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幼儿园2: 第311章 正文完结篇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王府幼儿园2》 第311章 正文完结篇(第1/2页)

    第311章 正文完结篇 正文完

    第311章正文完结篇3

    “殿下, 先闭眼,微臣看看。”

    石然来雅文书院例行复诊,但喻宝园听到石然口中的称呼已经从早前的世子改成了殿下。

    喻宝园愣了愣。

    虽然但是, 喻宝园也想到了。

    在雅文书院的这段时日, 远离京中,也远离了朝中的纷争。

    除却邵冕棠,商廷安几人来看过陆衍之外, 她好像没有再听到过关于京中和朝中的消息。

    自安城之乱结束,在京中寻到受伤昏迷的陆衍,还有一旁看到她的时候, 突然劫后余生,哭得稀里哗啦,喊着“你终于来了,喻宝园”的商廷安……

    仿佛从那时起,周遭的人和事忽然同几个月前的暗潮涌动,腥风血雨全然切割开来。

    她记得爷爷同刘老太尉说起, 这个时候京中和朝中的幺蛾子最多, 他想让陆衍去雅文书院安心养病。

    刘老太尉赞同。

    说有他和爷爷在,这些幺蛾子掀不起风浪。

    趁这一两个月的空隙,他和爷爷,还有北敬王一道将朝中之事, 还有安城之乱未尽之事捋顺;更重要的是, 让陆衍好好在书院养病……

    虽然爷爷没有明说, 但她多少能猜到。

    日后这样闲适的时间, 于陆衍来说可能不会轻易再有。

    安城之乱的复杂,让朝中上下和军中上下都大为震动。但爷爷和刘老太尉,还有北敬王在, 朝中和军中都暂时不会乱。

    有天家的血诏,爷爷的背书,辰王之乱留下的一切谜团都逐渐清晰起来。

    陆衍的身份,比四殿下和五殿下都适合。

    而陆衍本人,也比四殿下和五殿下更适合西秦的皇位。

    只是旁人关心的是陆衍合适能回京,皇位合适能承袭,陆衍登基后,会不会对西秦国中的各个世家还有封疆大吏带来不确定因素和麻烦。

    每个人都有自己关心的,也有各自的利益取舍,但只有爷爷,爷爷惦记的只有陆衍的伤势恢复,惦记陆衍的身体,惦记陆衍在经历这些事情之后,心里的变化……

    所以,爷爷才会同她说,想让她来雅文书院照顾陆衍。

    因为旁人或多或少都会有利益纠葛。

    即便是商廷安,即便是邵冕棠,也即便是苏长空和贺常玉,或多或少,背后都会受人影响,但她同这些无关。

    在爷爷心里,最放心的人是她……

    安城之乱后,整个京中都在‘关心’陆衍;但真正可以没有参杂任何一丝利益纠葛,真正关心陆衍本人的,只有爷爷……

    —— 让他一定修养好身子,不然日后落一身病根,想治都治不好。别问爷爷怎么知道,爷爷比谁都清楚!

    —— 有些事他不好出面,我同老刘出面合适。凡事都有进有退,他迟早要明白这个道理。我同老刘先将事情做了,他再来做,就是恩惠,就是施泽,在这之前,他必须要要沉得住气。

    —— 他还有很远的路要走,所以才要慢慢走。

    ……

    “殿下基本已经康复了。”

    听到屋中传来的石然的说话声,喻宝园收起思绪,转眸看向屋中。

    帘栊撩起,透过屏风可以隐约看到屏风后的两道身影。

    其中一道是陆衍的,身姿绰约,秀颀挺拔,在人群中一眼就会让人看见。

    她好奇挪了挪脚下的步子,然后身姿稍稍斜了斜,正好可以透过屏风之间的缝隙看到他的身影。

    她觉得好玩,便多看了两眼。

    忽然,屏风缝隙里的人转眸,朝她看来。

    她同他的目光相遇,就在细小而狭窄的一隅,却都没有躲开,只是互相都愣了愣。

    喻宝园莫名觉得这一刻像极了镌刻。

    不需要纸笔和刀工,在四目相视的一瞬间就仿佛镌刻在眸间,眼底,心底……

    她赶紧将身体直了回来。

    但心跳还是会莫名加快……

    可至少,这样陆衍应该就看不到她了。

    看不到她就好。

    屋中,陆衍嘴角的微微扬起,很快,也转头继续同石然说着话。

    嘴角的笑意没有特意避讳。

    自然而然,似是默契又似是默契之外的某些不可名状的,譬如,心有灵犀的瞬间。

    喻宝园赶紧转身。

    趁石然在这里,她可以去书院取几本册子看。

    前几日陆衍才说完国子监这段时日不忙,她今日就收到贺清风的书信,说国子监最近空闲,如果她这里有合适的绘本和框架,他可以安排人手来做。过往一年到头国子监都忙忙碌碌,很难有这样的时候,但这次有机会让国子监中的学生翻到喻宝园的绘本,就好像忽然打开了一扇门,原来朝政之事和学术之外,还有如此有趣的事可以研究。

    国子监中的学生不少都学识丰富,经纶满腹。

    喻宝园给出的绘本简单通俗,适合小孩子阅读。贺清风给到国子监学生中传阅,学生中有兴趣的便在喻宝园的绘本基础上添加了诗词和简单古文。

    贺清风通读下来,觉得可以做绘本的拓展,也可以单独成一本小孩子可以接触的诗词册子。

    喻宝园接连翻了好几册,根本停不下来。

    她太清楚这些拓展添加到绘本中的价值。

    许多教育工作者未必都有深厚的文学和学术功底;有深厚文学与学术功底的学者,未必会有清晰的教育理念和知晓每个阶段的教学重心。

    这几本册子,她按照小孩子阶段性的行为习惯做的编排,再加上国子监丰富进去的诗文,不仅朗朗上口,也有了画面感。

    喻宝园突然觉得入乡随俗这个深刻的道理。

    下一个绘本系列,应当做一个古风,和这里的生活习惯,人文风俗相适应的绘本,配上国子监的拓展,会更好……

    这些观念的相互碰撞,让喻宝园体会到了另一种探索的快乐。

    在不同的土壤,环境和时代里,一点点做适应和改变,这原本就是一件很值得投入时间和精力的事情。

    一个人做这些事情很难,因为她的时间和精力都有限。

    但一群人做这些事情,事情就会变得更简单。

    因为分工与协作,每个人都可以从事自己擅长的部分。

    这种隐藏在日常工作中的成就感和幸福感,让喻宝园发自内心的愉悦。

    虽然她同很多年前在王府建立第一所幼儿园的人不曾见过,甚至,她也不曾知晓“她”的名字;但她也许正在走“她”走过的足迹,未来还可能走“她”没有走完的足迹……

    未必眼下的就是最好的。

    未来或许还需要很多年,很多人的接力和托举。

    这是一件漫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