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官家小姐穿六零》 第54章 第五十四章(第1/2页)
横不能叫他闺女被欺负了去。
城里人怕啥?一是工作,二是身份干净。
那范家虽然是城里人,可关系铁定也硬不到哪里去,不然下乡的差事儿也不能回回都轮到范简身上。
既是常在农村走,可抓的事情多了去,这里头的门门道道宋长生心里清楚着呢。
他去屋里写了一堆材料,就等年后抽个空去县里一趟,他就不信了,到时候范家还敢不结这个婚。
他媳妇钱多多坐在边上长吁短叹的,忽然就有些后悔,“你说,当初我要不上赶着催闺女带对象回来,是不是就没这码事了?”
指不定闺女谈几天觉得不合适就算了,也不用像现在这样难为了。
“如今还想那个做啥?闺女现在一颗心全栓在那范简身上,后悔也晚了,现在,只能尽力满足她,把两家面子都拾起来。”
话是这样说,可钱多多心里就是不安生,皱着眉头,一脸怀疑道:
“我咋觉得这小伙子也不太靠谱呢?爹妈不愿意他就要分,这也太听爹妈的话了。之前看他也不像愚孝的人呀,该不是个心肠花花的,又瞧中别个姑娘了,正好借着这个话茬跟欢欢分开吧?”
宋长生:“你当初就是奔着人家家境好,工作也体面,才这么急急吼吼的让闺女把人带回来,把事儿定下来。现在要定下来了,你又开始挑拣起别的,要照你这么挑,那咱闺女也不用嫁了。”
钱多多白他一眼,捂着胸口道:“我这不是怕咱闺女将来吃苦受罪吗?”
本来公婆就不喜欢了,要是男人的心也不在身上,她闺女往后的日子可咋过哦?
宋长生就说:“怕她吃苦,所以就更得找个家底殷实的人家,吃喝不愁,就可以了。至于男人,都一样,挣钱能按时拿回家就成……”
别的事情,就别太较真了,不然,是给自己找罪受。
钱多多一下瞪圆了眼睛,伸出手挠他,“你这话什么意思?宋长生,你给我说清楚……”
别人家的风风雨雨的周承礼不知道也不在意,他反正是吃饱喝足,美得不行!
白面蒸的馒头,香的很,哪怕没有菜,周承礼一顿也能吃好几个。
走的时候,老太太还拾掇出卖相好的六个给他放篮子里带回去,“带回去给你爸妈也尝尝。”
周承礼也不客气。
到家,将篮子递给他妈。
刘东芝接过一看,愣住了,里头一水的白面馒头,个头又大又圆,漂亮得很!
可乡下人家,有几个舍得拿精白面蒸馒头的?大多都是用的磨面机后两道工序出的尾面,磨得粗糙嘛,里头混有一些麦麸,颜色是不好看,口感也差,可这样磨出的面量多啊。
能照这样整治出一锅黑面馒头,那这家的女人就算是个会过日子的,有成算的人。多的是用玉米面,杂面,糊弄着对付下,入口的滋味更别提了。
这说明啥,说明人家姑娘日子过得好,家里养得精细呢。那回头嫁进门,不能到你家来吃苦受罪吧,刘东芝在心头一遍遍地琢磨。
周承萍从外头蹦蹦跳跳进来,看见大白馒头,眼睛里一阵亮光,眼疾手快的拿了一个:“妈你今年咋这么好,给咱们蒸白面馒头了?”
刘东芝没好气地道:“这是你三嫂家蒸的馒头,给你三哥带回来的。”
周承萍闻言赶紧咬了一口,满足地眯起眼,“好吃!妈你以后也做这种的吧,黑面的吃着没筋道,还老是裂个口子,丑死了……”
“什么丑死了?”周承智一进门瞧见姐姐在吃大白馒头,“嗷呜”一声就冲过来,伸手就要拿。
刘东芝把篮子一盖,撵他:“找你三姐分去,这个留着明天过年你二哥一家回来一块儿吃。”
周承智瘪着嘴,又去找他三姐要,周承萍才不乐意分他呢,两人你追我赶的,抢着把一个馒头给分吃了。
“肉往老三媳妇家送,白面馒头要等老二一家回来才给吃,就我们是那没人疼没人稀罕的烂泥呗!”老大媳妇在屋里指着男人小声抱怨,周承仁由着她说,也不吱声。
大年三十,大清早的宋青瓷就起来忙活了,昨儿她买了一摞红纸,就等着今儿起来写对联了。
是的,往年春联都是买了红纸去找队里两个从前在私塾念过书的大爷写,去的时候不拘是带两块豆腐,或是抓上一大把花生,就算是润笔费了。今年的对联她不想找旁人写了,她打算自己写,并得到了老太太的全力支持。
“念了这么些年书,写副对联有什么的,想写就写吧,还省钱了呢!”
有老太太这么个无条件宠孙女的人在,宋青瓷开开心心地写起了春联。
大门、堂屋、灶房等凡是有门的地方,全部贴上寓意红红火火的对子,此外,床头橱柜、面缸水瓮等也要贴上蕴含吉祥如意的好言语,什么“黄金万两”、“物阜年丰”……
写好后,将老太太糊好的浆糊用刷子蘸在红纸的背面,踩着板凳找好位置往门上一贴,就算是好了。
桂花婶子家春联还没好呢,她让自家老三晚点再拿着红纸去找人写,这会儿人家那边肯定排了很多人。结果,她出来倒脏水的功夫,就看见胳膊青瓷丫头在贴对子。
一旁的桌子上还摆着几幅墨迹没干的红对子,明显是才写的,再看大门上已经贴好了的,她也看不懂,可那种丑的糊在一起那种总能看出来,但这边肯定没有那样,那墨水浓黑浓黑的,映衬在红纸上,显得特精神。
字形结构啥的她也形容不出来,就是觉得挺好看的,瞧着舒服。
“青瓷丫头,这是你自己写的?”
宋青瓷从踩着的板凳上下来,拍了拍手,“对啊,我反正天天闲着没事儿就练字,今年就跟我奶说,家里的对联干脆我自己来写。”
桂花婶子就问她,“我家的也没写呢,干脆就交给你写了,行不?”
“您只要不嫌弃就行。”
桂花婶子一下子就乐开了,“嫌弃啥啊,婶子瞅着你写的就挺好,就乐意找你写。”
说着,就朝屋里喊自己三儿媳,让把红纸拿过来。
她嗓门大,这一喊,旁边好些人都过来看。
宋青瓷将红纸铺在桌面上,执笔动作,她写的过程中,围过来的人都下意识地屏声静气,一个伸长脖子瞧。
她的书法从未放下,每日必得写上一个时辰,所以写得就很熟练,落笔时缓,雁尾处稍快挑出,节奏浑然,一气呵成。
停下笔,自己审视片刻,觉得没问题后,才给了桂花婶子。
桂花婶子就觉得挺好,捧着写好的对联乐呵呵地喊自家老三去贴。其他人见了,有那念书识字懂行的就夸,“这字是真不错,好看呢。”
自己写是写不出来这样子,可基本的鉴赏功底还是有的,瞧着比有些字帖还强呢。
哪怕不识字的,只看人家那架势就觉得有模有样的,靠谱,跟着就有好几个拿着红纸瓜子什么的来了,让她给写。
一个看一个,后面不光是附近邻居,前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