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娃养我日常[年代]: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重生娃养我日常[年代]》 110-120(第25/28页)

,去年回来过年他俩都挺胖的,今年竟然瘦了那么多,看来我妈今年没怎么补贴他们。”

    “我听说他们想在县城买房,今天特地来吃饭,不会是想借钱吧?”赵如月也不怕宁绍明觉得自己偏心自己娘家人,她直接就说了,“要是他们借钱,我可不乐意借给他们,我妹妹妹夫要是不还我钱,让我爸妈知道,他们肯定会想办法私下悄悄补给我,说是我妹妹妹夫给让他们给的,你爸妈可不一定。”

    而且她妹妹妹夫不还钱的概率很小,还写了借条,跟宁绍德夫妻俩说让他们写借条,他们肯定没什么好脸色,更别说自己主动提写借条这事。

    宁绍明也知道自己二哥和亲妈的德性,他妈肯定偏心他二哥,虽说有时候也偏心他儿子,但大人的事,总不能让小孩子掺和吧?

    至于他爸,那也是个很光棍的,最多帮他说一下他二哥,然后让他们自己解决,谁欠债找谁去,他是不可能帮忙还的。

    而且这老头还有他自己的一套道理,比如什么:两个都是儿子,帮谁不帮谁都不好,不如什么都不做,不聋不瞎不做家翁,也不落埋怨。

    “你放心,要是我二哥今天真是来借钱的,我肯定也不会松口。”

    夫妻俩嘀咕完,赵如月去把大饭桌搬出来,摆在客厅准备上菜吃饭。

    看到宁丹洁,想起来初一的时候他们家没回来,还没给她红包。

    就进房间给宁丹洁拿了一个。

    她是不太喜欢老二夫妻俩,但孩子是孩子,上一辈的恩恩怨怨不牵扯下一辈。

    宁美婷家的两个孩子初一的时候来拜年已经给过,现在就不用再给了。

    宁丹洁没想到三婶还记得给自己发红包,她说了几句吉祥话,开心地收下红包。

    赵如月给了红包就出去端菜。

    趁着她不在,其他人的眼睛又盯着电视看,叶菁对女儿招了招手,示意她把红包拿给自己看。

    宁丹洁犹犹豫豫地拿出来,小声说:“我们在家可说好了,外公外婆那边的红包你帮我收着,爷爷奶奶这边的红包,我可以自己收着。”

    叶菁瞪了她一眼,转头悄悄看向大姑姐一家。

    确认他们没听到才压低声音说:“答应了就是答应了,我还能说话不算话不成?我就是想看看你三婶给了多少,等他家的两个孩子回来,我也要给他们,她家两个,我们家就你一个,给多了我们家就亏了。”

    宁丹洁打开红包给她看。

    叶菁一看,有些惊讶,里面竟然是一张五十块钱。

    现在给小孩的红包,有个十块二十块已经算比较多的了,往年丈夫这边的亲戚,穷人多,很多人都只给一两块,两三块这样。

    比较亲近的才给五块、十块、二十块。

    她爸妈和哥哥嫂子们,会给多一点,但最多的也就是她爸妈给的五十块钱。

    要不然她也不会只把他们给她女儿的红包收起来,让女儿自己收丈夫这边亲戚的红包。

    没想到会出这个意外,现在再改口也不太好了,要不孩子该闹起来,说她说话不算话,让孩子在亲戚家闹太丢脸,叶菁只好把红包交给女儿,叮嘱她不要乱花。

    然后心痛地准备两个二十五块钱的红包,预备等会儿给宁时秋和宁时夏。

    宁丹洁看到里面的金额更开心了。

    她今天回爷爷奶奶这边,一天下来拿到的红包加起来都没一百块,三婶这个竟然有五十块,这对她来说真是个巨大的惊喜。

    等宁时秋和宁时夏回来,宁丹洁就问他们收了多少红包。

    宁时夏看向自己哥哥,她的钱她一向不怎么管,留下自己想花的数额后,剩下的红包连拆都不拆,就一股脑交给她哥了。

    宁时秋算了算:“加上刚才二伯娘给的红包,我和小夏的红包应该够一千块钱了。”

    “你们两个人的红包加起来一千吗?”宁丹洁想,他们每个人五百,好像跟自己的也差不多。

    宁时秋摇头:“不是,是我和小夏各有一千。”

    宁丹洁震惊了:“怎么那么多!你们的亲戚都那么有钱吗?”

    “那倒不是,我们爸爸妈妈给的多,爸爸给我们每人两百,妈妈也是给我们每人两百,加起来就四百了,然后我外公外婆那边的亲戚很多,几乎一条街都是亲戚。

    而且好像今年大家挣到的钱都比往年多了些,像我外婆家,今年开小卖部,手头就宽裕了不少。

    妈妈的长辈们今年都给三十、五十的,然后跟我妈妈同辈的舅舅姨姨们,还有我妈妈的好朋友们,这个给十几,那个给二十,加起来就那么多了,去年没这么多。”

    宁丹洁又问:“那爷爷奶奶这边的亲戚呢?”

    “爷爷奶奶这边的亲戚,我们拿的红包跟你的应该差不多,不过我爸爸也有很多关系很铁的好兄弟,那些叔叔们也给我们红包。”

    宁丹洁羡慕了:“我爸爸妈妈都没给我压岁钱,他们好像也都没有朋友。”

    宁时夏说:“不会吧,二伯跟二伯娘肯定跟我爸爸妈妈一样,有从小玩到大的朋友的,像文发叔和小丽阿姨。”

    宁丹洁一脸迷茫:“他们是谁?我好像不认识。”

    宁时秋补充:“他们就是妙妙姐的爸爸妈妈。”

    说到黄文发的女儿黄妙妙,宁丹洁才知道是谁了。

    她认真想了想,自己爸爸妈妈好像真没有那样的朋友。

    印象中自己以前放假时回老家玩,一起玩的那些小伙伴的爸爸妈妈,要么是大伯的朋友,要么是三叔三婶的朋友。

    宁丹萍有些沮丧地说:“为什么会这样啊?我爸爸妈妈也是榕溪镇人呀……”

    三个小朋友都想不通,但大人叫他们吃饭了,他们只好先把这个问题放下,一起吃饭去。

    饭桌上,叶菁觉得过年期间,天天都能吃肉,已经不那么稀罕鸡鸭鱼肉了,本来还想矜持一下,然而宁绍明做的饭菜太好吃,他们一家三口吃得头都不抬。

    宁美婷一家中午在老二家没吃什么东西,早就饿了,在老三家终于能敞开了吃。

    宁绍明还以为他们吃了一天席,晚上这一顿估计吃不下太多,还稍微控制了一点量,好在虽然控制了量,席面上的菜种类也不少,一桌人也没能把菜都吃完。

    吃饱饭后,宁美婷一家就带着宁绍明给的回礼回家去了。

    主客都走了,宁绍德夫妻俩却磨磨蹭蹭,表现出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等着别人主动去问他们有什么事。

    但宁绍明和赵如月都装作没看见。

    眼看宁丹洁吃完饭都困得要睡着了,叶菁赶紧扯了扯宁绍德,示意他去找他弟说:“你们是亲兄弟,什么事都好商量,你快去!”

    宁绍德不管在外面怎么样,在家里他从没求过别人。

    一般想要什么,只要家里有的,他根本不需要主动要,他妈也会扒拉过来,送到他手里,或者帮他去说、去办。

    乍然让他求弟弟办事,他还真有点拉不下脸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