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炮灰夫郎做开国皇帝: 25、雇人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带炮灰夫郎做开国皇帝》 25、雇人(第1/2页)

    金色的阳光洒进地上,小院里坐着两个七八岁的孩童,明亮又温馨。

    王守义听到声音走了出来,“他去田里了,你找他有事?先进来说。”

    “王叔。”沈新和秦宁打了声招呼。

    村长带着沈新二人进堂屋坐了下来,他媳妇刘氏也坐在一旁的圆木凳上。

    几人都坐定了,沈新便开口说道:“王叔,我来是想问问承德哥愿不愿意来我这做活。”

    这几天村里都传沈新家要富了,做的吃食在县里卖的非常火,赚了不少银子,大家都眼热的很。

    王守义眉毛动了动,没想到沈新还想着他家,他感觉一股暖流在心里流淌。

    王守义心里明白,沈新找谁不能帮他卖,承德也不出挑,不过是惦念那点情谊罢了。

    村长还没说话,刘氏就喜滋滋的开口:“承德在旁边的地里,近的很,我去找他马上就能回来。”

    村长只能尴尬一笑,也没拦着。

    沈新也能理解,乡村的人就靠着地里那点收成活着,但每年还有田税和人丁税要交,这年头农户都是为了口吃的活着,其他的倒是其次。

    看村长一家人的气色,欠钱的事情应该已经解决了,收账的人还算守诺。

    刘氏走出门还在嘀咕道:“怪不得我今天一大早左眼皮跳个不停,左眼跳财啊,老祖宗真准。”

    堂屋走进来两个妇人,靛蓝色衣裙的女人手里还拿着两个碗,放在了沈新和秦宁面前:“这么热的天,喝碗糖水解解渴。”

    秦宁小声的说了声,“谢谢。”

    王守义介绍道:“这是我大儿媳李氏和二儿媳王氏。”

    沈新微微颔首,扫了一眼便挪开了视线,应该是村长媳妇怕秦宁尴尬叫来的人。

    二人已经从婆婆口中知道沈新来是为了雇人,成了的话就有白花花的银子进账,王家还没分家,收支都走公账,她们打算使出吃奶的劲来恭维财神爷,把活计死死的定在他家。

    李氏眼珠一转,说道:“秦夫郎还真是巧思巧手又能干。”

    王氏也笑呵呵的开口:“沈童生是捡到宝了。”

    大儿媳李氏:“沈童生可是咱们村唯一一个童生,你们两个是相得益彰,天生一对。”

    “你们夫夫二人和和美美过日子,生意也是红红火火。”

    二人你一句我一句夸个不停,秦宁耳朵越来越红,眼看着要蔓延到脸颊,沈新开口解围道:“婶子们谬赞,借二位婶子吉言。”

    几人说说笑笑间,王承德回来了。

    “爹,找我啥事?”

    王承德脸被晒的通红,看到一旁的沈新二人,拘谨的开口:“沈家夫夫来了。”

    王守义眼一瞪:“快坐下,傻愣愣站在那做什么。”

    这儿子孝顺又勤快,就是不会说话,推一下动一下。

    王承德憨憨的应了一声,坐在了王氏旁边。

    沈新也看向他,嘴角勾起,说道:“承德哥,我想雇你帮我们去县城摆摊,每天早上坐车去,卖完回来,一天三十五文,下雨天不出工,五天一休,试用期七天,干满一个月有二钱银子的奖钱,先试干七天,如果七天内做的不合适,那我们会另聘其他人,你意下如何?”

    周围的呼吸声都变重了。

    站在一旁的承德媳妇算了半天,终于算明白了。

    她呼吸急促了起来,一天三十五文,这一个月就有将近七八钱的银子,还有奖钱没算,那这一年得有十两银子啊,十两。

    村长的手颤抖起来,心里想的却是这么大个恩情,拿什么还?

    平日里给地主家做事,一天也就十五文,更别说主人家还总嫌干的少,这是天上掉馅饼了?

    这种好事竟然能让他家赶上?

    天上掉了个大馅饼,砸的王承德有些晕乎乎的,他无措道:“我能行吗?我是个泥腿子,还不会说话。”他不好意思的挠挠头。

    承德媳妇恨铁不成钢的悄悄掐了他好几把,这个榆木疙瘩,天大的好事他都不知道抓住。

    她急切的插嘴道:“愿意,我们当然愿意。”

    沈新轻笑一声:“刚开始谁都不会干,重要是踏实肯学,我们也会给你进行专门的培训。”

    这个世界应该没有培训这个词,沈新顿了一下重新开口:

    “就是会教你怎么摆摊,我看中的是你的踏实肯干的本性,而且还会有一个人和你一起摆摊,你们一起卖,你愿意吗?”

    说完,沈新又补充了一句,“你要是愿意咱们现在就签雇佣文书?”

    王承德激动的点了点头,大声道:“我愿意。”

    王家一片喜气洋洋,文书一式两份,王守义手拿一份,沈新手里一份,“你半个时辰后来我家,跟你说些摆摊的事情。”

    “还要劳烦王叔帮我找五个人做帮工,工钱和建房一样,我后天要。”

    村长一口答应下来。

    事情谈完了,沈新二人被王家一大家子欢欢喜喜的送出了门。

    走着走着,秦宁突然来了一句:“相公真好。”

    沈新挑了挑眉:“仔细说说。”我就爱听人夸我。

    秦宁抿了抿唇,“相公头脑聪明又灵活,为人温柔体贴,总之哪哪都好。”

    他得好好看护相公的身体,不让相公重蹈覆辙。

    沈新得意的勾了勾嘴角,又强压下去,一脸淡然的开口:“哪里哪里。”

    紧接着又说:“我想问问木根叔家做不做竹筒,一个一文钱,你觉得怎么样?”

    面包和山楂糕基本上已经定量了,而果汁却越卖越多,竹筒的需求量也会越来越大,还是交给专业的人来做比较好。

    秦宁眼睛微弯:“好啊。”相公要好好保养身子。

    他偏头,又问道:“你要不要雇一个人帮你干活,吃食样式越来越多,可能忙不过来。”

    这次秦宁倒是犹豫了,“可是不能保证会不会有人泄露方子。”

    沈新沉吟片刻,又说:“那可以雇人做一些简单的步骤,比如洗山楂,装果汁,揉面。”

    秦宁摇摇头说“我现在还忙得过来,过段时间再看看。”

    沈新也不勉强,“行。”

    秦宁去跟王阿婆家谈雇佣关系,沈新去秦木根家敲定了做竹筒的事情。

    半个时辰后,王承德和来福便来了沈家。

    秦宁先说去县城后该怎么摆摊位,如何做才能把食物卖出去,各个食品的价钱。

    又讲了一些注意事项,比如衣服要整洁干净,手也要洗的干干净净,不能随意摸脸,打包食物时要格外注意不要碰到食物。

    “你们明天早上卯时来我家,我们一起去县城。”

    “你俩明天主要是看如何卖的,带好水。”

    最后递给他们一人一个半尺宽的布条,上面有沈新设计的秦家糕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