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官家小姐穿六零》 第45章 第四十五章(第1/2页)
“老冯,这咋回事啊?你给我们说说怎么就这么快报名了?”
“大家都是老朋友了,有什么消息,你可不能瞒着我们。”
“就是就是,我看那个小宋干事跟你关系特别好,一口一个叔的,叫的可亲切了。”
一人一句的全都围着冯秀才。
冯秀才扬着头,连连摆手,“嗐,啥内幕消息呀,这不是说我们小宋干事徇私嘛,可不能这么说。我就是自己想通了而已……”
“狗屁!”其他人在心中暗暗吐槽。谁不知道他冯秀才心眼子多,他越这么解释,众人就越怀疑。
冯秀才略微矜持了会儿,才将宋青瓷跟他说的话,按照自己的理解,又重新跟大家说了一遍“……连公社都贴钱给我们兜底,还有什么好怕的?只要能让社员们吃上肉,挨两句骂,我老冯也无所谓。”
呵,就你一个是全心全意为社员服务的好大队长,咱们都是那冷血无情、胆小怕事的。
“这政策只办一年,不抓住机会,以后再想有这么好的事,呵-估计得去梦里找了。”
咋就一年呀?书记之前可没说只有一年,他们有人还想着今年等别人先办看看,靠谱的话,自己队里明年就学着弄。
这一说政策只有一年,好几个大队长都坐不住了。就说老冯在公社的关系不一般,果然如此。
冯秀才看到了,眯着眼,添了一把火,“名额有限呢,我反正是已经报过名了,不着急,只剩五个了,你们可还有十多个人呢,也不知道够不够分?”
你都说了五个名额十多个人分,你说够不够分?
白眼儿都要翻上天了,大家面上却还挂着笑,“不急不急,咱们再想想。”
“就是,就是,毕竟事关乎队里生产效益的大事,马虎不得。”
口不对心的说着话,却紧跟着陆续出去了好几个人,红旗大队的大队长出去上厕所了,双新大队的大队长出去抽烟了,上河大队的大队长,说出去透口气了……
不对呀,人呢?
剩下的人见屋里少了快一半的人,忽然反应过来不对,这咋都出去了?
冯秀才斜着眼睛,这都实心眼子实到家了,这会儿才反应过来,估摸着人家报名表都填的差不多了。
抱着一丝同情的心理,他伸手往外面一指,“要不,你们去小宋同志的办公室找找?”
众人:……
一顿不堪入耳的输出之后,基本都跑去宋青瓷办公室了,两伙人在里头面面相觑,堵了个正着。
“那啥,我上完厕所后顺道过来报个名。”
“那啥,我也是抽完烟后顺道过来报个名”
“那啥,我也是-”
“滚犊子去,你也是什么也是,别也是了,混蛋玩意儿……”可怜上河大队的大队长,话才起了个头,就被无情打断了。
宋青瓷看的忍俊不禁,对于后来的人,她深表同情,摊着双手遗憾地说,“名额有限,报名人选已经满了,等下次再有什么政策的时候,我再通知大家。”
来了却没报上名的人脸上的失望都能溢出来,“小宋同志,你看看能不能再给通融通融,多放一两个名额出来?”
宋青瓷虽然同情,但仍是坚定地摇了摇头,“公社的政策都是提前商定好的,不能朝令夕改,大家伙也别太难过,下次再有什么政策,你们积极一点,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
众人:……
“好啦,除了报名成功的六个大队的大队长留下开会,其余人都可以先回去了。”
想报名却没报上的人,垮着个脸,一步三回头的走了,报名成功的大队长见状就更高兴了。
“首先呢,恭喜大家成功报名咱们公社对开办养猪场的扶持政策……下面呢,有一个比较紧急的事情需要跟大家确定一下,就是咱们公社给大家安排了去县城学养猪技术的机会,为期一周,食宿费用都由公社这边出,一共有三个名额,你们六个大队长一块儿商量一下,看怎么安排?”
才经历过那些大队长不积极,结果痛失名额的事情,剩下的这六个都是人精中的人精,自然是抢着举手报名。
冯秀才第一个举手,“先来后到,我可是第一个报名的,去学习的名额肯定得给我们一个。”
“那不行,大家都报名了,必须公平竞争。”
……
眼看着要吵起来了,宋青瓷赶紧制止,“大家别着急,都想要安排自己队里的人去学习,但是名额确实有限,那就干脆公平竞争吧。我说一下选人的标准,你们按照这个标准去推荐人选上来,到时候放在一块比一下,谁更优秀谁就去学习,学好之后再回来□□给其他人,这样的安排有意见吗?”
谁也不服谁,那也只能这样了,六个大队长都没意见,就这么定了下来。
宋青瓷就说了一下标准,“三个人中得有一个是读书识字的,至少得是初中学历。另外两个人,要对养猪有些经验的,起码从前养过猪,不怕脏不怕累。”
“咋养个猪还要学历呢?”红旗大队的大队长不解地问。
他们队里可没几个念到初中的。
宋青瓷一脸坚定地说,“当然得要学历,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去那边学习,只能待一周的时间,期间光凭脑袋记,容易记得不清楚或是遗漏了,读书识字的就能照着在笔记本上写下来……还有人家看的养猪的书,没学历连字都不认识,更别说理解了。所以呀,必须有这么个人在旁边跟着学。”
行吧,这么说也有些道理,看来真的是做什么都得念书识字才成。
几个大队长坐在椅子上,静静沉思,都在想,看来还得重视队里面娃的教育,连养个猪都要初中学历了,不好好培养,自己队里的娃将来连养猪都轮不上了。
学历这一条是宋青瓷特意跟书记提的,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缺失教育,自己要不是老太太坚持送自己上学,也站不到这里来。
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想给别人撑把伞。
乡下的娃,家里能支持上学的连一半都不到,能上初中的又去一大半,能读到高中的就是凤毛麟角,也没几个人重视。
只有当用人标准时刻跟学历挂钩的时候,他们才能真正重视起来。所以,在之后的工作里,只要有机会,她都要刻意去突出“学历”这一条标准。
人选的问题暂时就先这么定下来,等几个大队长回去商量一下,每一个大队报一个名额上来,最终由书记这边拍板确定最终人选。
接着又说了一下猪崽子跟猪圈的问题。各个大队的账上基本都没多少钱,因此商定由公社这边出面统一跟县里奢,一个大队先要个十二只头小猪崽。还有猪圈,也得赶紧搭建起来,等去县城学技术的人学完回来,猪崽子抓回来,大队的养猪场就可以正式办起来了。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将大队长们送走时,几个大队长对宋青瓷明显客气很多。
以前觉得这姑娘只是个办公室打打杂的小干事,虽然是在公社上班,可实际上权利还没他们这些大队干部大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