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朕与夫人》 16、第 16 章(第2/2页)
事上,皇帝这几年始终跨不出最初的一步,即使那天夜里,他自以为下定决心,也最终仍以失败告终。
皇帝对淑妃表妹心中有些歉疚,为这三年里令她独守空房的事,也为那天夜里他的离开。这会儿谢疏临要去看望妹妹,皇帝就想也跟过去坐坐,看看淑妃,宽慰下她的心。
在谢疏临看望完妹妹后,他会命人将谢疏临带到梧桐院去,到时,慕晚可能会将前些时日发生的事,都告诉谢疏临听,比如他的频频造访,比如那天晚上他失控的表现。
皇帝心里清楚,却不想阻拦,要阻拦也很简单,他这会儿派个宫人提前到梧桐院,命令慕晚不得透露就是了。天子的谕令,臣民必须遵从,慕晚本就心性怯弱,应无胆量违抗圣谕。
为何不这么做?为何不派人去传谕?在同谢疏临走往清宁宫的路上,皇帝自己也在心中不停地问自己,他难道不知,若是慕晚向谢疏临说了那些,他同谢疏临之间多年坦诚相待的君臣兄弟情义,就会从此有了芥蒂吗?
他不该将这芥蒂掐死在未发生时吗,他该希望他和谢疏临情义不变才是,他该希望那晚的事不会有第三人知晓,希望那一晚就像被一层夜纱蒙着,永不会被人揭开。
那他为何不悄悄派人去传谕?难道他潜意识里竟是希望那层纱被揭开,希望事态失控吗?若是事态失控,他也不必再压抑自己的心念,本就濒临失控的心念?
他是在这么想吗?他想做什么?他要做什么?纷乱不明的思绪,被太监尖利的通报声打断,皇帝已走到了清宁宫前,他暗暗收整心神,将所有乱思都压在心底,与谢疏临一道,神色平静如常地走进了清宁宫中。
却在走进并目光望向前方的一瞬间,被强压在心底的所有思绪,都像是被风卷起的枯叶蝴蝶,纷纷扬扬地乱飘在皇帝心中。前方接驾的,不止有谢淑妃与清宁宫宫人,还有慕晚,就像他第一次见她时,她安安静静地跪在那里,眼睑低垂。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