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我靠养殖发家致富》 149. 身孕 有了娃(第2/2页)
了。
等三个月胎稳之后,苏音才写了信寄去京城,跟十二分享自己的喜悦。等来日他们回京城,肚子里的娃娃说不定已经长得有如今十二这么大了。
苏音除了自己一家人外,再没有了别的亲人,也就只有十二能让她牵挂了。至于那建平伯府,自从她离开京城之后,便将伯府的事情抛到脑后了,也从不觉得那里头有自己的亲人。
苏音安心养胎,周律也重新回到了原先在昌平县的日子,每天忙得脚不沾地。
好在,今年朝廷选吏又开始了,不出一两个月,饶州便能再出一批新人,到时候他多留几个机灵的在县衙。
反正把好的留在六部,还不如留在他这儿。
除县衙外,如今各地都养起了银鱼。周律作为一手扶持这项产业的知府,自然处处上心,不仅亲自教授,还将银鱼养殖的内容编制成册,从银鱼池的建造、到放养密度、搭配比例、饲料、施肥等众多当面都有详细记载,只要用心琢磨,何愁养不好?
这银鱼最大的特点便是生长迅速,三五个月功夫便能养上一茬。
等下一季衙门的银鱼丰收之际,各地养殖的银鱼也陆陆续续可以出产了。只是质量参次不齐,难以跟府衙养出来的想必。
那些大商贾们前头在京城大赚了一笔,知道周律这儿的银鱼好卖,这回依旧抢着买,不论价格如何,一概买去,反正只要买下来,转手便能卖出去,这样不愁卖的生意他们为何不做呢?
另有一些精打细算的,买不起府衙高价的银鱼,便退而求其次,开始收购各地养殖户手里的银鱼,虽然不算太好,但也差不到哪里去。
于是不过几月的功夫,鄱阳一带养殖银鱼的人又多了好几倍了。
实打实的收入,百姓们还是看得到的。如今正在风口浪尖,这会儿有府衙带着,正是赚钱的时候;若是晚了,别人都赚的金盆满钵,他们再想跻身进去可就难了。
周律已经另琢磨起了别的鱼。
如今活鱼运输不太方便,所以专门弄个池子来养鲤鱼、鲶鱼的还是少数。但是现在不行,不代表之后不行啊,只要有利润,周律相信那些商人什么都做得到。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