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皇帝的小公主: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开国皇帝的小公主》 100-110(第4/14页)

功名?”

    罗蟠羞愧道:“只有六个秀才,老老少少的考了这么多年,一个举人也没考上,好在都还算勤勉,这些年帮我分担了不少政务,也算攒了些实干之能。”

    丽妃暗暗朝女儿使个眼色。

    庆阳笑笑,继续问罗蟠:“据我所知,您老是兴武八年到十年这三年的知县任上才真正做出了一些政绩,之后两任郡守也都表现不俗,恕我冒昧,您老是厚积薄发大器晚成了,还是身边多了高人指点?”

    罗蟠惊道:“公主小小年纪,果然如传闻一般长了一双慧眼,那些政绩臣确实非老臣一人之功,全靠老臣的七孙万青在背后出谋划策,才让老臣在晚年赚了些薄名。”

    庆阳记得罗万青这个名字,正是罗家孙辈里四个秀才郎之一,年方二十四岁。

    罗蟠有进京的野心,罗万青有理政的才干,再加上罗家一众叔伯子侄的齐心协力,以全家之力为罗蟠拼出在一百多个郡守当中排前的名次便合情合理了。

    庆阳提点罗蟠道:“京城多名师,您老给家里子孙请位住家先生,让罗万青静下心来苦读两年,力争在明年的秋闱、后年的春闱双双金榜题名,他既是母妃的侄子,又有真才实学,就更该堂堂正正地以科举入仕,如此才利于他一生的官途、清名。”

    罗蟠激动道:“公主放心,老臣一定全力督促他读书,绝不敢存攀附娘娘王爷公主走捷径之念!”

    庆阳:“您老能这样想我就放心了,父皇用人唯贤,我为父皇举荐人才也是如此,且必须是德才兼备才行,光有才而无德,我照样不会荐他。罗家人丁众多,既是沾了母妃的光全族迁居京城的,就请您老约束好族人,倘若因为罗家传出什么伤风坏法之举连累了母妃、咸王与本公主的清名,届时您老可莫怪我不顾念血缘亲情。”

    如若不是顾及母妃,父皇怎么可能容忍罗蟠这样的庸才在知县任上混了七八年的日子。

    罗蟠连道不敢。

    丽妃见女儿告诫完了,便按照前几日与女儿商量好的那般,赏了娘家五百两银子以及一批绫罗绸缎,再安排一位公公、一位嬷嬷去罗家教众人规矩,规矩学好了日后罗家这帮人才有资格进宫给她请安,或是与咸王府、公主府走动。

    罗蟠确实一直对女儿存了利用之心,可才进宫这么一趟罗蟠就看出小公主才是女儿一家三口的主事人,且目光如炬不容糊弄,那么他真想依附女儿替子孙争取便利,就必须按照小公主的意思行事,否则惹恼了小公主,一家人可能又要被逐出京城了.

    二月上旬,咸王大婚。

    庆阳要去吃三哥的喜酒,前一日傍晚从吏部出来后就直接出宫了,三哥已经告假在家筹备婚事,庆阳也不需要三哥来接她,因为她点了自己的准驸马。

    自打赐婚且回到京城后,庆阳在吏部当差,张肃在西营当差,两人只有逢三、六、九的朝会能短暂见上一面,至于休沐,因为冬日严寒,庆阳偶尔才出趟宫,可就算她叫了张肃相陪,身后还是跟着一队禁卫,所以两人的相处与曾经张肃给他们兄妹当伴读时也没有太大差别。

    庆阳喜欢这样的自然而然,如果张肃突然跟她来风花雪月那一套,她……难以想象。

    不过,张肃还是变了些的,譬如以前他会自觉将扶她上马车的差事留给解玉,有了准驸马的名分后,这人默默地又把这差事抢了回来。

    宫门这边还有其他官员陆续出来,庆阳先上了马车,等马车走到僻静的路段,庆阳才挑开帘子,打量一番张肃身上的银白锦袍,笑道:“这套是你带去西营的,还是你特意回国公府换了一次衣裳?”

