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我靠养殖发家致富》 163. 跟风 人人都在说养螺(第1/2页)
这话圣上只在自己心里想了一遭,没有告诉任何人。但是下朝过后,他脚步一转,去了十二宫里。
十二住得离圣上最近,也依旧是宫里最受宠的皇子。
不过就这么几步路,在路上还遇到了大皇子。大皇子说是来请安,当今听他请完安之后迟迟不走,只好开口主动让他走了。
大皇子立住不动,没料到他父皇会如此行事。他过来请安,为的自然是让父子关系更加亲近一些,而并非真的是为了请个安。他父皇这么干脆了当地让他走,大皇子又觉得有点受伤。
难道他们父子之间就没有别的话可说了吗?
当今已经有所不耐了,对着这个不懂事的蠢儿子,他是真的无话可说,于是不满地质问:“你说要请安,如今已经请了,请安之后又留着不走,是想让朕办一场酒席,与你把酒言欢吗?”
得了,这语气已经很不好了,再不走真要被骂。
大皇子自讨没趣,只得灰溜溜地离开。
当今望着大儿子的背影还在嫌弃:“真是越大越不长进。”
分明是老大,却被自己的弟弟比得一文不值,当初年幼的时候尚且能看出几分聪明,如今怎么越来越蠢了,难道是,被朝中的那些糊涂朝臣给带的?
这也不是不可能,毕竟老大就喜欢往那些朝臣们跟前凑。
这两年,宫里变化并不大,不是因为风波少,而是当今镇压得住。他能顶住压力,让十二过得轻松自在,天真烂漫,也有能耐将剩下的儿子牢牢掌控在手中。余下三个皇子之中,六皇子整日在外奔波,如今已在福州经营好了南瓜地,如今又马不停蹄地准备赶往东北,准备在东北也推广南瓜。
他一直在外面做事儿,自然也就避免了朝中的争端,不过朝臣对这位肯做实事的六皇子观感一向不错。
至于大皇子跟二皇子,这两个倒是认认真真在争夺皇位的,只是身为对手的六皇子已经跑去外头了,他们俩人又同气连枝,可以说萧琰一走,他们这京城里头已经没有了对手。但不知何故,支持他们的大臣并没有增加几个,只有一些世家看重大皇子,可身为世家之首的杨秉璋,却对大皇子态度暧昧,似近又远。
他就像一只滑不溜手的泥鳅,大皇子一直都想握在手里,却一直没能成功。
也就是这样,当今才能容忍杨秉璋。
当今去见了十二,十二依然是长不大的心性,憨吃憨玩,但是天真无邪。
当今看他玩得起劲儿,便又起了念头,问他:“你今年可要去西北种西瓜了?”
萧琮抬头,一本正经问道:“如果儿臣说想,父皇会让我去吗?”
当今冷漠道:“不让。”
萧琮“哦”了一声,对此并不意外。
父皇若是答应了,那才是真的奇怪呢,无缘无故放他出门,这么美的事情他想都不敢想。
当今又说:“我还以为你不想去呢,如今与你要好的苏夫人已经不在昌平县了,你怎么还想去那儿?”
萧琮道:“只要能出门,去哪儿都高兴,更何况儿臣在昌平县还有故人呢。”
萧琮还记得当初陪他一起玩的邓氏几人,正是因为承她们的情,萧琮才时常去羊毛厂那边转转,不为别的,就只是给这些昌平县出来的姑娘们撑腰。
他对昌平县这个地方不论何时都抱有一份好感,当然,这份好感最初是来源于苏姐姐的,这点毋庸置疑。
萧琮虽然被他父皇带着走,但是没多久也琢磨出不对劲了,问道:“父皇,您怎么突然问起了这个?难道是……您也想出门了?”
萧琮瞬间从地上站起来,嗒嗒地跑到他父皇跟前,满眼期待。
当今却只是反问:“你以为父皇像你这么不稳重?”
这话看似否定,但其实不然。
萧琮没有再追问,但是心里已经开始欢呼了,他觉得父皇肯定是要出门的想法,说不定还会带上他,要不然,又怎么会有今日这一出。错不了的,以他对父皇的了解,纵然没有准备也已经有了想法,只是不知究竟要去哪。不过,能出京城就是好的。
他终于能再出京城了!
即便事情还未定下,但是萧琮已经提前高兴上了,小脸上写满了欢欣雀跃。
当今嗤笑一声,揪着他的脸蛋,故意说:“就是出门也不带上你,你还得留在公里头温书呢。”
“……”
骗人,他才不信,萧琮气咻咻。
饶州府城。
伴随着螺苗跟珍珠贝下水,热闹了好一阵的府城也渐渐消停了下来。不过外头人有不少人在议论这件新鲜事。
前面银鱼跟鳜鱼成功养成之后,百姓们对周律总有一股莫名的信服,余干县县城里头已经有不少户人家跟着县衙一起养起了鳜鱼,眼下京城的路子都已经打开了,活鱼运输也不再成为难题,往后就是摸索着江南各地的市场。可以卖鱼的市场如此广阔,莫说是余干县,就是整个饶州都养起了鳜鱼,那也是有的卖的。
可惜其他县城并没有这个本事。如今又听说了新东西,百姓们格外关注。也不独是他们,就连一些富商们都已经开始紧跟府衙这边的脚步了。
府衙用来养螺跟养珍珠的池子,都是被关注的重点,周边所有相似的池子都已经被抢购一空了。
凡是做生意的,本身就会抢占先机。
这两桩买卖往后肯定是要推广到民间的,但听府衙那边的人说,这两个都不像养寻常鱼那样快,即便今年年初开始养,也得等上一两年才能有收获。尤其是珍珠,需得养上个两年才行,那时候的品质才算是上乘。他们唯有早做打算,才能在府衙的名声打开之际,迅速补上供应。
好在府衙的人一向平易近人,也不管他们是不是做生意的,只要过去打听,他们都很乐意提点养罗跟养珍珠要注意的地方。
就这般,饶州一带虽然还没有见到田螺珍珠的养殖成果,但已经有不少人学着府衙,已经着手开始养。
这样一来,渔夫便显得格外稀罕抢手,但凡是会养鱼的,或是有相关经验本事的,如今都异常抢手。听说饶州下面有一个世代养殖珍珠蚌的农户,被人重金挖走,不仅给了好待遇,甚至不惜给他在府城里头留了一处小院子。
这就算是在府城里安了家,多少人一辈子都没能在府城里买间小房子,结果人家不声不响地就办成了,还是别人求着他收的。
如此经历,真是让其他人看得眼红。
原先在客栈酒楼当个帐房,或是大户人家做个管事,如此才是正经赚钱的营生,说出去无不叫人羡慕。可如今才几年,形势一下子就变了,能养的好鱼虾蟹,仿佛成了一门能够一步登天的手艺。
正因如此,不少人也开始暗暗琢磨如何养殖了。
因而这段时间,饶州一带养殖之风盛行,不少人为了争取礼遇,都标榜自己会养鱼养活鱼,还能说的头头是道,希望借此给自己找一个好差事。
贾睿跟李升他们对外头情况也是有所耳闻,不过他们如今头疼的是,再过几个月就得回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