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体验系统[娱乐圈]: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角色体验系统[娱乐圈]》 90-100(第8/32页)

是个荒唐皇帝,他年少登基,荒淫残暴——这一段我是照历史原型写的,我可没瞎设定。”

    “正德为孝宗和张皇后所生,以太子之身继位。孝宗和张皇后就是明朝有名的一夫一妻制帝后。我当时在查资料的时候发现,张皇后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公主,只是历史记载次子早夭,我是从这一段里得到的灵感。”

    余寻光听明白了,“所以另一个角色是早夭的那位次子?”

    “嗯,我设定这对兄弟是双胞胎。”

    双胞胎长得一模一样才好一人分饰两角嘛。

    “名字可以先告诉你,皇帝哥哥叫朱明昭,弟弟叫明霄。”

    两个人物的名字,尤其是皇帝的名字,没有跟着历史走。

    缘是因为前些年总局颁发了新规。古装电视剧如对历史情节有过多的戏说、篡改,一律不允许使用原来的人物真名。

    李传英现在都把人弟弟复活了,自然不可能让哥哥的角色叫回原型本名。

    余寻光注意到,“为什么您没有给弟弟冠以姓氏?”

    李传英解释:“因为那是他的道号,方外之人没有姓氏。”

    余寻光一琢磨,“有智力缺陷说的是明霄?”

    李传英似乎是想到那种形象,笑了一声,“对,明霄是一个呆头呆脑,武艺高强,涉世不深的小道士。他从小被一个老道士养在深山,老道士死后,他将老道士的遗体送回龙虎山,在路上和郭嘉予饰演的角色相遇,然后开始一路探案。怎么样,跟你以往演的角色不同吧?”

    跟他以往认识的角色都不同。

    李传英说:“到时候拍摄我们还会上点小手段。”

    “什么啊?”

    “明霄在设定上会矮一些。首先是习武之人本来就个头不高,第二个是为了直观上体现他的智力缺陷。”

    余寻光猜想,“后期会在这方面上特效?”

    李传英做出部分设想,“只有全景镜头需要。其他镜头,嘿嘿,看是你蹲着,还是对手戏演员踩小板凳。总之,我的要求是必须在成片里通过对比体现出明霄的身高。”

    余寻光还没这样拍过戏,“一定会很有意思。”

    李传英很满意听到他的情绪被自己成功调动,“期待吧?”

    “期待。”

    “嘿嘿,我也很期待。”李传英说着甚至揉了揉自己的脸,他的声音都要化了,“哎呀,我真的好期盼见到明霄呀。”

    余寻光还是第一次听见李传英发出这样的声音,他看了一眼手机,脸上也忍不住浮现出笑容。

    “你好开心啊,传英大哥。”

    李传英幸福地说:“因为我刚完成了一个人的人生呐。”

    啊,这种感觉。

    余寻光紧了紧握住手机的手,他突然体会到了,每一次,每一次他拍完戏杀青,都会有这样的感觉。

    李传英吸了口气,他仿佛放下了什么包袱。

    “小余,剧本到你手里,我也算是把明霄交给你啦。”

    李传英见过很多演员站在高处去看角色,也看过很多演员代入自己去看角色,他真的很少见到有哪个人像余寻光那样,把自己放在角色身边去看角色。

    不带有任何审视的打量,只寻求一种心灵上的贴近。有些人把自己活成了角色,余寻光是相信那些角色独立活着。

    一个演员能够毫无保留的去爱角色,这是多么的难能可贵的精神啊。

    想到自己“创造”的徐天乐也在余寻光眼里自由地活着,李传英的心里不由得涨得满满的。

    他是导演,他更是编剧,他比任何人都要珍视余寻光给出的这份真情。

    “小余,你跟天乐相处得很好,我相信你跟明霄也会相处的很好的。”

    余寻光感受到李传英对他笔下人物的爱,他又忍不住想起了《密信》的编剧团队。

    6个人,组合编一本剧本。或许从一开始他们对「冯知平」是在意的,可当资方的要求砸过来,这群为商业剧本写商业角色的商业编剧,也逐渐把自己笔下的角色当成了商品。

    就是为了让演员的粉丝喜欢,为了让角色衬演员,他们才会这么写。

    可余寻光能怪他们吗?

    设身处地一想,谁愿意粗暴的去对待自己的孩子呢?

    冯知平的“悲剧”,是环境的悲剧。或许只有站到李传英这么高,才会减少悲剧。

    和李传英结束通话之后,余寻光费了一些功夫静心。

    导演说出来的场面太精彩,让他忍不住提前幻想。

    这样不好,他需要先把那份期待藏在心里。

    现在是冯知平的时间,他得好好的爱冯知平。

    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表演,让更多的人去爱值得被爱的冯知平。

    他继续通过自己的方式靠近冯知平。

    没过两天,通告单上终于开始出现他的戏份。

    一大早,胡继周和雷纬明就被沙子埋了起来,只露出两颗脑袋。安全员一直蹲在旁边,时刻注意他们的状态。

    主要是两位演员就算体质再好,也四五十岁了,不能不上心。

    余寻光拿着半人高的锅铲在旁边跟导演再次确认动作要求。

    听他们说得差不多了,花絮老师端着镜头跑过来录采访,“余老师,我看你这个锅铲好霸气。”

    余寻光看了一眼林勇先,在他的示意下把自己手里的道具往前伸,“铲子前端是实铁的。”

    导演帮忙补充,“这个道具,三四十斤呢。”

    “哟,”花絮老师捧哏,“能拎得动吗?”

    林勇先说:“能啊,最近余先生就差抱着它睡觉了。”

    胡继周就仰着脖子,盯着花絮老师录完。

    让花絮师来做这种随组采访也是制片方的要求,说是同步积累后期宣传素材。

    资本家的邪恶手段,不过是给花絮师涨了1000块的工资,就支使得人团团转。

    胡继周在雷纬明耳边说:“我看这群人是掉宣传眼里了。”

    雷纬明回他,“去年有一部电影就是靠宣传卖了30来个亿,所以圈子里都上赶着学。”

    怎么不学点好的?胡继周低头,开始生闷气。

    圈子里类似有样学样的案例并不少见。

    去年爆剧那么多,消防员题材和影视题材都有同期对比,存在直观偏差性,少有人敢继续模仿。《群鸦风暴》是电视台制作,有后台背书,而且反黑剧的题材本身就带有限制,不好拍。

    于是便只剩下《风雅颂》。当时还没等剧播完,各公司就开始组织民国戏立项。民国戏之前也是火过,现在重新把题材捡起来,业内也不算手生。确定曾秀梅不拍,方正蓉和余寻光不演之后,资方和平台就开始自己找人组局。速度最快的组在年前就顺利杀青,那是生怕自己吃不上热乎的。

    今年的电视剧市场从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