    张肃攥了攥缰绳,道:“回府换的。”

    为了接小公主出宫,他本就提前半个时辰离营了,若再穿成这样,将士们定会猜到他要去见谁。

    张肃不想因为自己的行为让旁人议论到小公主身上。

    庆阳:“你们家规那么多,你忽然早退,国公会不会责备你?”

    张肃:“为公主护驾重于西营的日常差事,父亲不会怪罪。”

    庆阳叫他靠近些,轻声问:“三哥比你小一岁却比你成亲早,羡慕吗?”

    张肃看眼小公主半掩在车帘后的莹白脸颊,垂眸未语。

    庆阳瞧着他捂了一冬后又恢复白皙的俊脸,忽然有些好奇婚后两人会是如何相处了,别看小时候她与张肃住在东宫紧挨着的两座宫殿里,可一个必须时时恪守规矩的伴读,与一个大婚之后的驸马,对她的言行举止肯定会换个样子。

    就像大婚前的孟瑶最多嫌弃二哥两句,大婚后的孟瑶既敢骂二哥又敢拧二哥的耳朵,偏偏二哥还不会动真怒,反而有些乐在其中似的。

    咸王府到了,秦仁出来接妹妹,并热情地邀请张肃陪兄妹俩共用晚饭。

    张肃婉拒,飞快看眼小公主,告退离去。

    秦仁拿他没办法:“都快成一家人了,还是这么客气。”.

    咸王的大婚让京城百姓津津乐道了一阵,庆阳则是近距离地感受到了三哥的甜蜜,没成亲前三哥休沐日还会常常进宫探望她与母妃,一成亲就不怎么进宫了,平时当差也是到点就跑。

    庆阳跟母妃说起三哥的差别,丽妃笑道:“新婚燕尔,等你跟肃哥儿成亲了你也一样。”

    庆阳还是想不出来,她与张肃多熟悉啊,再黏糊也就是一起下棋跑马那一套,从小到大都做惯了。

    小公主还没习惯变了样的三哥,二月下旬,兴武帝在朝堂上宣布了三月开始南巡的事,除了从禁卫司、御前军调拨三千精兵护驾,由樊钟统领,另点了敬王、小公主以及张肃、樊怀忠等年轻小将伴驾。帝驾南巡期间,由太子监国,二相辅政。

    旨意一宣,大殿上便起了一些暗流。

    第一次要担此重任的秦弘只觉得压力如山,而习惯了在大哥离京时代为监国的雍王却无法抑制心中的失落。

    秦炳既高兴可以陪同父皇南巡,又遗憾要与妻子分开一段时间了。秦仁呢,虽然上次他嫌弃北巡一路辛苦,但父皇真的丢下他,一想到他要与妹妹、张肃分开那么久,秦仁便一阵阵地难受。

    散朝后,秦仁跟着大哥一起去见父皇了。

    兴武帝让老三先说。

    秦仁:“父皇,儿臣也想随您南巡,您就把我跟真真也带上吧……”

    兴武帝:“带你们俩去游山玩水?想得美,不准,滚。”老三就这样了,带去哪历练都没用,他又何必徒劳。

    秦仁灰溜溜地走了。

    兴武帝看向太子。

    秦弘自陈能力不足,恳请父皇继续安排王叔监国。

    兴武帝冷笑:“事事都让你王叔担着,朕还要你这个太子何用?”

    他就是要把国事留给太子,看他到底有没有治国之才!

    第104章

    不管大哥想不想监国、三哥愿不愿意留在京城, 庆阳很为能随父皇南巡而高兴。

    她还记得九岁时父皇给她的承诺,说是会带她巡视天下, 上次父皇北巡带上她了,这次果然也没有丢下她。

    真正让庆阳意外的是,父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