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王府幼儿园2》 【番外合集】(第1/33页)
第312章 牵挂 回首向来萧瑟处
第312章回首向来萧瑟处
原本以为宝园不在京中的日子, 时间会过得很慢;但从喻宝园离开,陆衍才发现每一日都似白驹过隙,因为每一日都会被无数多的琐事填满。重复的, 不重复的, 堆积如山。
从早朝到议事,没有一刻闲瑕。
一日三餐即便简单应付,夜里还有成摞的奏折, 好似永远都看不完。
他看一些,内侍官和翰林院就成捆成捆得给明理殿抱来更多一些。
陆衍:“……”
好容易等到休沐,又忽然发现短暂的休沐都是朝臣的, 天子一样要在明理殿夜以继日。
钟相和卢相平日还有朝中琐事要忙,休沐时,朝中琐事干脆放到一旁,专心致志来明理殿同天子“推心置腹”。
钟相在左,卢相在右,陆衍在中间:“……”
陆衍忽然领会到天家为什么过往同他一道在树下摘青梅果子。
这种闲瑕, 实在难能可贵。
一月, 两月,半载,一年……
天子远不如平远王世子好做。
天子更没有空闲,轻易让自己离开宫中半步。
当初让喻宝园带老爷子离京是对的……
“陛下, 桂花银耳羹。”子默端了甜汤来。
自从天子登基, 子默便留在宫中, 在天子身边侍奉。
安城之乱后, 宫人都盘查过一轮。
早前辰王之乱,宫殿被一把火烧毁,宫人大多死在那场大火中。
这次安城之乱波及之广, 宫中大都心有戚戚,怕受牵连,落得不明不白下场。
在宫中伺候这些年,多少都有些瓜葛。
谁能说得清?
所以当时宫中人心惶惶。
自老爷子同北敬王,刘老太尉接管善后,盘查是有过几轮。
但最终还是妥善安置了宫人。
早前的宫人还能留在宫中继续侍奉,宫中都对新帝感恩戴德。
所以自新帝登基,宫中一片喜气,欣欣向荣。
加之平远王府的旧人大都不是宫人,不合适留在宫中照顾,子默是商廷安身边的人,知根知底。
新帝登基,永宁侯府同皇室之前冰释前嫌,商廷安终于离京归家,皇室与永宁侯府的信赖空间。
所以自陆衍登基,子默就留在宫中。
听到桂花莲子羹,陆衍握笔的手微微悬了悬,不由抬眸看了看子默手中的汤碗,忽然想起在雅文书院的时候,有人熬的桂花银耳羹。也想起有人在苏长空和贺常玉的桂花银耳羹里加盐,轰人走。
好似许久之前的事,又好似就在昨日……
陆衍嘴角微牵,温声道,“放这儿吧。”
子默应声。
子默看了看天子,应当是不饿,但是对桂花莲子羹偏爱,所以用了几口。
天子身边伺候,最重要是懂天子心思。
子默在天子身边也有一个年头,渐渐熟络。
“去到哪儿了?”陆衍很少问起。
因为问起,就会有挂念。
有挂念,挂念就很难浅尝辄止。
子默会意,“到长风了。”
陆衍指尖微微顿了顿,然后继续舀了一口。
上月还在南顺,这月就到长风。
应当是老爷子想去了……
陆衍眸色微沉。
果然,子默沉声道,“石太医来书信,说老爷子不太好,一日里好多时间都迷迷糊糊的,却一直挂念着早些去长风。一直同宝园小姐说,宝园小姐的外祖母在世时,他就同夫人约好要去,结果一等就是旁的事,再一等又是几个年头,直到老夫人过世……”
陆衍抬眸看他。
子默生意压低了些,还是继续,“越到后来,老爷子一日里浑浑噩噩的时候越多,有时候会将宝园小姐认成老夫人,笑得很开心;有时候很快又会认出是宝园小姐,还是很开心……”
子默的话犹如钝器划过心底,但前后两句里的“很开心”三个字,陆衍知晓老爷子真心实意。
老爷子半生都在替西秦奔波,半生在寻找宝园的下落,不管眼下身在何处,有宝园和青黛、扶光在,老爷子心中都是踏实安稳的。
这是最好的结果……
陆衍放下手中汤碗,低声道,“撤了吧。”
子默照做。
等子默离开殿中,殿中又恢复了最初的安静。
安静到只有灯盏中,火苗呲呲的声音,陆衍看着桌案上的灯盏出神……
过往总“嫌”老爷子吵,老爷子也“嫌弃”他。
素来冷清的平远王府,仿佛只有他同老爷子的相互“嫌弃”和“斗嘴”才能略显热闹和温情……
这仿佛成了他与老爷子之间不会言及的默契。
他同老爷子相互“嫌弃”(相依为命),在平远王府中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热闹,却温馨,更让人留恋的年关……
他永远都会记得同老爷子一道点年关爆竹时的场景。
—— 总有一日,王府会热闹起来的,哈哈哈哈哈,到时候,就不用只同你对弈了。
他知道老爷子浑身上下最硬的就是那张嘴。
老爷子也知晓他知晓。
因为他们永远是祖孙。
他是老爷子的小翻版。
在王府里,他比旁的孩子都更像老爷子的性子。
这是他曾最引以为豪的事。
老爷子也哈哈大笑——说他差他一条街!
……
陆衍不觉嘴角轻抿。
记忆里最珍贵的一部分,会永远被温和而柔软得呵护在内心深处。
无关性别,也无关身处何时、何地。
那时候的平远王府,就如同记忆里,夜空中最明亮的那颗星辰。
永远带给他光亮和指引。
而无论老爷子眼下在何处,未来在何处,在他心里,老爷子都一直陪伴着他,不论东西。
就算没有幼时跌倒的搀扶,老爷子是第一个扶他上马背,告诉他不用害怕,有他在身后的人。
也告诉他,人总有摔倒的一次,也总会经历从马背上摔下来,吃痛和站起。
就算没有牙牙学语时的耐性帮衬,老爷子也是唯一一个一直在他跟前谆谆教诲的人。
数十年如一日,身体力行,告诫他不要走入死路,但也不要轻易断自己后路,不犹豫不决,却诸事都要留有余地。
就算没有襁褓时起就有的陪伴,但自他记事起,无论顺境逆境,无论平安险境,身旁一直有一道身影在替他遮风挡雨,也会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