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李隆基直播安史之乱: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给李隆基直播安史之乱》 60-70(第35/37页)


    但感激是一回事,直言上谏是另一回事。

    萧公要是做错了事情,他绝不会手软的。

    萧嵩完全读不懂韩休的内心,他看着韩休点头的模样,也傻傻以为自己和他达成了一致。

    等到天幕结束后,韩休依旧不分敌我,只认公礼上谏背刺萧嵩的时候,萧嵩才彻底傻眼。

    萧嵩百思不得其解,不是啊,不应该是这样的情况啊,当时在大殿里我们两个已经商量好了的呀?

    韩休乖巧一笑,理直气壮:我可没有跟你商量好。

    不过,无论天幕结束之后出现了怎样让萧嵩费解的场面,现在的情景在所有人眼中都是其乐融融。

    一直没有找到萧嵩的李隆基终于看到了他。

    萧嵩正在和韩休深情对视。

    李隆基甚至想抚掌道好。

    好啊,甚好啊。

    一个文臣,一个武将,文武搭配,干活不累。

    这也是经过天幕认证的两个好臣子,他要好好记下来,日后重用。

    在场唯二融入不到这氛围之中的大约只有李林甫和宇文融了。

    两个水火不容的人难得在同一个问题上发出了相同的疑惑。

    为什么他们的结局那么好,凭什么顺顺利利颐养天年啊?

    棺木被劈开的李林甫:拳头硬了。

    被流放岭南的宇文融:掀桌,现在就掀!

    【李隆基对韩休的态度也是不错的,这个时候的唐玄宗比之开元之初已有懈怠,但但还没有到安史之乱那时的昏聩程度,这从一件小事可以看出来。】

    【韩休当宰相的时候,李隆基被韩休的上谏搞得神经衰弱,连体重都下降了不少。服侍李隆基的人看到了就疑惑:“韩公拜相之后,陛下吃不好了,睡不香了,连体重都下降了不少,陛下为什么不直接把韩休给贬了呢?”】

    [这话说的怎么茶里茶气,挑拨离间呢。]

    [看起来像是正常疑问一样,要是李隆基真的听了怎么办?]

    [就是说,皇帝身边服侍的人就不能有那些心术不正的。]

    李隆基吓坏了。

    谁?是谁在他耳朵边说韩休的坏话?

    他身边已经有这样挑拨离间的人了吗?

    挑拨他和贤臣之间的关系?

    李隆基往后质疑看了一眼高力士。

    心里疑惑着,怎么,是你说的这种话吗?

    高力士哪里看不懂李隆基这锐利视线的意思。

    他连忙道:“奴万不敢做如此闭塞陛下耳目之事!”

    开什么玩笑,李林甫究竟是为什么至今没有登上宰相的位置,别人看不明白,他这个日日服侍陛下的人还不明白吗?

    现在的陛下不怕上谏,怕的就是耳目被闭塞,从而酿成大祸啊。

    陛下对于自己的玉册被泰山丢出来这件事耿耿于怀,那玉册陛下回回看到都不舒坦,却还放在自己时常能够看到的地方,这是因为什么?

    为的不就是用这样的方式时时警醒自己吗。

    这种话他哪里敢说啊?这是等着陛下的厌弃吗?

    李隆基仔仔细细打量着高力士,确定这件事不是他做的之后,就开始思索服侍他的人有品性不佳的吗?

    之前一直把注意力放在了大臣身上,现在也得看看周围近侍了。

    把那些心术不正的都换下去!

    【李隆基是怎么回答这个人的呢,李隆基先是把自己的感受如实说了出来:“萧崇虽然什么都会顺着我说,但是和他说完话后,我这心里始终不大踏实。韩休说的话虽然不好听,但我回回听他说话,就很放心,因为他说的都是真话。”】

    【李隆基说完感受开始做总结了:“用韩休并不是为了我自己啊,我是为了江山社稷,为的是黎民百姓。”李隆基最后感叹:“我瘦一点有什么的?根本不要紧,我虽然瘦了,但天下所有的百姓都会胖起来!”】

    [君瘦国肥,不错。]

    [哦呦,李隆基这还金句频出呢。]

    [哈哈哈,唐朝果然以肥为美。]

    [但李隆基还是把人家韩休给贬了,打脸来的很快。]

    [说的比唱的好听,他怎么不按照自己说的去做呢?]

    李隆基十分替天幕里的那个自己脸红。

    说完了让韩休当宰相是为了天下百姓,没多久就把人家韩休给废了。

    【韩休虽然彻底离开了宰相的位置,但是之后谁来当宰相与他有着莫大的关系,他给李隆基推荐了一个宰相。】

    [家人们我去百度了,后面的宰相是张九龄,我推测韩休推荐的人是张九龄。]

    [是张九龄吗?也许韩休推荐的是别人,但是李隆基没有用这个人。]

    [能被韩休看好的人应该是不错的吧?]

    [好奇,能被韩休看好的人是谁。]

    天幕因为这个被韩休推荐的人议论纷纷,天幕下的众人也被勾起了兴致。

    一时间,所有人都在好奇,这个人究竟是谁?

    真的会是张九龄吗?

    如果真的是张九龄,那不得不说,韩休的眼光也太好的些。

    李隆基看了看张九龄,又看了看韩休。

    没想到韩休一张嘴巴厉害的不行,一双眼睛也有如此敏锐的洞察力?

    早早就看好了张九龄这个宰相?

    好啊!

    李隆基彻底高兴起来,视线久久停在了韩休的身上。

    乖巧端庄,一心为公,心向百姓,不畏强权。

    现在多了一个,慧眼识珠。

    好!这个大臣好啊!

    李林甫和宇文融的心却是彻底沉下来了。

    陛下看起来很喜欢韩休的样子,那他们还能有机会吗?

    尤其是李林甫。

    他的微笑甚至不能再继续挂在脸上。

    如果韩休上台了,凭借他公正的性格,外加陛下现在越发喜欢此类大臣的趋势,他还有机会吗?

    他,李林甫,可是当了十九年宰相的人啊?

    要是韩休真得了陛下的欢心,恐怕他李林甫的结局是要彻底改变了吧?

    别说十九年了,十九天有没有都不一定。

    宇文融也不高兴。

    天幕不是说过吗,他当了九十九天的宰相。

    这都说了几个宰相了?

    从天幕出现到现在,已经说了整整五个宰相了。

    怎么,是他宇文融不配在天幕占有一席之地吗?后人这是不把九十九天的宰相当宰相看?

    韩休就才当了七个月呢,都能被天幕说那么多的故事,他宇文融不必韩休差吧?

    就是这九十九天,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