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不涨智商: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重生不涨智商》 80-90(第14/16页)

还没当上林小姐的座上宾,他可没胆子喝这杯茶。

    林蕴拆开信, 快速读一遍, 她的目光在最后那张纸上稍稍停顿了一下。

    这字纵横郁勃, 风骨铮铮, 林蕴并不陌生。不论是西泠阁, 还是无舟渡, 都挂着这字呢,无时无刻不提醒着她要惜命。

    林蕴视线移开, 阻止思维继续发散, 把心思收拢到正事上。谢钧托人问了四位懂观星之人。其中有三位都说三日内要下雨, 只有一位说不会下。

    再辅以自己粗浅的观察以及老道的经验,林蕴心中已然有了决断。

    耳边严明还在说:“大人昨日等回信等到丑时,派我先来通知林小姐, 户部的谕令是走驿站的, 会晚一点再到各个县衙。”

    “昨夜这一切忙完,想来大人入睡应当已是寅时了吧。”

    “谢大人果然心系百姓,为百姓之事夙兴夜寐,日后有机会我定会代百姓向大人道谢, ” 林蕴夸完就转头喊时迩,“时迩,你多给严侍卫上几种茶,他一路奔波定是累了,让严侍卫稍微歇一歇。”

    吩咐完,林蕴就火急火燎地出门了。

    严明看着林小姐果断离去的身影,为自家大人感到心酸。

    大人忙了一宿,只得了一句“心系百姓”的夸,大人的确是心系百姓,可大人也心系林小姐啊。

    一扭头,就见十二皮笑肉不笑地问:“这茶不好喝吗?严侍卫想喝什么茶,我去沏。”

    严明还是推辞说不用了,十二却道:“小姐让我上茶给你,严侍卫不喝我不好交差。”

    在十二的虎视眈眈之下,严明只好喝了一杯茶。

    喝完要走时,十二竟还客气地要送他出去,严明心知十二显然不会如此敬重他,那就是有话要说。

    两人一前一后走着,时迩低声同严明道:“上次给大人的信中提到我怀疑有人潜入无舟渡,在搜找些什么,但除了一个被动过的花瓶,没找到什么证据。”

    如今无舟渡的仆从都是从西泠阁带来的,大人早就查过一遍,都没什么问题。

    “我问过如意和袁嬷嬷,那日上午来过无舟渡周围的人都记录在此了。”借着袖子的遮挡,时迩把纸条塞入严明手中。

    这上面几个人不是送瓜果蔬菜的,就是来送冰的,还有一个送新裁好的衣服。

    “大人可以再查一查这几个人,”时迩皱了皱眉头最后道,“若不是他们搞的鬼,那事情可能更麻烦了。”

    不是林园里的人,那人从外面来,无舟渡三面环水,走唯一的那条道太过显眼,那就只能是从湖中游来的。

    先是翻进林园,又从潜伏在湖底游过来,翻入无舟渡没留下水迹,唯一的疏漏是一个只差寸余的花瓶。

    甚至时迩敢说,若不是她在大人手底下练出来了,她也不可能发现花瓶被动过。

    若是外来人,本事大,手法这般精湛老道,那定然所图不小。

    严明听了也沉下神色,道:“目前最怀疑的人是林岐川和林栖棠,指使李氏暗害林小姐的很可能是林岐川,那他可能以为林小姐有什么证据或者知道什么。林栖棠嫌疑小一点,但实在太巧了,她刚知道阳城那桩事恰好有猫腻,第二日林小姐屋里就进了贼人。”

    “若是这两个人的话,短时间内应该没办法伤到林小姐。当然,大人在林小姐的事情上格外慎重,已经派人去杭州府查林小姐的过往,看看还有没有别的危险。”

    送走了严明,得到大人定会彻查名单上的人,时迩还是忧心忡忡。

    坐以待毙不是办法,时迩当即拿信封装了两张纸,然后夹在书架中,又将小姐的一块从没有用过的章,放入锦盒里,收入箱笼。最后找了一本小册子,外表做旧,随便写了些无意义的数字。

    通常这三种是证据的主要形式,书信、印章、账目,也不知道能不能瓮中捉鳖了。

    ***

    时迩在家中忙着捉贼,林蕴在田间组织收割。

    纵使几个懂天象的人说三日内会下雨,那也只是很大可能会下雨,而不是一定会下。

    在揣测天象上,没有谁能下板上钉钉的结论,毕竟就算是在现代,那么多高新技术设备的观测下,天气预报也经常谎报军情呢。

    不能认定会下雨,即使户部的谕令让诸县令协同林蕴主持收麦一事,但林蕴没有斩钉截铁地强制百姓提前收麦。

    正如当初种麦,是官府游说提倡,如今收麦也绝不是一家之言。

    百姓对土地付出良多,他们不是林蕴的附庸,一年到头勤勤恳恳在田间劳作,他们拥有对粮食与土地的处置权。

    在各个县衙中,林蕴与里长们说:“三日后是大部分百姓定的收麦日子,我与诸位懂天象的法师道长都觉得三日内很可能有风雨,提前收会损失一点收成,但若后面赶上风雨,半数的麦子要么泡烂在地里,要么霉在库中,损失十分惨重。”

    “如果是我,我不会为了多一点收成冒这么大的险。但地是大家的地,并非是谁的一言堂,请诸位里长务必让每位乡民都知道三日内或有大雨的消息,让乡民们决定是否提前收麦。”

    林蕴将自己带来的改良镰刀、掠子等收麦工具分发给诸位里长:“若是有愿意提前抢收割麦的,都可以借用这些农具。人手不够的话,我的佃农和官府的衙役都会帮忙。”

    林蕴说完,正要往下一个县衙赶,还没出衙门的大门,一位里长急匆匆地跟上来,问道:“林小姐,是不是神农又托梦给您说要下雨了?”

    林蕴回头看到他脸上的希冀,仿佛只要林蕴说是,他就会毫不犹豫地收麦,但林蕴说:“不是,神农这几日并未托梦给我,三日内有雨是我和几位研究星象的道长法师判断出来的。”

    里长面上果然露出些失望,想必不是神农旨意,让他多了几分纠结。

    林蕴没再多劝,只道:“三日里或将下雨的消息请务必传达到乡民,至于里长你家的地要不要提前收,可以自行决定。”

    说完林蕴便快步出了衙门,踩镫上马,御马而去。

    其实林蕴一开始想过要不干脆哄骗百姓,扯一通神农托梦有雨,确实简单粗暴有效果。她已经有了“小神农”的名头,再借神农之说,定然事半功倍。

    可她在大周教种田的本意是让更多的人不再挨饿,而不是把自己送上神坛,她是要教民,而不是愚民。

    从前种田的方法都是切实的,是遥远的另一个时空的“神农们”教给她的,把这些知识当成“神农技法”传播给百姓们,她不心虚。

    可天象之事谁都能没有绝对的把握,若是将此事也扯上神农,三日后没下雨,又当如何?

    那些靠汗水与努力辛辛苦苦建立的信任将分崩离析,她日后想推广实际的种田手段效果又要打个折扣。

    若是三日后下雨,林蕴的威望的确可以更上一层楼,但这样她会不会越发对自己的招摇撞骗洋洋得意?

    日后想让百姓做什么,便将自己的意志与判断包上一层神农旨意的壳子,借此凌驾于百姓之上。

    可常在河边走哪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