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给李隆基直播安史之乱》 70-80(第12/31页)
看到了大批有志之士,本欲为大唐效力,但因为听到了他的这句话,而调转头折返回去的画面。
画面之中,李隆基小小的身子追在他们后头,高声呼喊:“回来,你们回来啊!”
回过神的李隆基打了个哆嗦。
张九龄是寒门子弟,那谁是贵族出身?
李隆基深沉望着李林甫。
都是你,挑拨怪!
你害死朕了!
你自己被天幕背刺就算了,朕现在跟你站在一块被后人戳脊梁骨。
【事实上,张九龄是对的,牛仙客后来被调到中央之后,所有的事都听李林甫的,唯唯诺诺没有一点自己的主见,除了那个和籴法,他再也没有干出别的什么政绩了。有些人适合边疆,有些人适合中央,或许牛仙客在边疆才能真正发挥自己价值。】
[啊,原来是这样啊。]
[感觉如果不是朝廷有李林甫,牛仙客也不会唯唯诺诺,不过这都是我的猜测。]
[要是这样的话,还是把牛仙客放在边疆吧?]
[哎,那要是这样,后来节度使手里权力大了,牛仙客得多牛逼轰轰啊。]
[再说一遍不要给节度使太多权力,不要放权给他们!李隆基懒死了自己不想干活儿。]
李隆基依旧在认真记笔记。
边记边比照自己的行为是不是出了什么岔子。
他没有放权给节度使,他完全没有。
张说尚且还在世的时候,天幕就已经提醒过他了,那篇笔记他现在还能背下来呢。
历史的错误他不会再犯。
绝对不会。
李隆基拿着绝对认真的态度,就差指天发誓来证明自己的清白了。
至于这个牛仙客……
刚刚那些不大清醒的激动兴奋已经渐渐消散,李隆基开始重新评估牛仙客的能力了。
“唯唯诺诺没有一点自己的主见。”
“再也没有干出别的政绩……”
牛仙客从惊吓的情绪又跳转到担忧的情绪。
心脏依旧在跳。
他这心脏一天天的,也真是忙的要死。
陛下知道他没干出什么政绩,日后还会对他委以重任吗?
担心了一会后,牛仙客又觉得这种担忧是多余的。
天幕将他捧的太高,他才应该担忧。
现在天幕话锋一转,更像是把飘乎乎的他给拽了下来。
站在实地人就安稳许多。
至于天幕说的,他没有干出别的政绩。
这就交给时间吧。
张公的事情不就证明了天幕所说也并非完全准确吗?
牛仙客没有因为天幕的话沮丧,反而他的斗志更被激起,跃跃欲试想要干出一番政绩给李隆基看看。
他就算走到高位,也该凭自己的真才实干,而不是天幕寥寥两句虚言。
【一向耿直的张九龄会一直这么强硬下去吗?他没有。他之前用一篇《白羽扇赋》以扇子自比。李隆基给他送了一把白毛扇子,张九龄就写道:“当时而用,任物所长。……苟效用之得所,虽杀身而何忌?肃肃白羽,穆如清风,纵秋气之移夺,终感恩于箧中。”】
【这赋的意思是,鸟儿失去了羽毛,做了这把扇子,可扇子只有夏天的时候才能得到主人的使用,而气候一过,扇子就被主人扔进了筐中,看都不看一眼。虽然主人是这样对待扇子的,但是扇子依旧怀着感激之情。这是以扇子自比,尽管恩宠不再,陛下不再重用我,我依然会感念陛下的恩情。】
【李隆基虽然表面上安慰了张九龄一番,但实际上,他确实在逐渐冷落他,这个行为没有因为一篇赋而改变。尽管他曾经非常喜欢张九龄的文采,也爱极了张九龄身上的风骨,但最终,那最喜欢的文采没能挽回帝王恩宠,那一身风骨也成了帝王最厌弃的犟骨。】
【张九龄对李隆基低头了,他会对李林甫低头吗?要知道张九龄是最讨厌的就是李林甫这类没有文化的人。】
【在李隆基想重用李林甫的时候,他就问过张九龄的建议。但当时的张九龄认为,李林甫会成为江山社稷的隐患,因此竭力反对。李隆基没有听他的建议,依旧把李林甫提拔上来。这件事是过去了,但却没有在李林甫的心里过去,这一直是李林甫心里的一根刺。】
【在李林甫没有得到李隆基恩宠,且势力不足的时候,他愿意屈居张九龄之下伏低做小,作出一副什么都顺着张九龄的模样。但是现在情况不同了,现在在李隆基的心中,李林甫和张九龄好像是调转了位置一般,最得宠的是李林甫,而非张九龄。】
【这个时候,李林甫当然不会放过张九龄。】
【而张九龄虽然耿直,但是并不是不懂人情世故,他彻底看明白了局势,所以,高傲如他,最终也不得不向李林甫低头了。】
第75章 (视频) 李隆基:嘿嘿又有瓜吃
“在李隆基的心中, 李林甫和张九龄好像是调转了位置一般,最得宠的是李林甫。”
“高傲如张九龄,最终也不得不向李林甫低头。”
大殿内, 众人一阵唏嘘。
张公对李公低头?
所有人的视线围着张九龄和李林甫身上打转,所有人都感叹于这惊天的反转。
不仅众人不相信,李林甫本人也是不相信的。
他何德何能能让张九龄对他低头。
他们两个人现在的差距甚大, 他现在就是拍马都不能在短时间内赶上张公吧?
宇文融就更不屑了。
他把李林甫从头到脚看了一遍, 像是在看什么被保护起来的珍惜动物。
假的吧, 就凭李林甫这模样, 他能让张九龄低头?
开什么玩笑。
这货连宰相之位可都还没上去呢。
再说了,张公他一身文人风骨,最不屑干的就是低头攀附之事。
他要是干了这件事, 和张公最讨厌的那群人又有什么区别。
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
张九龄一身傲骨怎可能会对李林甫低头。
他不相信。
李隆基更多的是质疑。
质疑过后他开始排除现在一些现实因素的影响,单看天幕中自己的性格来分析这件事。
李林甫说不准真的能走到那个位置上。
可怕的是,李林甫谋略诸多都是背着张九龄的,直到事态发展成不可挽回的地步, 张九龄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李隆基再次认识到李林甫这人的不简单。
【曾经张九龄相当看不起李林甫,他不仅在李隆基面前直接否定了李林甫没有这个能力做宰相, 还在大庭广众之下, 说李林甫这个人讨论事情的时候, 说话糊里糊涂, 像是醉汉喝醉了酒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