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我要搞钱: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九十年代我要搞钱》 100-110(第9/15页)

想到竟然有意外收获。

    小宽叮嘱道:“上面是库房。楼梯不好走,你们小心点。”

    卫扬和摄影师跟着爬了上去。

    楼梯窄小,库房也不大,其他人只好在下面等着。

    过了一会儿,卫扬和摄影师下来了,两人很高兴,显然有大收获。

    接着卫扬又对宋经理做了一下采访,这才结束了这次拍摄。

    “陶记者,抱歉。”卫扬对陶芸道,“刚才要摄影,没法让你上去。你现在上去吧,小宽还在上面。带了软盘吗?没有我这里有多余的。”

    “没事。”陶芸掏出一个软盘,朝卫扬亮了一下,“我带了软盘。”

    陶芸上了楼,朱国利才问卫扬:“怎么样?监控拍到了吗?”

    “拍到了,很清晰。放心,如无意外,今晚播出的热点追踪将会还叶嘉宜同学一个清白。”

    “节目需要制作,我们先走了。朱主任,各位,再见。”

    不一会儿,陶芸出下来了。她没再继续采访,拿着软盘直接离开了。

    送走他们,叶嘉宜也上去拷贝了一份。

    “主任,监控的事传扬出去,让家园论坛知道了,他们怕是要做出应对之策。在今天的采访未播出时,我们还是不要外传的好。”孙强对朱国利道。

    朱国利点头:“这样吧,秦蓁你们几人今天都放假,不用去上课了。卫扬不是说热点追踪今晚会播出吗?明天你们再来上学。”

    秦蓁几人很高兴:“好的,主任。”

    见孙强还要回学校拿软盘来拷监控,几个学生没再等他,回学校取了自行车,各自回家。

    晚上,“热点追踪”栏目播出;第二天,《S市日报》第三版也用很大的篇幅报道了此事。

    舆论哗然!

    如果说“热点追踪”是以旁观者的角度播道了事情的经过,是客观的呈现;那么《S市日报》作为政治性报纸,对此事就有了鲜明的立场。

    “记者就此事采访了市文化局局长王明晖。王局长指出,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不得随意诽谤、污蔑他人;另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合同自由签订权,以欺诈等手段订立的合同无效……”

    这句话,算是给家园论坛的命运画上了句号。

    叶嘉宜看到这篇报道后,打电话给了关铎。

    “这是怎么回事?陶芸为什么要这么帮我?”

    如果陶芸只是本着新闻记者的嗅觉,如“热点”栏目那样,客观报道此事,她能理解。追逐新闻热点是记者的本能。

    可像陶芸这样,旗帜鲜明地站在她这个小作者这边,对家园论坛这样一个全国性有名的互联网信息公司进行批判,这行为就很让人回味。

    毕竟,后者是纳税大户。在它名声岌岌可危时再踩一脚,不符合市政利益。

    “博东论坛知道吧?跟家园论坛是死对头。它出手了。”

    这话关铎说得含糊,但叶嘉宜还是听懂了。

    原来如此。

    家园论坛,完蛋了!

    第107章 挂掉电话,叶嘉宜坐到电脑前,进入家园论坛,就见上面只有大大的三个数

    挂掉电话,叶嘉宜坐到电脑前,进入家园论坛,就见上面只有大大的三个数字:404。

    她不由得站起来,对客厅里的章敏喊道:“妈,家园论坛被封了。”

    章敏小跑进来,看了看网页,高兴地问道:“这网站还会再开不?”

    “看他们的后台。如果后台硬,会再开,不过文化局局长发了话,网站肯定是要整顿,起码整顿个三四天,再开后流量也大不如前;如果后台不硬,那可能就彻底完蛋了。”

    章敏双手合什,对空中拜了拜:“希望家园论坛永远被关闭。”

    叶嘉宜被她这举动逗笑了。

    这时,叶嘉宜的BP机响了起来,是孙强call她。

    昨晚“热点追踪”播出,叶嘉宜不想成为校园里被关注的焦点,便向孙强请了假,今天没有去上课。

    她回了个电话过去:“孙老师,有什么事吗?”

    “有个自称博东论坛版主的人来办公室找你。”孙强道,“我说去教室找你,刚从办公室出来。”

    “麻烦老师跟他们说我请假了,联系不上。”叶嘉宜道,“你让他把扣扣号码留下,我会跟他联系的。”

    “行,明白。”

    过了一会儿,孙强通过企鹅发了个扣扣号过来。

    要不是怕这论坛的人去纠缠朱国利、孙强他们,叶嘉宜根本不会加这扣扣。

    因此,直到第二天傍晚,叶嘉宜才加了那个扣扣。

    “叶嘉宜吗?我是博东论坛版主许文跃。我们论坛是隶属于S市文化局、S市作协及其他文化类协会的官方论坛,绝对不会有欺诈的事情发生。你的小说能发表到我们论坛吗?条件可以谈。”

    扣扣一通过,对面就发了一大段文字过来。

    叶嘉宜打“你好”的手一顿。

    她抚了抚额。

    如果她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白,这话她就信了。

    她早就查过了。

    这个博东论坛,确实是与S市文化局、S市作协及其他协会联合创办的,但它有私人注资,属于半官方半民营的互联网公司。

    许文跃却把它说成是“官方论坛”。

    咱就说,这人间能不能有点真诚?

    “不好意思啊,我现在对论坛有心理阴影,暂时不考虑在论坛发表小说。”她也不委婉了,直接拒绝。

    对方又发了一大段大段文字过来,做她的思想工作,叶嘉宜主打一个“油盐不进”,拒绝得越来越干脆坚定。

    许文跃没办法,只能道:“如果你改变主意,随时可以联系我。你有什么条件咱都是可以谈的。你放心,我们是官方论坛,绝对不会做出欺诈之事。”

    “好的好的。”

    许文跃又给了两个电话号码,这才结束了对话。

    叶嘉宜关上对话框,摇了摇头。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她相信博东论坛既有文化局这种官方背景,又有家园论坛的事敲警钟,他们不会再在合同上做手脚,也不会使出下作手段来逼迫她发表小说。

    但如果她不配合,等她大学毕业时,想像郑芳那样打算在S市文化单位谋个公职或编制,没准会受到一定的阻挠。

    幸好,她早早筹备了网站,大学毕业后也不打算找工作。

    上辈子她没上过一天班,靠写作就能养活自己,还活得挺滋润。

    这辈子又开奶茶店、房产中介公司,又利用金手指炒股,写作上起点也比上辈子高,她没理由再去上班,受别人管束。

    她打开博东论坛的网页瞅了一眼,发现论坛的访问量比原先高了两成,这两成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