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敌登基为帝之后: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宿敌登基为帝之后》 70-80(第11/20页)

只让她们登记造册,收入库房中。

    宫中的日子手头实在宽裕,顾宁熙给所有从徐州跟来的顾家旧人封了厚厚的赏银,由檀佳经手。

    虽是远离故土,也要好好过上这个年。

    每逢新年,北齐朝廷上下循休沐十五日,官员封印,从腊月二十五一直到元宵。

    唯有正旦那一日,文武百官仍需上朝,为帝王拜年。

    暂无了政事牵绊,陆憬停留在后宫的光景增多。

    雪花簌簌而落,宫城银装素裹。

    朝宸宫殿内暖融融地点着炭火,顾宁熙换了樱粉的宫裙,坐在陆憬的位上读信。

    兄长已到胶东,与谢谦驻于胶兴城中。因是奉旨讨匪,胶东刺史礼遇有加,一应地形图早已奉上。听闻朝廷大军至,山中贼匪连连受挫,近来龟缩不出,城外百姓暂得平顺。

    洋洋洒洒几页信纸,顾宁熙看出兄长身心顺畅,远胜于困顿在北齐皇都。

    这一封信还是陆憬转交于她,倒是安了她的心。

    陆憬立在书案后练字。顾宁熙望去,他今日只着月白锦袍,束白玉冠,少了几分天子威仪,恍惚间竟让她有岁月静好之感。

    她叠好信纸,去书案旁为陆憬磨墨。

    “海晏河清,岁岁安宁。”

    陆憬提笔,望身旁女子容颜明媚。

    这样安宁的岁月,唯愿可以一直守候。

    陆憬开口,顾宁熙笑着交代手中的差事:“陛下与皇后娘娘迁居仁智宫,宫室尚需修整。”

    此事本就由她负责,这半月她都要往仁智宫,工部的常务侍郎大人已安排旁人为她分担。

    她没有多搅扰昭王殿下,一礼让开了路。

    新旧朝更迭,接掌军权,提拔功臣,安抚宗亲,一桩桩一件件,会比陆憬想象中更为忙碌。

    但所有都在掌控中,唯有一样例外。

    他该与元乐挑明了,只是仍欠契机和方法。

    之所以觉得为难,是因为有些话或许不该由他主动来提。

    陆憬驻足,回眸望顾宁熙离去的方向。

    元乐并无与他深谈之意。

    女扮男装科举乃欺君之罪,所以他可以理解,元乐自小到大对身份之事讳莫如深,一直隐瞒着他。

    可若是她一视同仁也就罢了,为何偏偏她就愿意告诉孟庭?

    不过是一个认识区区三载的表兄,她为何就觉得孟铭轩比他更值得信任?

    若有东窗事发的一天,这朝中除了他,还有谁能保得住她?

    朝宸宫内,御医为君王查看伤处,所幸剑伤并不深。

    好在是冬日里,衣衫比平日更厚实些。

    御医为陆憬包扎时,顾宁熙安静地坐在屏风旁。

    毕竟陆憬是为救她而受伤,她不可能无动于衷。

    况且,是她执意要出宫赏灯。

    “夜深,去明宝堂睡罢。”陆憬温和道。

    这样的刺杀,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御前无一人为此惊慌。

    今夜刺客留下了两个活口,顾宁熙很想问一句审讯是否有结果。

    不过想来,陆憬也不愿意告诉她。

    她只需要安分地做他的掌心花即可,由他庇护。

    顾宁熙施礼告退,高进亲自送她回明宝堂。

    待她离去,陆憬淡淡道:“传人进来罢。”

    要取他性命的实在太多,甚至无需去猜是哪位叔伯的手笔。

    这一夜朝宸宫守卫增添了一倍,温嬷嬷服侍顾宁熙沐浴时,只知道娘娘随陛下出宫遇险,并不知具体情形。

    “娘娘,可是今夜吓着了?”

    顾宁熙换了寝衣,坐在榻上迟迟未睡,温嬷嬷关切道。

    嬷嬷有此想法并不奇怪,顾宁熙未否认,只让她宽心。

    主殿中烛火久久未息,顾宁熙亦是辗转难眠。

    虽则知道今夜这一场刺杀并非因她而起,没有她陆憬照例会遇刺。但到底是她给了刺客机会,置陆憬于险地。

    他们之间,谈不上是谁连累谁。

    翌日顾宁熙醒来,陆憬已去外朝理政。

    元宵节过后,十六朝廷便要复朝。

    “陛下伤情如何?”顾宁熙问向留守朝宸宫的御医。

    李御医道:“回娘娘,陛下伤情并无大碍,只需静养即可。”

    顾宁熙点点头,想了想,吩咐侍女取来笔墨。

    她提笔写就了一张方子,供御医过目。

    日光映照,话题至此已近尾声。

    姚皇后道:“那你今后呢,有何打算?”

    顾宁熙尚不能确认,表兄已将自请外调的折子递了上去,应当很快就有结果。江南的差事,朝中年轻一辈的将领中,没有比表兄更能胜任的了。

    顾宁熙的工部事宜还需交接,等表兄确认离京,她手头几桩差事应当也差不多结束,便可向朝廷请旨。

    她有自己的主意,姚皇后没有多言。

    瞧人欲言又止的模样,姚皇后宽和道:“有话便问吧。”

    顾宁熙犹豫片刻,斟酌言辞:“娘娘既然……就没有想过要做些什么吗?”

    夺嫡之争错综复杂,无论是哪一方都没有必胜的把握。皇后娘娘位居中宫,对陛下的影响举足轻重。

    “若梦境是假的,自然无需更改。”

    “而若梦境是真的,”姚皇后笑了笑,“那就更不需要改变了。”

    她梦中的大晋,海晏河清,天下太平,公私仓廪丰实,已有了盛世气象。

    她何必为了一己私欲,用百般手段,冒千种风险,毁万民安乐呢?

    逆天而行,实无必要。

    江山本就该是祈安的。而她所做,也仅仅是想保全自己的孩子。

    这般的清明豁达,顾宁熙自叹弗如。

    她起身一礼,欲告退时,皇后娘娘忽而唤住了她。

    “你可知道夫妻相处之道?”

    顾宁熙一愣,瞧她困惑懵懂模样,姚皇后眸中怜爱更甚。

    她换了一个问题:“那你可知道祈安的性子?”

    她耐心点拨道:“祈安像他父皇,心善,念旧情,也护短;他又不像他父皇,祈安遇事果决,雷厉风行,从不会优柔寡断。他这孩子,一向是吃软不吃硬的,你可明白?”

    “娘娘的意思是——”

    “日后若遇上什么事,”姚皇后笑容温暖,眸中爱怜,“不要与他硬碰,好好想法子,拿捏住他。”

    “天下男子,有时候很好拿捏的。”

    “你可明白?”

    第 76 章   登基

    皇后娘娘的话语,顾宁熙似懂非懂。

    春雨潇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