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雍正嫡次子: 第56章 弹劾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我是雍正嫡次子》 第56章 弹劾(第2/3页)

道,掌柜的最近天天在谈论报纸上的几个案子,他要是能问到点新消息,也能讨掌柜的欢心。

    李三桩没想到齐树竟然也这么问他,不过面对齐树他的胆子大些:“齐小哥,您说的这事我也是才知道,还是因为方才在城门口兵老爷问呢。”

    “这样啊。”齐树有些失望,将钱递给李三桩,“那算了。”

    李三桩接过钱,陪笑道:“齐小哥,我能问问,这事是贴了皇榜吗?我这一路来都听人在说。”

    “什么皇榜。”齐树笑喷,拿起刚才放下的报纸,“是这个,报纸,这上面写的。”

    李三桩不知道什么是报纸,但上面满篇的字让他很是敬畏:“原来是书啊。”

    “不是,报纸不是书,算了,跟你说这个干什么。”齐树摆摆手,举着报纸又看起来,“行了,快去买你的点心吧。”

    李三桩拉着自己的板车离开,一路来到点心铺子,用方才卖煤球的钱买了几块点心,舒了口气:“应该够婆娘吃了。”再看向板车上剩下的几小捆柴火,“再把这些一卖,这一趟就不是光花不挣了。唉,虽然现在柴火价格涨了点,但大家都只要一二斤的备着用来引火,不像以前,背几百斤进城,一家就能买光。”

    嘟囔着这几年的变化,李三桩拉着板车找上以前的老客户,很快就将柴火卖的差不多,只剩最后一小捆:“算了,出城吧,从这儿城门口还有一段路,应该会有人要。”

    李三桩转上大路,正想吆喝两声,却先听见一声童稚的吆喝:“卖报卖报,新出的《京城周报》!张四被判五月劳役,已经回家。”

    等他循声望去,那声音的主人已经被淹没。

    “来一份。”

    “给我一份。”

    “别抢!”

    “抢什么,你识字吗?”

    “老子比你认识的字多!”

    李三桩看着争抢的人,不由羡慕:“城里人果然都很有钱,书这么贵竟然都抢着买。”他不识字,也从来没进过书铺,只有一回听见镇上的童生老爷抱怨书铺太黑,一本书竟然要二两银子,从此留下了书本很贵的印象。

    买报的人虽然产生口角,好在没闹起来,被各自友人拉走了。

    人群散去后,赵七松了口气,接着就眉开眼笑,他领了60份报纸,已经卖出去一半,剩下的今天应该能卖完。

    真好,卖完又能领工钱了。

    赵七迈开步子,准备去下一个地方继续吆喝,走两步发现了一直看着他的李三桩。

    虽然这人赤着膊、衣裳也有补丁,但赵七不是没碰见过穿着补丁衣裳买报的人,因此他笑着迎上去:“大叔,是要一份报纸吗?”

    李三桩没想到只是多看了几眼,这孩子竟会过来问他,连忙摆手道:“不不不,我、我买不起。”

    赵七愣了下,猜到这人应该是不知道报纸的价格,连忙笑道:“不贵的,只要两个铜板一份。”

    “两、两个铜板?!”李三桩震惊,他刚才买的那点心一块都不止两个铜板。

    李三桩心动了,虽然他不识字,虽然不知道这报纸买回去有什么用,但是、但是它只要两个铜板啊!他一斤柴火都卖四个铜板呢!

    这便宜不占简直就是吃亏!

    李三桩的手自己钻进怀里摸出两个铜板:“来一份。”

    “好嘞。”赵七收下铜板,递上一份报纸,一蹦一跳地离开。

    李三桩摸着手中的报纸有些恍惚,他、他竟然买书了,他李三桩竟然也能买书了!他老李家的祖坟是不是要冒青烟了?回家,回家,回去就把书盖在婆娘肚子上,这一胎一定能生个有出息的小子。

    怀揣着对未来的美好愿望,李三桩踏上了回家的路。

    第二期《京城周报》继续大卖,四天时间,两万份全部卖光,街头巷尾都能听到人们大声地讨论着上面刊登的新闻。

    弘书看着报社交上来的调差报告满意点头,看来下一期可以继续增量,先增三千份吧,步子别迈太大,一步一步来。

    刚将报告放下,养心殿来人传召。

    “皇阿玛,您找我什么事?”弘书疑惑,阿玛平时很忙的,基本是他主动来觐见,很少传召。

    胤禛指着御桌一角的一堆折子:“看看。”

    弘书更疑惑了,突然叫他过来看折子干什么?

    取下最上面一本打开一瞧,原来是弹劾允禧的。

    嗯?弹劾允禧的?

    弘书立刻打起精神,难道允禧背着他干了什么违法犯罪、道德败坏的事情?要是真有,他一定不会包庇,不过看在这些年的交情上,他可以帮忙争取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结果细细看过,这一道折子却是弹劾允禧利用报纸谣言惑众、煽动民心,证据就是报纸报道了张四方冬魁案后,旗人民人互殴案短时间内大大增多,旗人受伤严重者颇多。

    “……”弘书一言难尽地看向阿玛,“这官员是怎么选上来的?”

    胤禛只抬抬下巴:“都看完。”

    弘书眉头微皱,直觉不对,快速将这一堆折子全部翻看一遍,越看眉头皱的越深。

    这一堆折子全是弹劾允禧和弘暾的,除了一两件是两人私事以外,其余弹劾的点都与报纸相关。

    有说报纸矫改圣旨的,有说妄评圣上的,最离谱的是一个官员从报道黄河水清的新闻里挑刺,说这篇文章‘浊’字出现的次数比‘清’字多,且‘浊’于‘清’前,是讽刺朝堂不清,侮辱大清国。

    弘书看的差点一口老血吐出来,这人是不是不知道这报纸后面的人是他?

    深吸了几口气,将被这些脑残气出来的火气压下去,弘书道:“有人针对报社。”

    胤禛点了点那些明显就是在牵强附会的奏折道:“这些没什么,一群尸位素餐之徒,朕自会处置。但这只是开始,叫你来看是要你警醒些,别觉得一切都顺风顺水,你在宫里没人能钻得了空子,允禧和弘暾在宫外就不一定了,别叫他们阴沟里翻了船,牵累到你。”

    他当然会全力护着自己的儿子,但允禧和弘暾就不好说了,不是他冷血,而是坐在这个位置上,很多时候不得不妥协。

    虽然已经将老八这些政敌清理干净,好似大权在握,但胤禛自己知道,因为官绅一体纳粮和摊丁入亩之事,朝廷上上下下不知道潜伏着多少反对的人,哪怕是十三,但凡他有一点放松,这群人都能一拥而上把十三吃干抹净。

    弘昌就是例子。

    “是,儿臣明白。”

    弘书心情略有些沉重的离开养心殿,他一直都知道,自己不是金元宝,不会人人都喜欢,报纸看着没什么,但其实得罪人的时候不会少,也会触动到一些群体的利益。

    这次这么集中的弹劾,背后肯定是有人指使的,但是指使的人也不会去指定手下弹劾的具体内容。

    就像那个弹劾允禧利用报纸谣言惑众、煽动民人反抗旗人的官员,他的弹劾理由肯定是他自己想的,而从这个理由就能看出,他代表的是屁股完全坐在旗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