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我靠养殖发家致富》 第86章 生意(捉虫)(第1/2页)
到了回纥都城后,杨县丞一直处于情绪低迷的状态,提不起一点儿精神,更不想出去办事儿。
温肃知在回纥有门路,因认识人,所以杨县丞他们一路过来畅通无阻,来了这儿之后崔朝带着人租赁了房子,找好了做生意的地方,如今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可杨县丞就是提不起劲儿。
他虽然只是一个芝麻小官,甚至是不入流的官,但好歹也是个官儿啊,要让他这样一个官儿去外头吆喝买东西,实在有辱斯文。杨县丞瘫倒在榻上,决定再拖一拖。他们若是着急就让他们去吧,反正缺他一个也不缺,干嘛非得让他出去受罪?
然而程铭两个已经跃跃欲试了。
他们来了这里,就是为了大干一场的。从前在县衙里头,有吴老跟王金定在前头顶着,将其他人压的死死的,根本没什么机会出头。如今来了外头,总算是有施展的余地了。
程铭他们已经张罗好了,随时准备出门,只是看杨县城这模样,也知道使唤他不得。
两人催了两次没催动,加上杨县丞的身份确实在他们之上,催得太急也不好,两人一合计,决定自己出去试试运气。
至于杨县丞,先随他去吧,要他也没用。
程铭过来同崔朝说了一句话:“您出去么?”
崔朝看了看榻上如同死人一般的杨县丞,道:“去,不仅要去,还得整整齐齐地去。”
“可杨大人……”
“不急,你们先走,我随后就到。”
程铭二人是信任崔朝的,这位据说是御前的人,至今不知究竟是几品的官,但毫无疑问,这人身手了得,且城府极深,他既这么说,肯定有对付杨大人的办法。
二人放心离去。
杨县丞翻了个身看了他们一眼,没吱声。
若是这两人出去跑腿,他留下来享福,也是不错的。只是杨县丞这福气还没享够,就听崔朝也有了动静。
他皱着眉头爬起来,问道:“他们去做他们的,崔侍卫何必要出门?如今外头正冷着,出去一趟还不得冻死?”
崔朝心中冷笑,不过面上却没什么表情,只道:“我是奉命前来办事,可不是来这享福的。若是事情办不好,往后如何向县令大人交代?”
“县令大人如今也不在这儿。”杨县丞有恃无恐。
“人虽不在,可临走之前却交代下来,每日写一封信回去禀明近况。”崔朝目光幽幽地在杨大人身上转了一圈,“县令大人如此信任我,我怎好辜负了他,自然是要……如实回禀的。”
崔朝的确可以不带杨县丞,不过想起临走前县令大人交代,说这一位是熟通回纥话的,便不肯让他这么轻松留下来。
杨县丞陷入了挣扎。
难道他真要出去受罪?可这崔侍卫,未必不是在故意恐吓他。一时间,杨县丞还没有下定决心。
说了这么两句敲打过后,崔朝似乎并不在意对方是去是留,只是又叮嘱了一句:“我们都去外头办事儿,杨县丞要是真不愿意动,在家里可要看好门,别被回纥人给欺负了。”
杨县丞瞬间清醒,还有这回事儿?回纥人有这么可怕?
崔朝不动声色地道:“我听说这回纥人尤其排外,特别是对上大梁人,一向都是心存恶意的。早些年天下未定,边境也不稳,回纥人还经常南下杀伤抢掠,杨大人也是昌平本地人,怎么没听过这些?”
杨县丞脸色骤变。他怎么没听过?不过是这两年过了些太平的日子,一下子忘了这些胡人有多凶残罢了。
崔侍卫说得不假,回纥人一向都是心狠手辣的,逼急了什么事情做不出来?若他一个人留在这儿,真碰到了危险,连个求救的人都没有。
不行,他还得跟着一块儿去!
杨县丞慌慌张张地爬起来,张口就道:“我也去帮忙!”
崔朝扯了扯嘴角。
就这么大的胆子?
然而一出门,杨县丞就后悔了。这外头寒风刺骨,实在难熬。
不过出乎意料的,今儿外头的人竟有不少。到底是都城,当然比不了他们的京畿,但是也胜过凉州了,如今还是清早,街上过来赶集的人不在少数。
人一多,各种吃食的铺子自然也就多了起来,杨县丞他们的那辆车,愣是在那几个吃食铺子里头显得格外出挑。
从前也没有见过这样的推车,怪有趣儿的。招牌拉开之后,便有人围过来看看新鲜。
四个人里头,程铭倒是能说几句蹩脚的回纥话,这会儿正磕磕绊绊地解释着。
杨县丞本来会说,但他打定主意不开口。
最后,还是崔朝看不下去了。
“杨大人若是帮衬不了,回头还是留在屋子里头吧。”
杨县丞一个激灵,他可不希望被留下,遂赶紧问:“要干什么?”
崔朝下巴点了点那些回纥人:“你就跟他们说,这是大梁那边的踅面,稀罕着呢,如今京城里头的人都未必吃得起。咱们托了关系找了门路才进了点儿货,问这几位可要尝一尝?”
杨县丞不敢耽搁,赶忙按照他的意思翻译了一遍。
当即就有人问价钱。
程铭机灵地将做好的牌子往上一挂,明码标价,且价格也不便宜。
“你们这也太贵了。”有人咕哝。
程铭跟着道:“贵自然有贵的道理,您试过就知道了。”
“好吃么?”有人问。
杨县丞被崔朝扫了一眼,赶紧提起精神,无师自通地开始吹嘘起来:“瞧您这话说的,若是不好吃,我们哪儿敢跋山涉水地往这儿弄?再说我们人就在这站着,若是真不合胃口,您再找我们的不是不就行了?我们往后日日都在,又不是只做一笔生意。要真的不好吃,我们的招牌也被砸了,何苦呢?”
杨县丞几句话,说的不少人开始心动。
在这儿围观的,总有一两个是不差钱的,又听说这东西是个稀罕玩意儿,便起了尝鲜的心思,让杨县丞做几份。
杨县丞对着王峰使了个眼色。
王峰人立马开火煎蛋煮面。
回纥人还从未见过煎蛋,那小小的鸡蛋在铁锅里面一煎,香味瞬间迸发出来,煎蛋煎好之后,便是煮面了,面也好煮,水开了泡上就成,出锅前撒上调料,加点葱花,不过片刻,一碗热腾腾的汤面就好了。
且这调料是周律叫人尝试了许多遍才配出的秘方,那味道泡开之后,香味瞬间四溢开来,勾得人食指大动。
杨县丞得了崔朝的眼色,继续吹嘘:“这调料可是独家秘方,传承了上百年了,只此一家,别无他处。”
一听这话,几个买了面的,立马觉得值了。
再一尝尝味道,更是惊讶不已,原来这个大梁来的真的没说假话,这面味道确实不错,关键是方便,泡一泡开水便自己熟了,实在便利。
吃东西的时候是做不了假的,好不好吃,端看他吃的香不香就是了。这埋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