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回七零奋斗日常: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穿回七零奋斗日常》 110-120(第11/15页)

姐跪下来,磕磕绊绊地磕了一个头。

    苏窈笑了笑,说:“以后我们每年都来拜一拜,保佑苗丫和禾子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长大,好不好?”

    苗丫和禾子异口同声地应了一声“好”。

    祭拜完了之后,苏窈让沈靳先把孩子带回去。

    等人走了,苏窈四下张望了一下,见没人,才小声道:“春华,你放心,往后我也会好好照顾两孩子的,你要是真成了我,你能不能也帮我好好照顾的我爸妈?”

    几秒后,苏窈看着小土包无奈地笑了笑,喃喃自语道:“要是能换回来,就好了。”

    苏窈叹了一声,烧了纸宝后,熄灭香和蜡烛,确定不会复燃后,才拿起贡品转身离开。

    风起,一吹,石头前的纸灰也被风卷飞了起来。

    *

    九月中旬,高考消息毕竟还没落实,虽然确实是开了各种会,但还没个准话什么时候恢复,所以报社也没有大肆宣扬。

    可就算是没什么报道,可也足以让广大下乡知青燃起了雄心斗志。

    只不过他们有些好几年没碰书本了,天天上工下工,基本上都把知识给忘了。一下子也复习不明白高中的知识,肯定得先巩固一下初中的知识,才能把高中的知识学回来。

    可现在得问题就是他们根本凑不到一整套的初中,高中课本。

    今年发洪水,这些书也不是什么稀罕物,大家都没有带走,都让水给泡了。

    就算能凑得出一套书,但也不见得能给到他们看。

    大家伙能发电报的发电报,能打电话的打电话,都不能的话就写信回家,让家里人帮忙找书。

    但这事估计也悬得很。

    这知青点里头,有大半的人是不受家里人重视的,所以这找书,难呀。

    他们能收到恢复高考的事,别人也知道,要找齐这些书确实挺不容易的。

    沈靳又跑了一趟长途,在本地休息一天,也没做别的事,就顾着去找书了。

    辛亏这报道影响还没那么大,所以沈靳还是在外地凑了几套书。

    回到玉平县,天色刚黑,沈靳拿着解放大包巷子的小路去找六子。

    这会红袖章抓投机倒把,都是去火车站蹲点。

    他就算被逮到,就说这些书都是给生产队的知青带的,也不会有事,这风险很小。

    沈靳顺利找到了六子。

    六子惊讶地看着那一大包东西,道:“四哥你这胆子也忒大了一点,弄这么多货,太惹眼了。”

    沈靳也没明说是什么,反问他:“要恢复高考的事,你听说了吗?”

    六子点头:“听是听说了,但现在也没个准信,日期也没定下来,有可能是明年考,也有可能是过两年,谁知道呢。”

    “怎么,四哥这些东西和高考有关?”

    沈靳:“进屋子里边说。”

    六子把他带进院子里边去,边走边说:“这院子其他的两个租客都走了,我索性就把整个小院租了下来,啥都不用藏着掖着。”

    进了堂屋,沈靳把解放包打开,看到是书,六子脸上的表情肉眼可见的失望。

    “怎么是书,我还以为是什么好货呢。”

    沈靳:“是不是好货,只能是赌一把了。现在恢复高考的风声越来越大,在这玉屏县,难找到书,大一点的市,也很难买到整套

    书。”

    听到这,六子来了兴趣:“大城市都难买得到整套的,这么紧俏?”

    沈靳:“我现在就赌要么是年底高考,要么是明年年初,这样的话,书本肯定买得起价钱,到时候你再出手。”

    六子琢磨了一下,说:“行吧,反正现在整个小院我都租了下来,也不愁没地放。”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回天灾之后,黑市松了很多,而且很多生活用品都紧俏,四哥你常跑外省,随便买点东西回来,都能买得出去,还能挣好些呢。”

    沈靳:“等我工作再稳定一点再说,现在不方便。”

    六子:“也是,才刚站稳脚跟,这驾驶员的工作,可长远着呢,还是不要带那些琐碎的东西,就带一些值钱的小玩意,也不会引人耳目,就赚点路费也不亏。”

    沈靳点了点头:“书我就放着了,你看着出手,先说,我这一套书的成本是八毛,卖出去不能低于两块钱。”

    听到这个价钱,六子诧异的看向包里的旧书:“这些之前在废品站里头买,一斤也才几分钱,现在都买到八毛钱了?!”

    知道价钱后,六子兴趣更浓了。

    要是真的能在年底或年初恢复高考,那也能小赚一些了。

    “行,我记住了。”

    沈靳送了书之后,就回运输队休息,第二天一早就回生产队。

    他已经和运输队的大队长说好了,这一回他连休六天,补助可以照样扣。

    那会大队长有些不敢信:“就为了回家收稻谷请假?”

    毕竟城里有工作的,谁还想回去干农活。

    沈靳:“也没办法,我媳妇本来身子骨就不好,但又不能不去割稻谷,要是因为这个割稻谷的活累到了,那我这跟车也跟得不上心,得不偿失。”

    “你家里就没个能帮衬的人?”

    沈靳摇了摇头:“家里六个兄弟姐妹,就单独把我分出去了,分出去后还占着自留地没给我们夫妻俩。”

    大队长:“懂了,行吧,你回去吧。”

    说着利落给批了假条。

    “要是你这还是装卸队的正式工,这假肯定是没法批的。现在你只是个在装卸队打个零工的,有车出去就跟,一个月就出几趟长途,也没什么货装,我才给你批的假。”

    把假条递给了他:“说好了,年底忙起来的时候,你可要辛苦一点。”

    沈靳拿好了假条:“行,没问题。”

    “那我就先回去了。”

    大队长点了头,目送他出了办公室后,才嘀咕道:“这小子还真看不出来一点农民质朴,浑身都是范,穿上中山装,没准别人还以为高低是个领导。”

    *

    沈靳搭便车到了武安大队,再从大队走路回来。

    一路回来,都能看到到处都有人开始割稻谷了。

    回到生产队,家里也没人,他换了套干活穿的旧衣服,就拿着装有绿豆粥的搪瓷饭盒,再提着装着一壶水就出了门。

    虽然田地分在好几处,但排除了回来的那条路的方位,就是反方向的方位。

    走了十来分钟,沈靳也找到了苏窈。

    苏窈看到沈靳,也从地里走了过来,走近后,沈靳拿了干爽的布巾擦了擦她脸上的汗。

    “我打了绿豆粥回来,你喝一点,我替你上工。”

    苏窈:“不用,昨天才开始收水稻,你回去歇一歇,下午再来替我也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