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我要搞钱: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九十年代我要搞钱》 70-80(第3/14页)

  亲子鉴定虽然从1985年就开始民用了,但还不像后世那样普遍。H市就只有一家医院可做,速度也没那么快。

    叶嘉宜去探望了马东升,就在家好好过了个年,每天去外婆家吃饭,回家就睡觉看电视,放空大脑。

    初八奶茶店开业,她初六就跟章敏回了S市。

    叶东盛查到杨梅之所以选择城南医院,是因为李玉燕有个远房亲戚在那里当妇产科医生。谨慎起见,他趁孩子生病去验血时取了血,把血样分成两份,一份去H市那家医院,另一份送到了S市的一家医院做检验。

    故而叶嘉宜开学上了十天课后才接到了叶东盛的电话。

    “嘉宜,你说中了。那孩子不是我的。”

    隔着电话,叶嘉宜都能感受到叶东盛强压着的怒火与屈辱。

    不过她并不同情叶东盛。

    “那你打算怎么办?”她问道。

    “还能怎么办?那当然是离婚,让她净身出户,带着那小杂种给老子滚!”他还要让那给他戴绿帽养贱种的贱人付出代价。

    “也不知道那孩子的爹是谁,你小心点,别让他们狗急跳墙。有心算无心,要是他们丧心病狂害你,你丢了性命不说,偌大的家产可就是他们的了。”叶嘉宜提醒他。

    这年头科技没那么发达,破案率不高。要是对方手段高明,叶东盛真是枉死都找不到申冤的地方。

    叶东盛被她说得心头一凛,狂怒的头脑终于冷静下来。

    杨梅跟他生活在一起。如果她察觉出他的不对劲,要害他性命,那简直不要太容易。

    叶东盛跟宋建军在一起喝酒聊天时,听他说过不少案件,那些阴私手段真叫人防不胜防。

    “我知道了。我会小心的。”他郑重道。

    叶嘉宜挂断电话后就没管他了。

    她忙得很。

    因为奶茶店连锁店的形式让新店成功得十分丝滑,赵广博和吴晴芳的提成也拿得不要太爽,他俩,尤其是有野心的赵广博强烈要求再多开几家。

    赵广博甚至提议去京市开几家奶茶店,以打响品牌名声。同时,他提议在每家奶茶店隔壁,增开一家甜品连锁店。

    叶嘉宜同意了在H市增开一家、S市增开三家奶茶店的提议,驳回了甜品店,也让去京城开奶茶店的计划暂缓。

    她给出了理由:“人手不足,能担任店长的人有限,步子跨得太大,一个节奏不对就会摔个大跟斗。京市的距离太远,难以掌控。之后我要用钱,经不起失败的风险。”

    今年五月份,股市有一波大行情。她绝不容错过。

    之所以同意增开四家奶茶店,还是因为奶茶店的经营模式已十分成熟,开业后很快收回成本并赢利,没什么风险,不会让她的钱压在店里出不来。

    赵广博发热的头脑稍稍冷静了些:“好,听你的,先开四家。”

    吴晴芳没有异议。

    而房产中介公司也在年后开起来了。

    何权奔着好好在公司干到退休的目的,使尽浑身解数,把五万块钱的投资运用到了极致,精心选择了十二个小区,租了十二个门面。

    这些门面有些是破平房改造的,把墙刷刷,门口三面砌瓷砖,把大牌子一竖,就改头换面,挺像个样子;有些就像以前王春家房子一样,一楼住房改造而成。大多不是正经门面,租金都不贵,但位置还挺显眼。

    后世租门面都直接付一年或半年租金,何权凭着他三寸不烂之舌和人脉,把这些门面的租金都变成了月付。

    五万投资愣是被他花出了十万块钱的架式。

    房产中介公司目前主要的业务是房产租赁,以及房改房的转让。

    中介公司开业第一个月,本来是亏本的,结果何权用他手中的资源拉平了;第二个月公司收支持平;第三个月开始赢利。

    虽然目前三四个门面赚的钱跟一家奶茶店差不多,叶嘉宜还是很满足了。她开这个公司看的不是眼前,而是未来。

    未来十五年是房地产的天下。

    她开中介公司不在于赚多少钱,而是替她在S市寻找性价比最高的房源。

    等她手里有了资金,房地产又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她就会囤铺面和房子。到时候她会把最优质的铺面和房子收归到自己名下。

    当然,中介公司也大有可为的,它不光做现房买卖出租生意,还可以与众房地产商合作,成为新房销售的一个渠道,利润也是很可观的。否则后世不会到处是房层中介门店。

    奶茶店有赵广博和吴晴芳,房产中介公司有何权,另外有打杂跑腿小哥陈磊,叶嘉宜也懂得放权。

    因此她麾下队伍越来越庞大,却还不算太忙。

    第73章 让她烦恼的是学校的同学。  “嘉宜,你能帮我看看我这篇小说吗?……

    让她烦恼的是学校的同学。

    “嘉宜,你能帮我看看我这篇小说吗?我都改了两遍了,还是被退稿。”班上一名男同学拿着篇稿子递到叶嘉宜桌前,笑容里带着讨好。

    叶嘉宜得了奖,从京市回来前她拜托宋教授父女替她保密,说不喜欢被人瞩目的生活。

    宋教授和宋静芝表示理解。他们也确定信守承诺,没跟人提起。

    可报纸杂志上有报道,甚至还有照片,福旦大学中文系的教授、学生本来也关注这方面的消息,叶嘉宜获奖的事还是成为了轰动本校的大新闻。

    本校学生获得春雨文学奖,这在福旦大学历史上还是头一次。学校通过广播表扬了叶嘉宜,校报也对她进行了采访。

    校友们抬眼一看,发现这位获奖者不光有大才,还青春美丽,气质出众,衣品一流,叶嘉宜一下子就成为了福旦大学的风云人物。

    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各样的烦恼。

    这不,不光中文系的学生,外系的学生都想在写作上一展才华,也有望能获个文学奖。被退稿后,想着成功者就在身边,就递过来想让她指点指点。

    叶嘉宜深知这个头不能开。她只要指导了一个,就会有无数的稿件堆到她课桌上来。而且有些人没有一点自知之明,写得稀烂也想让她帮着修改,最好改成直接可在报刊杂志上过稿的文章。

    她宁愿写十万字,也不愿意替人改八千字的文章。她实在没本事把麻布改成锦缎。

    她硬着心肠拒绝:“不好意思啊,我作业没做完呢,编辑那边又催稿,我实在抽不出时间,抱歉。”

    “张信威,你怎么没个眉高眼低呢?咱们大作家的时间多宝贵啊,怎么能浪费在你身上呢?”吴芷阴阳怪气的声音响起。

    上学期王影安就对叶嘉宜有好感;这学期开学后,是个人都能看出王影安对叶嘉宜有意思,就差明着表白了。

    不表白,大概是因为叶嘉宜态度疏离。王影安担心表白后遭拒绝,连接近叶嘉宜的机会都没有。

    吴芷直接成了叶嘉宜的职业黑粉。

    但她不想破坏自己在王影安心目中的印象,不敢明火执仗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