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我被亲奶奶读心了: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穿书后我被亲奶奶读心了》 80-90(第6/26页)

中起到的作用,绝非三言两语能够概括之。

    说句难听的,不是切切实实绑在同一条船上,那些世家凭什么为此赌上整个家族的性

    命和前程?

    皇贵妃娘娘所言,文家老太君自然都懂。

    但是文家老太君对此,反而是不同的看法:“都说身在其中最易迷。即便皇贵妃娘娘身为圣上的枕边人,也不一定就能将圣意揣测的那般剔透。只能说就眼下的局势看来,咱们文家确实该退。”

    “娘此言怎讲?难道圣上还有其他意思?”皇贵妃娘娘不解的问道。

    第83章 第83章更新

    “此一时,彼一时。一如皇贵妃娘娘所言,圣上既然为二皇子殿下定下了安宁郡主,那么当下的文家必须退。这便是圣意,皇贵妃娘娘没有悟错。”文家老太君先是肯定了皇贵妃娘娘的理解,缓缓说道。

    皇贵妃娘娘认真点头,没有急着打断文家老太君的话语,静待下文。

    “然而,如今退是因着安宁郡主,日后进亦是因着安宁郡主。”文家老太君说着就压低了声音,朝着皇贵妃娘娘的方向靠了靠,以着只有两个人可以听到的声音说道,“民心。”

    很轻很轻的两个字,皇贵妃娘娘乍听有些疑惑,片刻后恍然大悟。

    随即,不敢置信的看向了文家老太君,脸色一时间喜怒难辨。

    “再就是,咱们二皇子殿下人在燕山,手握兵权,功高震主。真要为他定下一门妻族强大的亲事,反而是弊大于利,稍有不慎就会惹来祸端。”文家老太君不愧是人精中的人精,看人看事都有着独到的方向。

    尤其涉及到皇权争斗,文家老太君想的就更多、也更深了

    “所以娘一开始就没想过要为二皇子定下一门家世相当的亲事?”颇为后知后觉的,皇贵妃娘娘想起之前有好几次,文家老太君阻拦她急着想要给何哲彦定下亲事的举动。

    彼时她是顾虑到何哲彦的性子非她这个亲娘能随意左右,生怕好心办坏事,反而惹来何哲彦的埋怨和不喜。这才三番两次作罢。

    否则以她皇贵妃的尊贵身份,以何哲彦贵为皇子的显赫地位,怎么可能真的说不定一门极好的亲事?

    先前所谓“何哲彦人不在皇城,无法相看”,不过都是随口一提的说辞罢了。

    想来,圣上也没信。只是觉得无伤大雅,不值深究,就没过多计较。

    “家世相当?”文家老太君就笑了,带着些许无奈的看向皇贵妃娘娘,“普天之下,哪有人家能跟皇家家世相当?区别只在于,差、和更差而已。”

    “但是安宁郡主,不在这两个范畴。”文家老太君之前一直没有点醒皇贵妃娘娘,是觉得时机未到。而现下,却是不容继续拖延,“安宁郡主本身的能耐,已经超越了家世能够带给她的荣光。”

    皇贵妃娘娘不可置否,认真颌首。

    确实。就连她已经放弃了为何哲彦争抢皇位做努力,也没办法昧着良心嫌弃安宁郡主的存在会令何哲彦丢脸。

    恰恰相反,安宁郡主嫁给何哲彦,只会为其添光添彩,甚至还会带来极大的好处。那就是文家老太君刚刚提醒她的,民心。

    民心所向啊……试问哪位帝王不想要?哪个皇子不重视?

    而何哲彦,轻轻松松就得到了,无疑是捡了一个大便宜。

    “二皇子殿下数年来一直在燕山征战沙场,不管是朝野上下,还是在民间,本就名声极好,很受老百姓爱戴。再多上一位安宁郡主,无疑是多了一个保命符,以防功高震主的保命符。”文家老太君其实不想用“保命符”这个词,偏偏又不得不用。真正说出口,亦是难言的心酸和讽刺。

    不过下一刻,文家老太君的情绪又高涨了些许,语气也跟着轻松了下来:“可一旦牵扯到民心,这两人只会强上加强,所向披靡。”

    “嗯!”皇贵妃娘娘哪里不懂文家老太君的前后区别。

    正因为懂,才更加不能言语出口。

    总而言之,现在的情况是圣上要他们退,他们就必须退。文家要退,二皇子也要退。包括她这个皇贵妃娘娘,亦是得退。

    然而以后的事情,谁又能说的准?只待他朝风云变幻,再拭目一看好了。

    至于眼下么,皇贵妃娘娘话锋一转,又回到了前面的话题上:“所以小弟的亲事,娘究竟打算怎么办?”

    “不能急着催促,但也肯定还是要提上一提。托安宁郡主的福,他如今都是知府大人了,赫赫政绩已然到手,还有什么不知足的?”该说的已经说完,文家老太君也顺势转移了关注点。

    以前文政总是推脱“先立业,再成家”。文家老太君没有跟其生气,直到现在都由着他。

    但是文政现年已有二十七岁,再不成亲,就真的老了。

    “还是要好好挑挑的。到底是终身大事,不能随便视之,更不能将就委屈。”皇贵妃娘娘自己当初就是主动想要进宫,对唯一的儿子何哲彦也选择了顺应其心意。

    如今说到文政,皇贵妃娘娘的态度不变,丁点不希望文家出一对怨偶。

    “娘晓得的,肯定不会逼着你小弟定下一门不情愿的亲事。再者说,你小弟的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真要逼他,他以后肯定更加不愿回来皇城了。”文家老太君也想不通,家里这么多的儿女,怎么就偏偏出了文政这个另类。

    就连皇贵妃娘娘从小就特别有主见,也是到了年纪就提出想进宫,丝毫没有耽搁的又顺利生下来了二皇子殿下。

    哪里像文政,学问做的不错,科考也顺顺当当的中了状元。本该留在皇城大有所为,却非要自请外派,还是去了丰清镇那么远的地方。

    就连亲事,文政也格外的让她不省心。

    哪怕文政学二皇子殿下,在外面遇上心仪的女子想要迎娶回文家,文家老太君也是首肯的。

    结果呢?文政空长了年纪,却根本及不上二皇子殿下那般对人生有规划,有追求,实在有失长辈的身份。

    “若是需要本宫帮忙,家里只管言语告知一声。旁的事情,本宫或许不便出面。但是小弟的亲事,本宫无需避嫌。”身在深宫,皇贵妃娘娘亦有她的不得已。但是有些事情,根本不需要避讳。越是避讳,反倒越是惹人非议和揣测。

    “娘记下了。”文家老太君也没打算跟皇贵妃娘娘疏远关系。想当然的,该说就会说,该提也不会故意拖着。

    皇宫不能留宿,文家老太君只是在皇贵妃娘娘这里简单吃了一点吃食,就离开了。

    当天夜里,她就写下了两封书信,急急送出。

    文政人在府城,要先一步收到家书。打开一看,竟然是文家老太君在催他成亲。

    这可真是稀奇。好些年了,他娘不是一直都很淡然处之,不准备/插/手他的终身大事吗?怎么毫无预兆的,又改变了态度?

    再往下看,文政方知晓,却原来他娘是受了二皇子殿下即将成亲这一消息的刺激。

    无奈的收好家书,文政端起桌上的茶水,细细茗之。

    其实文政也没想到,二皇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