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幻: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建安幻》 70-80(第7/18页)

桌子又是威逼知府的,他的焦惧只差写在脸上了。

    听了她的分析,姚半雪“哦”了一声,清冷的眸子微微侧开,似乎不欲多言。

    他还真是……又喜欢问,可等她说完自己的见解后,他又不说话了,回回都是如此。

    望着眼前丰神俊朗的男子,唐璎有些欲言又止。

    她没说的是,姚半雪虽已获封右都御史,但正式的调令尚未下达,在外人眼中,他仍只是副都御史。而易显堂堂巡抚,又加衔兵部尚书,可作正二品,这般高官,亲自接待他们便罢了,为何会对一介三品御史极尽谄媚?

    最奇怪的是……他们来青州巡视,接待的人理应是当地知府,易显又是从何处得了消息,仅一两个时辰就赶去了酒楼?

    正思索间,耳边传来姚半雪清寒的嗓音——

    “到了,下去看看吧。”

    几人轿子方落地,就见辛老五杵在按院门口闹,他当先瞧见了易启温的轿子,情绪愈发激动起来。

    “易启温!你有胆杀我儿,却连见我一面都不敢吗?!!”

    他这一吼,按院门口很快聚集了大量百姓,嘈杂声四起,人头攒动,将四周的街道围了个水泄不通,亦有摊贩的瓜果被掀翻在地,场面凌乱不堪。

    ——“那人就是辛老五?”

    ——“他不是前些日子才去州府告了状吗?”

    ——“不对啊,他去的不是县衙吗?”

    ——“被知县赶出来了呗,想来他会来此也是被知州赶了出来,他之前还说,若是按院不受理,就要去京城告。”

    ——“真是不怕死,这些官儿会让他告上去吗?”

    ——“谁知道呢。”

    百姓间很快响起嘈嘈杂杂的议论之声,守门的卫兵脸色很难看,疏散完一波又迎来另外一波,却又碍于崔明和的吩咐不敢将辛老五撵走。

    踌躇间,一顶藏青色的轿子跃然眼前。

    几人一喜,仿若看见了救星。——“朱大人!”

    得了易显的吩咐,朱又华身先士卒,轿身独行于众人之前,将他和易启温护在了身后。

    朱又华下了轿,一改方才的颓靡,双袖一振,面色严峻地质问道:“怎么回事儿?!”

    卫兵开始大倒苦水。

    朱又华听完,先是带头开了道儿,亲自疏散了大部分人群,而后又当着易显和辛老五的面儿将办事的知州痛批了一顿。

    “你怎么办事儿的?!人都没安抚好就跟本官说事情解决了,我看你这官儿是不想当了!!”

    这话是巡抚大人拿来训他的,他套来训秦知州正合适。

    那知州听言一脸委屈,几欲声泪俱下,“大人冤枉啊!那辛询确非死于中毒,乃是被秽物堵住喉管噎死的!结案后下官也对辛老五本人再三解释过了,可他就是不听呐!!”

    比起先头打人的那位知县,这位姓秦的知州还算有些官品,了解完案情后,他不仅马上安排仵作对辛询进行了尸检,还自掏腰包给辛老五补偿了部分抚恤金。

    他本是一番好意,岂料那辛老五却态度强硬,不感恩便罢了,还指责他和易启温官官相护,企图用金钱让他闭嘴,不仅如此,还扬言要将他们几个“狗官”一并告到御前,让皇帝审理。

    辛老五是个鳏夫,家中仅有两亩地,过得十分拮据,元妻过世后他年岁也大了,没有女人愿意跟,亡妻留下的独子便成了他余生唯一的盼头。

    辛询便是那辛老五的儿子,去世时只有七岁。他自小聪慧,学业上更是十分刻苦,去岁童试便拿了第一,今岁还欲考县学,却不幸夭折。

    最惨的是,辛询死前没多久,辛老五的那两亩地突然出现了异变,地块开始大面积地硬化、干裂,土壤表层见不到一滴水,上头的庄稼自然也都死光了。

    辛老五先头死了儿子,而今又断了生计,瞅着自家那片惨淡的田,不知怎的就想起了去年蝗灾后施过的香肥,悲怒交加之下,这才将易启温告去了县衙。

    吏部的考核将近,朱又华自是不敢让他闹大,不管秦知州如何辩解,硬是劈头盖脸地给他训了一顿,训完秦知州,又对辛老五一番好言相劝,见他仍不买帐,眼珠一转,突然向众人介绍起姚半雪。

    “此乃都察院的左副都御史姚大人。”

    他退后半步,将主位给姚半雪让了出来,清了清嗓子,道:“姚大人乃天子亲派使臣,正三品的大官儿,向来明察秋毫,慧眼如炬,此番下到地方来督察,实乃我青州之幸,为表尊敬,下官以为

    他拱了拱手,恳切道:“此事当由姚大人做主!”

    看着姚半雪越来越黑的脸色,唐璎突然就想到了此前被派去维扬做钦差的孙少衡。

    这套路怎么就那么熟悉呢?

    第75章 第七十四章“知府大人过誉了。”……

    朱又华并不清楚易显对姚半雪的态度。

    易显身份尊贵,易启温又是他儿子,在青州这块地儿,朱又华是一个都不敢得罪。

    眼瞅着考核在即,秦知州又不顶事儿,辛老五亦不肯退让,易显还强逼着他想办法,无奈之下,他只能将这堆烂摊子甩给一个外地的。

    当过官儿的都知道,越是这种时候,钦差啊、御史之类的越好使。

    易显显然对朱又华的行为十分不满,

    然而话已出口,当着围观群众的面儿他又不好驳斥,遂只能略带歉意地瞟了姚半雪一眼,隐到人群后头去了。

    姚半雪对此似乎习以为常,气定神闲地斜了朱又华一眼,谦逊道:“知府大人过誉了。”

    他的眼神太过锋锐,吓得朱又华无端缩了下肩膀。

    就在众人以为姚半雪要顺势接手时,他话锋一转:“本官乃青州人,重阳将至,此番回乡不过祭祖罢了。”

    说罢,那双清锐的眸子慢悠悠地飘向角落里的一名绿衣女子——

    “此乃章寒英,是陛下特派至山东的巡按御史,掌监察百官、巡视郡县之职,至于章大人的能力”

    他刻意停顿了一下,“李翰林、傅尚书的案子,想必各位都有所耳闻吧?”

    唐璎隐隐有种不好的预感……

    果然,姚半雪话音方落,百姓间很快就响起议论之声。

    ——“章寒英!原来是她!那个破获科举案的女仵作!”

    ——“什么女仵作,人家可是都事,正七品的京官儿哩!”

    ——“京官儿咋会跑到俺们县里来哩?”

    ——“俺咋知道,那辛老五不是吵着要上京告御状吗,方才那位大人也说了,她是陛下‘特派’来的,想来就是来管辛老五那档子事儿的!”

    ——“原来如此,那俺可得好好看看这人有啥可稀奇的。”

    ……

    哎哟嘿!讹上她了是吧?!

    唐璎面露不虞,她算是被给姚半雪给架上去了。

    曹佑过世后,为了照顾他的情绪,亏她还鞍前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