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穿着龙袍穿越了!: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三国]穿着龙袍穿越了!》 40-50(第1/30页)

    第41章 第四十一章

    ◎按照我说的做!◎

    他手中的这块煤,或者说是一块相对粗劣的原煤,只被刘豹点燃了其中的一个角落,隐现着赤色,其余的位置仍是片状断面的灰黑色,乍看起来真像是一块稍黑一些的山石。

    但这毫无疑问就是煤!一块没有经过加工的煤炭。

    刘豹眼见刘秉又看向了他,连忙将手规规矩矩地放好,牢记父亲离开前对他的叮嘱:“舅公……陛下有何吩咐?”

    “你刚才说,这石炭是你从白波谷中捡来的?”

    ……

    “陛下难道不知道吗?”张燕被喊到近前的时候,颇觉奇怪,“石炭冶铁,虽更易将铁化为铁水,但也弊病甚多啊。河东这一带不用,有不用的道理,并非刻意隐瞒。”

    他一拍脑袋:“是臣忘了,陛下是自洛阳来,洛阳与豫州因林木不多,木炭都用作贵人冬日供暖了,所以铁官会用石炭来烧。还有那西域的高车等国,据传也烧此物多,哈哈,他们可没有咱们这样,傍着太行山的好处……”

    被刘秉看着,张燕的声音越说越低:“……我说错什么了吗?”

    “不,你没错!是我想错了!”

    是他经验不足想错了!

    刘秉顿时恍然。

    他从河东到河内,见到的燃料只有木柴和木炭,也看到周围的人都觉得这很正常,便下意识地觉得,这是因为汉代的时候,挖掘工具强度有限,要打井把地底的煤炭挖掘出来极为不易,所以压根没考虑过这个能源。谁知道,情况和他想的根本就不一样。他们其实已经在使用煤了,但受到了种种限制。

    按照张燕所说,现在是有煤井的,还能打出数丈之深,有些地方也会开采地表的露天煤炭,但这大多是在附近的林木没法供应所需的情况下,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为何?因为石炭虽然比木炭的温度更高,但也杂质甚多,很容易就在炉子里碎成了小块,冶铁没成,先把炉子给堵塞了。

    不仅如此,用石炭冶铁,稍有操作不慎,就会被石炭放出的“气”破坏了铁水的质地,影响成型。确实是容易得不偿失。

    也难怪,只有几处技术成熟的铁官会用此物。

    “陛下真要亲自往白波谷走一趟?”张燕急急追出,就见刘秉已跳上了准备在外的马车。

    他本想跟上去,却被刘秉止住了。“我去去就回,有你坐镇河内河东,我才放心。”

    张燕低着脑袋,又深呼吸了两次,方才神色如常地抬头,就见陛下已带着那新认的甥孙刘豹乘车离去了。“……”

    啊,他刚才想说什么来着?

    哦!他想说,白波谷一带的前白波贼们,虽然大多已被从此地迁出,但也难保,还有人不想过安逸日子,非要躲藏在山中,到时候瞧见陛下落单,然后突然跳出来要为郭太等人报仇。

    他之前看到了,陛下挥那月牙铲的姿势,属实不大好看,力道也太小!

    哪怕这话说出来有点伤人,作为陛下的忠臣良将,他也不得不说啊……

    不过,若要刘秉听到这话,必定会说,张燕他真是多虑了。

    赵云这人办事稳妥,近来频频往来于河东盐池和白波谷之间,与张辽合计之后,在白波谷保留了一处驻兵征募的据点。

    他到了白波谷,便从此地又找来了五十多名士卒,这才让刘豹指路,带着他进了山。

    论起保住小命,他别提多有自觉了。

    两日后,张燕等人就瞧见,刘秉指挥着一众士卒抬着数筐石炭,进了太守府的院子。

    随后的动静更是不小。

    先是接连有一桶桶的水被提了进去,提出来的黑水又不让直接倒入附近的江流中,要单独处置。

    然后,年幼的刘豹没端上当盐工的铁饭碗,倒是干起了给自家“舅公”打杂的活计。

    刘秉有些心虚地指挥着刘豹把筛选出来的石炭砸碎压成煤粉,又指挥着他,把这粗糙工艺下诞生的煤粉混着水和淤泥捏成块状。

    “……就当是在让他玩陶艺了,也算是童年体验,童年体验。”

    话是这样说没错,他还是又多给自己和刘豹的脸上多蒙了几层麻布,以免呛入了粉尘。

    张燕颇为担心地和刘备找来了梯子,爬上墙头向内张望的时候,就看到刘秉和刘豹面前,已是一大团黑漆漆的“淤泥”,还正在被人用手捞起来揉搓。

    他连忙低声问道:“刘太守见多识广,知不知道这是什么情况?”

    刘备也很茫然。

    瞧见刘秉转头,又拿那月牙铲反复把那一大坨给搅拌混匀,仿佛是好好一个皇帝竟变成了泥瓦工,忍不住小声猜测道:“我记得,京城的不少宫室,会用花椒和泥涂抹墙壁,以便冬日防寒,你说会不会是陛下觉得这太守府内屋舍单薄,住起来不习惯?”

    虽然他没听说过,还有石炭混泥的用法,但想来应该也差不了太多。花椒毕竟,贵了点。

    张燕若有所思,忽然猛一拍大腿,“要是这样,陛下何必自己做,大可以吩咐我们来干啊!”

    “喂!你说归说,能不能动静别这么大!”张飞仰头怒骂。

    张燕不动不要紧,一动起来差点直接把梯子带翻了。没看到吗,刘备还在上面呢。

    张燕咬牙,向下一瞪:“到底是谁的动静更大?”

    反正他嗓门没张燕大。

    刘秉无语地往墙头看了一眼,很想说,这些人如果想看,也完全可以态度大方一点。

    墙外还随即传来了卫觊有些迷茫的声音:“几位这是在做什么?”

    张燕奇怪地往他身后看:“你又是在做什么?”

    卫觊得意地昂起了脖子:“这是陛下让我在打盐铲之余,替他打造的模具。”

    张燕跳下了梯子,脑袋往卫觊身后仆从抬着的箱子里看,更觉困惑。

    那箱子里放着一卷卷用铁皮兜成的无底“小桶”,还有几十根小棍,古里古怪的。

    而且,明明看起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却见陛下将它们迎进去的时候如获至宝,指挥着人将那些泥巴全给塞进了小桶里,又用小棍在其中捅出了窟窿,按实之后取出来,在院中一块块地摆开。

    “这不是用来糊墙的?”张燕问道。

    “谁跟你说这是用来糊墙的?”刘秉神神秘秘地笑了,“若不出岔子的话,两三日就可见分晓了。”

    张燕不太明白,全程在旁打下手的刘豹也不太明白。

    他只是看到,陛下显然很重视这些东西,半夜无人的时候还从屋里蹑手蹑脚地走了出来,蹲在这些穿了孔的黑坨坨面前左右打量,还谨慎地用手指戳了戳,嘴里还喃喃自语着什么。

    不对,说陛下“蹑手蹑脚”显然很不对,应该叫……

    小心翼翼。

    说不定陛下用手戳着石炭团团的动作,也是在背着众人往上面施加咒语。

    而且,他留意到,这两日还时不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