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四爷的外室不好当(清穿)》 60-70(第18/29页)
他就有点使唤不动他们,在他们背后可能跟几个家族跟阿哥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眼下这么紧急的情况,他们还遮遮掩掩,他立即沉脸,怒声道:“我是皇上册封的贝勒,我还使唤不动你们了,是不是要我把皇上搬过来,你们才愿意把账册拿出来,命你们三天之内把户部十年内的账册给我拿过来。”
几个大臣见他发怒,才不情不愿地应声是。
胤禛还是在三天后拿到户部的账册,一共十几本,厚厚一大沓,几天之内都看不完,不过他也只能先看,看户部的存银都去哪了,他又花了三日,将自己关在书房内看账册,看着看着才觉得哪里不对劲。
这户部的银子有很大一部分被朝廷大小官员赊走了,有赊无还,也无人向那些赊账的官员讨债,成了一笔烂帐,怪不得户部的存银越来越少。
胤禛把这事告知太子,想要太子跟他一同向那些赊账的官员讨债,只是太子说既然是他发现的,他自己去讨就行,他还有别的差事要忙活,实在没空管这些,又把差事扔给他一人。
胤禛知道太子是不想沾这事,那些赊账的官员不乏重臣,他连户部的几个官员都使唤不动,哪能一下子跟那么多人要债。
他只好先放话出去,让那些官员主动还债,从户部赊走多少银两就还回来多少银两,既往不咎。
然而放话不管作用,很少有官员愿意主动还债,欠的多就更不愿意了,胤禛觉得赈灾紧急,于是叫人上府催债,效果甚微,反而他多了不少弹劾,那些人重提他养外室的事,说他给外室穿金戴银,不知道花了多少银两,外室生活奢侈。
胤禛只能自己生气,他先前觉得养外室花不少银两,但比起那些官员奢侈的生活,他花去那点银两算得了什么,更何况乌锦这人还真的不喜欢穿金戴银,他见到的乌锦有时候连一支簪子都不戴。
这事闹得朝堂不太平,胤禛被皇阿玛单独叫过去,让他别盯着户部那些债,他很是不理解。
“皇阿玛,儿臣不过是让他们把赊的银两还回来而已,他们中饱私囊还有理了?”
康熙看着自己这个儿子,说道:“胤禛,水至清则无鱼,他们也有他们的难处,你再想其它办法吧,别追着他们不放,这事,你不要再查下去。”
胤禛听到皇阿玛这么说,他不能反驳皇阿玛,只好应道:“儿臣知道了,儿臣明白,此事儿臣不会再查,还请皇阿玛放心,儿臣会努力筹到灾银。”
“好啦,去忙吧。”
胤禛走出大殿,一时没有思绪,户部那些烂帐讨不回来,两万两银子是要凭空出来嘛,他心情烦躁,让苏培盛备马车,他出宫过去乌锦那。
这阵子他忙着催债筹银,有一阵子没过来找她,他到房间里面见到乌锦在备喜糖,他才想起她有一个丫鬟要成亲的事。
乌锦正在把喜糖分装进小布袋里面,再过三日便是彩玉大婚的日子,这些喜糖是分给乌家那些亲戚的。
她见到四阿哥坐下,她没搭理他,继续分糖。
“这些事,你让谢嬷嬷她们帮你,何必亲自动手。”
“我闲着也是闲着,想为彩玉做点事而已,爷怎么了,一脸不高兴,谁惹到你了?”
胤禛觉得乌锦很敏锐,一下子察觉到他的情绪,他没注意到是自己在乌锦面前情绪外露,不像在宫里对谁都掩饰自己真实的想法。
乌锦要是知道他心中所想,肯定会反驳,他是情绪写在脸上,不需要她特意察觉。
胤禛把这阵子发生的事告诉她。
“皇上不是让你们两一起筹银嘛,太子都不着急,你着急什么?”
“因为灾民等不了。”
“是灾民等不了还是主子爷想在皇上面前办好差事?”
“都有。”胤禛也不想让皇阿玛失望,他想做好皇阿玛交代给他的差事。
“既然要筹两万两,你跟太子一人筹一万两不就行了,那些人不还钱,你就说让那些大臣自己捐献,哪家捐得多,你就大肆宣扬,捐得少的,你也把他们捐献的金额说出去,有些人要脸,可能就会捐多一点,一万两筹不到,好歹几千两能筹到吧,不管怎么样,筹到多少是多少,你如实跟皇上说就是。”
乌锦说着自己的想法,她隐隐约约记得历史上有四阿哥查户部账目的事,反正四阿哥最后是没成功。
胤禛眼前一亮,觉得乌锦说得有理,明明是皇阿玛把差事交给他跟太子两人,他跟太子一人筹一万两才是公平的,至于乌锦说的捐银,仔细一想是可行的,为灾民捐献银两是可以赢得好名声的事,有些官员会想要这种虚名,他们也的确要脸要博得好名声,从还钱变成捐钱,名声可就好太多了。
胤禛以前总觉得女子不够聪明,她们常年拘在后宅中导致目光短浅,没想到还是有聪明的人,许是乌锦先前要经营铺子的关系,常跟人打交道,所以她特别聪慧。
烦心事解决了,胤禛就想做别的事,他见乌锦还在装喜糖,不由地咳两声。
“爷嗓子不舒服吗?喝水吧,水在那。”
“乌锦,我十几天没过来了。”
所以呢,乌锦抬眸看他,他几个月没过来都是正常的事,这次才十几天而已,她眼神疑惑。
“这喜糖要弄多久?”
“很快就好了,要不爷帮我,数十颗装进去就好,两个人弄会快一些。”
胤禛只好先帮她。
等喜糖都弄好之后,乌锦就被抱起来,她才明白四阿哥方才说那句话的言下之意,好在她月信前两天结束了。
她觉得奇怪,这人真是换了一个人,以前阴沉沉的,只管做他想做的事,现在又时不时露出温柔耐心的样子,简直是两个极端。
胤禛餍足之后就更开心了,事后还一直抱着乌锦亲。
乌锦被亲得满脸口水,忍不住道:“爷,你别亲了,都是口水,你让我起来洗脸吧。”
“嫌弃我?”
“是有点。”
胤禛也不生气,硬是又亲了一会。
乌锦终于被放开后,她把谢嬷嬷叫进来,让她备水,天热,她出了不少汗,想沐浴,她顺带让谢嬷嬷把避子汤端过来。
胤禛听到乌锦还要喝避子汤,他眉头轻皱,最后还是什么都别说。
乌锦还是不大想要孩子,且不说古代这医疗条件生孩子太过凶险,她始终觉得她跟四阿哥只是表面和睦,两人并未真正交心,孩子是无辜的,她不想让孩子夹在其中,还有就是她如今依旧是外室,她此时有孩子,孩子也是名不正言不顺。
快天黑时,胤禛才离开。
翌日一早,胤禛想着昨天乌锦说的话,他过去找太子,跟太子说他们一人筹一万两,他实在无能,筹不到两万两,请太子帮忙,好在太子同意了。
于是他只需要筹一万两,他照乌锦说的做,让朝中那些大臣捐钱,谁捐多少,他私下故意散发出去,捐的多的,他让人说他是好官,渐渐的,不到五天,他就筹到一万两。
而太子那边据说是向一些皇商直接要钱,也很快筹到一万两,他觉得太子的做法更快更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