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大汉女侯》 20-30(第21/24页)
卫子夫让倚华去问那日在宣室殿门前守门的小黄门这件事,问完之后就明白刘彻的意思了,立刻下文书邀闻棠入宫。
临走时,卫子夫又送了她一些礼物,做为皇后,肯定不能给朝臣送金送宅送田,所以就送了闻棠一些日常的锦缎首饰之类的。
什么五色文玉环、云母扇、沉水香、金玉步摇……等。
发出布灵布灵的光芒,一看就很值钱。
你们卫家人这个习惯非常好,都大气!
离开椒房殿后,闻棠并未回家,而是换了个方向,前往宣室殿。
今日不光刘彻在殿中,还有霍去病,以及一个头发扎成左右两束,粉雕玉琢,看起来很可爱的小男孩,大概五六岁的样子,应该就是大皇子刘据吧。
算算时间,他明年就会被封为太子了。
见到闻棠,刘彻放下手中政务,将她召至身旁,问她前几日在廷尉府中待的如何,学到了什么。
刘彻不清楚闻棠在廷尉府过得怎么样,但他这几天日子过得是真挺舒心,虽然之前早有准备,可看了抄家名录后才发现,东武侯家里简直是货殖私庭,藏镪百万,光是家僮就有八九百人,直接多了一笔很充足的军费。
除此之还有那些珍奇的鸟兽草木也都被刘彻大手一挥,派人移植到上林苑里了。
等明年春日,看看苑中的花花草草,可能心情会更好。
闻棠一一作答,聊完家常,开始聊工作,刘彻决定先封闻棠为侍中,随侍左右,与闻朝政,等历练个一年半载的,再在朝中找一个重要职位给闻棠,和想要培养霍去病时存了一样的心思。
而且这个职位的作用真的很适合闻棠。
除了劝谏得失这项职责。
刘彻是个听劝的皇帝,但听完不改。
闻棠谢恩,刘彻又说这几日朝中有不少臣子在参闻棠。
对于这些奏疏,刘彻当然是没有放在心上,只是恰好现在见到闻棠,想看看闻棠的反应罢了。
闻棠倒是没啥太激动的反应,她知道就算没有那日在石渠阁中发生的事,这些参本也会呈到刘彻手中,只是时间早晚不同罢了。
“我闻棠,堂堂七尺女儿,行得正、坐得直,文会画图策论,武能舞剑骑射,虽谈不上品行高洁,但也没做过什么坏事,实在想不出来这世上会有谁来参我。”
这些话和东方朔刚到长安上书刘彻时说的差不多,其实挺自恋的,但耐不住说得都是大实话,闻棠本来就是这样的人啊!
“陛下!”闻棠倒打一耙,“相反的,臣倒是认为您应该查一查这个参我的人。”
“这是为何?”
显然刘彻被她这反咬一口的举动给弄迷惑了。
他手下那些臣子们,遇到这种情况后绝大部分的反应都是眼泪一把鼻涕一把诉说自己对大汉对皇帝的忠心耿耿,或者也有偷偷掉眼泪的。
闻棠的举动可真称得上是古今第一人。
“臣是个好人啊!”她反复强调,“您可以去调查一下,身边这些人,府中隶妾家仆,廷尉府中那些官吏,但凡和臣有过接触,都没有厌恶我,为什么偏偏就他们这么特别,上奏疏参我?”
“为什么他们的想法和别人不一样,我觉得他们应该自我反省一下是不是自己的问题。”
这个想法还真是……
挺有道理的。
宁可指责他人,绝不内耗自己。
闻卿类朕。
刘彻为闻棠的脑回路感到惊奇,还注意到一个点:“你还会骑射?”
闻棠:“刚学的。”
刘彻:……
“学无止境嘛,我就是要趁年轻多多学习。”
话中的好学程度堪比孙权劝学典故中的吕蒙,甭管学没学,反正态度是摆在这里了。
闻棠:“我最近还看孔子的文章,品出了些新的味道。”
刘彻:“有多新?”
刘彻知道闻棠不是文盲,而且肯定对儒学有了解,因为闻棠第一次见到刘彻时就文抄公了韩愈的《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但这个“新”,具体能有多新?
可别像某些博士那样晦涩难懂。
不,不会的,刘彻了解闻棠,她力求精简,平时连个生僻字都不写(实际上是因为不会)。
“据儿过来。”刘彻抱住刘据,言语间还带了点慈父感,“让我们一起听听新的见解,你也快要启蒙了,来跟闻先生学习学习。”
人生总是无常的,即使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汉武帝也不会想到,这是他未来太子被带偏的第一天。
闻棠:“子曰仁德,德者,应有高德、私德、功德、品德、武德。”
“用仁德解决不了的人和事情,可以考虑一下用高德和武德解决。”
小刘据眨了眨眼睛,看了看闻棠,然后又充满好奇地看向刘彻:“父皇,高德和武德是什么?”
刘彻没说话。
示意闻棠继续说。
闻棠:“高德为高压之德,武德为武力之德。”
董仲舒的理论不光只有儒家思想,相反是在儒家基础上掺杂了各家学说糅合而成,因为儒家从骨子里就是维护君主统治的,“天人三策”实际还是为了维护君主的统治而专门制定出来的。
他还是收敛了点的,知道如果皇帝太昏庸臣子也不能盲目听从,于是又弄出来了个“天人感应”,上天会根据皇帝的执政水平降下“祥瑞”和“灾害”。
不过这个夹带私货大概率是被刘彻发现了,因为他一直没受到重用,这几年就连自己办的补课班都停了,在家里静悄悄的写书呢。
刘彻虽然没重用董仲舒,但是他的这套理论倒是完整地照搬用了,于是一些儒生博士们就变本加厉,一旦哪些地方有灾情,他们第一反应不是救灾济民,而是先翻翻古书,看看历史上有没有类似的情况,研究一下上苍这是在示警什么?
孔子要是看见他们这种行为,都能被气活了,从棺材里面爬出来用自己那能手抵城门的力气给他们几个大耳刮子。
人家孔子敬鬼神而远之,现在这些儒生们天天研究鬼神。
墨子:要不看看我呢,我主张的是“天志,明鬼”
现在已经乱成一锅粥了,闻棠不介意在里面再加点佐料。
刘彻觉得闻棠说的挺有道理的,霍去病也这么觉得,不过刘据好像没怎么听懂,这和他前几日听先生们讲的知识不太一样。
两种思想开始在他小小的脑袋里面打架。
好难受哦!
于是刘彻开始给刘据家庭辅导:“就像父皇打匈奴一样……”
“据儿你想,之前汉朝经常要派公主去匈奴和亲,还每年都给他们许多米粮丝帛,所以匈奴应该如何对待我们大汉呢?”
刘据想了想:“应该以礼相待,殷勤趋奉。
我们都对匈奴这么好了,他们肯定是要感恩的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