赛。
她在这申请书中,多方面列举了她的增产措施,并在预期结果那里表明自己将比百姓多种出起码三成的麦子。
谢钧合上林二小姐的申请书,看向桌旁燃着的香,正好烧了一半,谢钧道:“此时是巳正,这册子我看了有几分道理,所以给你两刻钟,告诉我你想要户部帮你做什么,以及说服我接受你的计划。”
林蕴知道谢钧绝不是看了几页纸就能全权支持她的人,她只是想用这几张纸告诉谢钧,她深思熟虑过,不是在胡闹,为自己赢得一个就事论事的机会。
见了谢钧要说些什么,林蕴也早有准备。
“我想谢大人你去各县衙视察的时候带上我,我想借此集中见一见各县的里长。”
自从上次在吴家村推行九麦法受阻,林蕴特地研究了一番大周乡村的组织结构。
大周的乡村实行里甲制,各个里长相当于民间的村长,是实际组织百姓种田的人。其中十户为一“甲”,由甲首传达政令、按时催种。
林蕴想通过里长们来传播她要和皇城百姓比麦子亩产的消息,她没想把这场比试变成官方大赛,但她想借户部的势,让这场比试可信度更高,传播更广。
“这是一个没有门槛的活动,如果我输了的话,赢我的百姓今年种出多少石麦子,我就赠他多少麦子。若我赢了,我分毫不取。”
“除了想同大人一起见里长,还有一件事,户部虽然不直接参与和背书,但希望户部不要阻止这场比试,并且罩着我一点,杜绝中途突然有官员跳出来叫停此事。”
一开始林蕴产生和百姓比试种田的念头,是天真地想自己做的,因为她也不需要官府出钱出力,但在大周待了几个月,此处人情为网,官僚为绳,权力为壁,事在其间寸步难行。
她若想成事,必须得找个靠山。
谢钧听了林蕴说的,面色不变。
这场比试只要传开来,必然在皇城掀起一场舆论,也幸亏林二小姐赢了分文不取,否则此事绝不可能成,与全城百姓作赌,若有获利之心,林二小姐应当会被直接关牢里。
这场比试户部听起来像是不用做什么,但舆论一起,林二小姐若是没有户部在背后支持,应该很快就会被各种反对声所裹挟。
谢钧眼神锐意如锋,直盯着林二小姐,问道:“你坚持做此事,有什么好处,你是否会半途而废?户部暗中支持你,又有什么好处?”
谢钧的眼神锋利地让林蕴仿佛回到了宛平县衙,她这次重开,第一眼见到谢钧的地方。
他的眼底没有情绪,只有审视,审视她是否真的做好决定,审视她是否只是一时兴起。
看来平日里同她交谈,谢钧已然是收敛了气势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