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犯档案管理员重生了: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罪犯档案管理员重生了》 120-130(第16/19页)

可见。他们亲身经历过黑暗的深渊,比任何人都更能理解“预防”二字所蕴含的巨大慈悲和力量。

    往事浮现心头,梁七巧的声音有些颤抖:“凌姐,谢谢你啊。如果没有你,我不知道还能不能考上大学。”

    青春期的少女,没有母亲温柔指引,以自己成熟发育的身材为耻,面对钱大荣的不断骚扰,那个时候的梁七巧整个人都陷入绝望与无助中。如果不是姜凌坚定地站在她身旁,教给她正确的性知识,告诉她美丽不是她的错,并帮助她对抗钱大荣,她真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会是怎样。

    梁九善看向姜凌:“凌姐,如果没有你,恐怕我真的会和钱大荣那个混蛋斗到两败俱伤。就算把那个混蛋打死,我也得赔命,划不来啊。”就算侥幸能活下来,他的人生也将永陷黑暗。

    姜凌看着眼前这对姐弟。

    前世,一个花季凋零,一个年少沉沦,如今命运已经改写,他们都在阳光下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安稳,真好!

    借着这个话题,姜凌向梁九善更深入、更系统地阐述了她对“预防犯罪”的理解,这不仅仅是应对眼前的银行劫案。

    “九善,我在想,阻止一个具体的犯罪计划,只是第一步,是治标。真正的预防,要通过海量的数据,去深挖让犯罪滋生的土壤。”

    “我们要分析的是,哪些社区、哪些群体更容易成为犯罪的温床?是经济困境、教育缺失、家庭破碎,还是社会疏离感?哪些个体,因为性格、经历或环境因素,正处于滑向犯罪的高危边缘?犯罪的模式,比如侵财、暴力、网络犯罪,它们有没有潜在的、可预测的演变规律和关联性?”

    谈及理想,姜凌一双眼睛亮如繁星:“掌握了这些,我们才能在更前端进行干预。比如,联合社区、民政、教育部门,对高危社区进行精准帮扶,改善环境;对识别出的潜在高危个体,进行早期心理疏导、技能培训或必要的监控;针对系统性的犯罪模式漏洞,比如某些金融流程的缺陷、网络平台的薄弱环节,提前加固防护。这才是从根子上,一点点减少犯罪发生的可能性。”

    梁九善静静地听着,眸光闪耀。

    姜凌的视野和情怀,远超乎星盾团队对“犯罪预警系统”最初的技术构想。她看到的不是冰冷的代码,而是一个个鲜活的人,以及塑造这些人的家庭环境、社会土壤。

    胸腔里涌动着深深的感动、浓浓的仰慕,梁九善拿起茶杯,直视姜凌的眼睛,声音里透着前所未有的郑重。

    “凌姐,我明白你的意思,也支持你的理想。技术,说到底只是工具。你想用它照亮哪里,我就帮你把路铺到哪里。数据库的架构、数据的挖掘、预警模型的迭代更新……我会一直做下去,一直优化下去。来,为了预防犯罪,我敬你!”

    姜凌的心弦被轻轻拨动。

    毋庸置疑,最理解她理想的人,是导师应璇玑,最支持她的人,是父母;可是姜凌没想到的是,在追寻理想的道路上,还会有眼前这个曾经在派出所缠着她问东问西、夏日送上一捧栀子花的小九善坚定追随左右。

    姜凌轻轻颔首,没有过多的言语,只是端起茶杯,与梁九善的轻轻一碰。杯沿相触的轻响,胜过千言万语。目光交汇处,是无需言说的理解、欣赏,以及一种在共同理想照耀下悄然滋长的、静水深流般的情愫。

    与此同时,在晏城市局内部,关于姜凌和她领导的数据中心、以及那个神秘的预警系统的评价,也在悄然发生质变。

    刑侦支队的干警们,尤其是参与了“3.11”行动的,提起姜凌不再是“那个搞心理画像的才女”或者“林卫东的女儿”,而是带着由衷的敬佩:“姜主任那系统,神了!”“要不是提前知道,王兵那疯子真开了枪,后果不敢想……”

    经侦大队的李斌,作为最早抽调参与数据中心建设的技术骨干,腰杆挺得更直了。他在内部技术交流会上发言时,底气十足:“事实证明,我们数据整合、模型构建的方向是对的!预警系统的潜力巨大,这次只是牛刀小试。”

    就连其他业务大队的领导,私下交流时也多了几分重视和期待:“老赵他们这次是沾了预警的光啊……看来这数据中心,真不是花架子。姜凌这姑娘,有想法,更有能力!局里这步棋走对了。”

    整个数据中心团队的精气神,经过“3.11”一役的淬炼,变得更加凝聚,充满了昂扬的斗志和对未来的无限信心。

    这份信心,很快便迎来了一场艰巨的考验。

    五月的某天。

    夜色渐深,窗外的晏城灯火璀璨,一片祥和。

    数据中心突然接到紧急电话:“女高中生失踪,我们需要中心的支持!”

    第129章 失踪

    晏城五月的清晨, 灰蒙蒙的天空压得很低,酝酿着一场迟迟不来的雨。

    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一大队办公室的电话,就在这个沉闷的清晨, 突然响起。

    雷骁抓起听筒, 还没来得及说“喂”, 对面就传来晏城一中高三一班班主任王老师几乎破音的喊声:“老雷,孙薇!我们班的孙薇找不着了!昨天她没来上课,她爸刚说昨晚也没回家!”

    王老师曾经是雷骁儿子的班主任,两人很熟,因此她第一时间向他求助。

    一个小时后, 警车急促的刹车声打破了一中校园特有的早读宁静。雷骁带着几名侦查员率先跳下车,大步流星走向高三教学楼。

    重点班门口, 班主任王老师面容憔悴,旁边站着面色惨白的年级主任。

    “雷队,你们可算来了!”王老师的声音带着哭腔,“孙薇她, 她是年级前三,保送清北的好苗子。从高一到现在, 从来没迟到早退过一次, 更别说旷课夜不归宿。可是,昨天晚上她没有回家, 这孩子一定是出事了啊!”

    都是做父母的人,最见不到孩子受苦。雷骁脸色铁青, 迅速了解情况。

    孙薇,女,18岁,高三重点班优等生。昨晚晚自习九点半结束, 她像往常一样背着书包放学走出校园。她的母亲李淑芬昨天上夜班,清晨回家做好早餐叫女儿起床,却发现女儿昨晚根本没有回家。

    李淑芬慌忙联系班主任,又询问女儿要好的几个女生,所有人都说当晚并未见过孙薇。

    了解完情况后,雷骁立刻通过步话机联系一大队队长范威:“老范,情况不对!”

    少女失踪案,必须快速处理!

    范威经验老辣,立刻大队紧急集合人手,并对雷骁说:“雷队,我马上带人去孙薇家细致勘查,技术队马上就到。你协调其他警力,排查学校周边和全市交通要道卡口。”

    孙薇的家在学校附近一个半新不旧的单位家属院,不大,装修简单但收拾得很干净。

    孙薇的卧室不到十平米,书桌靠墙摆放,桌角堆着整整齐齐的试卷和习题册,床头柜上立着相框,照片里穿着校服的少女眉眼弯弯,梳着清爽的马尾,笑容腼腆而灿烂。

    技术队专业的手电灯光仔细扫过每一寸角落。

    勘察箱的强光灯下,范威戴着手套的手指一寸寸拂过书桌边缘。桌面洁净,靠近右侧墙角的位置,那浅色复合板的桌角处,光线下隐约反衬出一小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