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李隆基直播安史之乱: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给李隆基直播安史之乱》 50-60(第17/37页)

史上一共六位皇帝封禅,这两个金盒子里装着的玉册,分别是谁的呢?】

    【专家通过玉册里的内容断定,这两个玉册,分别是唐玄宗李隆基,和宋真宗赵恒的。】

    【至于这玉册被大地的神灵看到了没有我们暂且不知,但如果李隆基和赵恒在地下能够见面,想必能拍拍彼此的肩膀,称赞一声“缘分”吧。】

    [哈哈哈哈什么缘分,是猿粪。]

    [我笑疯了,是泰山想踹走的那两个是吗?]

    [泰山的土地神真的把他俩的玉册给踢走了。]

    [泰山好嫌弃啊。]

    [这就是所谓的捆绑炒作是吗?哈哈哈哈哈哈]

    【作者有话要说】

    万更结束,再次瘫倒

    第55章 (视频) 李隆基完全不知道未来的可怕局面

    李隆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小耳朵。

    “这两个玉册, 分别是唐玄宗李隆基和宋真宗赵恒的。”

    “如果李隆基和赵恒在地下能够见面,想必能拍拍彼此的肩膀,称赞一声“缘分”吧。”

    为什么他的玉册要跟那个宋真宗的一起被后人发现?

    因为宋真宗, 后世再没有一个皇帝愿意去泰山封禅。

    他们不想和宋真宗的名字捆绑在一起,难道他李隆基就愿意把自己的名字和宋真宗的放在一起了?

    后世皇帝觉得和宋真宗捆绑是件没有面子的事情,他李隆基的玉册和宋真宗的玉册一块被挖出来, 他脸上就有光吗?

    他面子上也挂不住啊!

    “泰山的土地神真的把他俩的玉册给踢走了。”

    后人这说的是什么话!

    李隆基脸红脖子粗, 像是一口气哽在喉咙里, 上也上不去, 下也下不来。

    泰山之神怎么可能不接受他李隆基的祈福!

    他毕竟是大唐盛世的缔造者,是他一手创造了这等国泰民安的局面。

    气过之后,李隆基得承认, 这气愤之中是夹杂着一些心虚在的。

    天幕后人说“泰山好嫌弃啊”。

    李隆基再一次陷入了深深的质疑, 泰山真的很嫌弃他的玉册吗?

    未来之事还没发生,他亲手缔造盛世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难道泰山看不到他创造的盛世吗?

    还是说自己后来犯的错误让泰山连他在位前期的功绩都不愿接受了?

    “泰山好嫌弃啊。”

    “我也好嫌弃啊。”

    李隆基好想哭。他好嫌弃宋真宗,都赖他把泰山的名声给搞臭了。

    他要是不知道这件事,还能保持之前甚是美妙的心情。

    而现在, 他已经知道这泰山是后世所有帝王都不爱去的地方了,他再继续完成封禅仪式, 他面子往哪里放?

    天幕一出, 这全天下的人可都看着呢!

    李隆基现在像是被赶上架的鸭子, 进退两难, 举步维艰。

    这封禅的最后一个环节, 究竟是完成的好还是干脆不要完成了?

    【要知道李隆基是非常期待这个封禅大典的。不仅仅是李隆基期待, 他的宰相张说也十分期待, 陪皇帝完成封禅这件事, 是所有辅佐帝王的肱股之臣都心之向往的事情。】

    【但这事儿不是光有能力就行的, 还得有这个机遇。房玄龄和杜如晦没有这个能力和资格吗?他们当然有,但是那时候的大唐经济能力还优待加强,不宜干这样劳民伤财的事情。开元之初的姚崇有这个资格吗?也有,但是开元初期百废待兴的局面也同样不支持在这个时候搞大动作,而且姚崇没能活到封禅的时候。】

    【但这样的机会被张说给赶上了。经过了十几年的铺垫和努力,经济发展,国力增强,帝王正值壮年,百姓安居乐业,没有比现在更适合封禅的时候了。而跟随皇帝封禅这件事可以让自己的政绩彪炳史册,千秋万代都被后人记住,这种莫大的荣耀张说自然想拥有,所以张说竭力想促成封禅这件事。】

    【张说先是安排文人儒生上书请愿,提出封禅这个请求。其实张说的这个想法和李隆基是不谋而合的,李隆基觉得自己这个皇帝当得实在是太好了,怎么能不值得拥有一个泰山封禅呢?但是在臣子第一次提出这个请求就满口答应,这多少显得有些居功自傲,不太矜持了。所以这次李隆基一口回绝了。】

    【就像拜年的时候被亲戚塞红包,亲戚说拿着拿着,但是这个时候我们总要客套一下,不要不要不要,但是心里想的是快塞我兜里。现在的李隆基处于的就是这样的状态。】

    [笑死了,表面上:不封禅不封禅,实际上:封!马上封!明天就封!]

    [傲娇着矜持。]

    [李隆基是很想去的,但是泰山好像不是很欢迎他。]

    [没错,毕竟把他的玉册都丢出来了。]

    李隆基听着天幕你一言我一语地嘲笑他,心里只想拼命摇晃自己的脖子。

    泰山有什么好去的,泰山马上都要脏了,你还去,现在好了,留给后人更多的笑料了。

    为封禅做的准备工作还历历在目。

    仅仅一个月的时间,李隆基已经开始觉得此前那些行为很可笑了。

    去他的“英威迈于百王,至德加于四海”,他还因为张说的这句话和封禅这件事而兴奋地成宿成宿睡不着觉,和姜皎一起喝酒宿醉。

    现在想来那喝过的酒都流进了脑子里去。

    他但凡清醒一点,也不会被那些好听的话给裹住了小脑,没法思考。

    他但凡拿出创造盛世的一点点英明神武,现在他就不会站在泰山脚下丢人!

    真是老脸都丢尽了。

    张说看了眼脸红到脖子根的李隆基,在心里提前为自己鞠了一把眼泪。

    很快了,按照心里这个不祥的预感,很快天幕就要背刺他了。

    尽管他不知道天幕要背刺什么内容,但是他确信,天幕要背刺他了。

    于是张说和李隆基一并,捂住了老脸。

    【要说李隆基的心事,张说知道啊。张说自然看出了李隆基“不要不要”的背后是“就要就要”。所以他连续几天上书请愿,这回不要文人儒生了,他亲自请求李隆基顺应天意。李隆基再次推辞,他摆摆手:“嗳,朕没有什么功劳,怎么能封禅呢?”这是想空口套夸夸了。】

    【要说张说不愧是文臣之首,执掌文坛三十年,他就是会夸人啊。他一通话把李隆基夸地天花乱坠:创九庙,礼三郊,大舜之孝敬也;敦九族,友弟兄,文王之慈惠也;卑宫室,菲饮食,夏禹之恭俭也;道稽古,德日新,帝尧之文思也;怜黔首,惠苍生,成汤之深仁也;化元漠,风太和,轩皇之至理也。】

    【这是把尧舜禹都搬出来了。】

    [好家伙,这糖体炮弹,把李隆基都砸晕了。]

    [我直呼六六六,要说拍马屁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