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敌登基为帝之后: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宿敌登基为帝之后》 70-80(第13/20页)


    谢谦道:“殿下与始利可汗比的是骑射。一千步之外的高台上挂一只红灯笼,纵马去取,谁先射下红灯笼握在手中便是胜者。”

    这样的规则有趣,突厥人一向自傲于骑术,也不算大晋欺负了他们。

    “原本殿下当先射下了灯笼,不过始利那家伙见落于人后,竟然直接动手。”

    昭王殿下擅骑射不假,但并不代表殿下短于近战。

    始利想要先发制人,昭王殿下更不会与他客气。

    顾宁熙有意道:“我听说始利可汗伤势不轻,殿下没有留手?”

    “何止没有留手!”场中景象历历在目,谢谦道,“我和甄兄昨日看着,都在怀疑始利是不是昭王殿下前世的仇敌。”

    甄源也颔首,从未见过殿下如此不留余地。

    几人在旁寻了位置坐下,谢谦好奇地借了顾宁熙手中的短弩打量:“这倒有些意思。”

    顾宁熙点头,相较于木弓,弩的杀伤力更强,命中率更高。使用者无需太高超的技巧,便能轻松上阵。她的这把短弩还是特意改造过的,虽然冲击力不足,但大大提升了准头。只要粗通箭术,四五十步命中靶心不是什么难事。

    不过若要对阵突厥,这把短弩便远远不够。

    顾宁熙的目光看向昭王殿下,无需她开口,陆憬也明白对面人想离开王府的意思。

    尽管是随口许下的赌约,但昭王殿下还没有将之抛诸脑后。

    甄源仔细翻看着弓弩,笑道:“这把短弩精巧,不知顾大人是从何得来?”

    顾宁熙道:“是我外祖家的表兄专门替我做的,坊间恐怕不易寻。”

    表兄素好兵刃,家中藏有数把弩箭。她本想去借一副,不过表兄听了她的用途,花了几日的功夫,专门为她做了一把新弩,正适合她,日后也可用来防身。

    若是仔细听,不难品出顾宁熙话语中对孟家表兄的骄傲信赖之情。

    陆憬默然片刻,是了,他这段时日被他牵动了太多心神。

    此时此刻箭入靶心,应当就是天意吧。

    自他回京以来,他们走得委实太近了些。

    或许分开一阵,对彼此都好。

    风和日暄,近段日子朝中官员调度频频。

    工部内目前知道顾宁熙有心外任的只有李侍郎,他颇能理解。新帝登基,如顾宁熙一般的蜀王旧臣要外放自保再寻常不过。除了她,不少原东宫的属官都已经离开。

    虽觉可惜,但李侍郎相信凭顾宁熙的能力,外放也必能造福一方百姓。

    这几日李侍郎已经少分派新事务给她,顾宁熙如往常一般点卯,静静等候着吏部的消息。

    然她的折子递上去数日,不知怎的却有如石沉大海一般,迟迟没有回音。

    第 77 章   软禁

    御书房内,一封自请外任的奏疏已被压了足足三日。

    陆憬抬眼望江南道的舆图,杭州、湖州,离镇南军的本营都不过百余里,倒是选的好地方。

    难怪那日望云楼中,她道自己没有不舍,原是一早就想好了去路。

    另一封密报摆于御案上,暗卫打听清楚商行的消息,元乐在兴庆坊与表兄合买的一处宅子,前段日子就有了脱手的打算。

    她并非心血来潮,而是谋划已久。

    晨起的阳光暖融融洒在玉阶,顾宁熙奉召到御书房外时,工部中的一桩事务才处置了一半。

    前厅中,茶已喝了一盏。

    迟迟没能见到顾宁熙的身影,又劳昭王殿下久候,宣平侯面上已有些挂不住。

    熙儿分明不曾出府,怎么就是寻不到人,倒显得是他侯府刻意慢待昭王殿下。

    侍女来为贵客添茶,宣平侯低声又遣了两人去。

    陆憬已察觉到不同寻常:“可是府上出了何事?”他忧心顾宁熙被事务所扰,绊住了脚。

    宣平侯先想到不争气的次子,总不至于他又闯出什么祸端。

    “臣也不知,殿下恕罪。”

    宣平侯百思不得其解,后宅的几个仆妇都道看见顾大人进了夫人的院子,怎么沁兰院中会不见人影?

    “侯爷若是不怪,本王与侯爷一同去看看?”

    “殿下说的哪里话,殿下请。”

    宣平侯不敢拂了昭王殿下的面子,更不能让昭王殿下一直在此干等着。

    他亲自引路,先与昭王殿下去了顾宁熙的乐游院。

    院中一切如常,仆从齐齐见了礼数。

    西厢房中坐着一位华服女子,她亦起身相迎,礼数端方优雅。

    “臣女拜见昭王殿下,殿下万福。”

    “见过父亲。”孙敬送走齐国公世子后,又依昭王殿下的吩咐备了车驾。

    陆憬新换了一身竹青织金的锦袍,记得元乐今日应当在惠文堂中当值。

    事情既已办妥,他趁早告诉元乐,也省得元乐为这桩婚事忧心。

    陆憬对这个见面的理由很是满意,命马车启程。

    惠文堂与贡院相隔了两条街,堂内为首的学政收到昭王殿下到访的消息,忙带了人出来相迎。

    惠文堂虽是姚皇后颁懿旨兴办的女学,但因选址于宫外,后归礼部管辖。

    尚书令大人到惠文堂一游,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陆憬无需浩浩荡荡一群人作陪,只在惠文堂中随意转转,命堂内官员各司其职便可。

    惠文堂建构考究,虽不及贡院气派,但几处屋舍布局雅致,一栋一梁皆是精细。

    陆憬由学政引路,惠文堂原来是间三进的院落,后因入学的世家女郎越来越多,便将旁边的一处院子也扩了进来。

    陆憬驻足片刻,梁上雕绘极为出彩,又恰合惠文堂的学风。他随口一问才知,原来负责惠文堂扩建工事的官员恰是入工部一年的元乐。

    他笑了笑,难怪会觉得熟悉。

    回廊缦回曲折,几片黄叶点缀于小径,在初秋的晴日里别有一番风景。

    “殿下,前头便是画斋了,午后是顾元乐顾大人授业。”

    “好,你退下吧。”

    陆憬独自穿过月洞门,循声立于廊下。

    画斋中的四扇明窗开着,陆憬的目光为教坛前的清隽公子所牢牢吸引。

    他一身青色的官服,面如冠玉,身形清瘦挺拔。他神色专注,语调耐心和煦,让人如沐春风。他举手投足间俱是自信从容,说不出的赏心悦目。

    陆憬不曾出声,只静静望着专心致志作画的人。

    他的手修长漂亮,如玉一般精心雕琢。

    意境悠远的山水在画卷上徐徐展开,示范完其中一段,他抬步下了教坛。

    宣平侯纵有困惑,还是先对昭王道:“殿下见笑了,此乃臣之长女。”

    他引了昭王殿下入厢房就坐,因问顾宁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