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女侯: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大汉女侯》 100-110(第2/24页)

肉能得到好运,刚刚的事太晦气,不如用它去去晦气吧。”

    他不光建议终军吃,同样自己也吃。

    眼看这块肉就要进嘴,闻棠连忙阻止:“别吃了。”

    孔爵,就是孔雀,之所以制止,倒不是她保护野生动物,古代还没有这个意识,野生动物数量比人都多,主要是这种野兽里面的寄生虫含定多到无法想象……

    “这里的人连鞋履都穿不上,能有什么好运?”

    那人觉得闻棠言之有理,便不再吃了。

    交趾的情况都快要乱成一锅粥了,偏偏还有人往里面加料,一个投降的土著将领拿出一把绿色小果子,试图分给众人:“这东西滋味辛香,将它与贝灰同食,可以提神止吐,我们这里的人都爱吃,诸位贵人不妨试试?”

    这次大家都没接,而是转头看向闻棠。

    闻棠:……

    怎么西汉时期就开始嚼槟榔了啊!

    闻棠摇了摇头。

    于是众人摆了摆手。

    博昌侯说不行,那这肯定不是什么好东西,这里的人豁牙漏齿,嘴唇通红,兴许就是吃这些东西吃的。

    这里的蛮夷习俗短时间内很难纠正,唯一办法就是谪迁中原大量的七科徙过来,使杂居其间,建立学校、教其耕稼、制做冠履,设媒聘,教姻娶,刚开始可能有些困难,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一百多年后会稍知言语,渐见礼教,三四百年后就会归附大汉,心向中原。

    在交趾呆了不到一月,不适应这里的习俗,无论是驻扎在这里的汉军还是处理安抚原住民的汉使,都变得跟个山猴子似的又黑又瘦,幸亏有硝石制冰法和预防瘴气的丸药能救个急,否则可有他们受罪的。

    喊过苦喊过累,也曾像野兽一样在无人处嚎叫发疯,但就是没想过退缩。

    大汉又多了这么大一片疆土,回去后陛下定能重赏我们,升爵获赏简直指日可待啊!

    差不多将这片地方处理好后,接下来就是南越最后两个还未归汉的地方,弄完这些,他们就可以回长安了。

    “骠骑将军也太能打了。”有人碎碎念道,并非埋怨,只是单纯地感叹,“我从前单知可以乘船在江河湖泊中打水战,这还是第一次见到能出海打仗的将军呢。”

    秦朝时平定百越,但也只平定了陆地区域,出海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徐福是个例外),而且海上风浪太大,航线不稳,有许多不稳定因素,所以秦就没怎么管海上的地盘。

    另一人情不自禁赞美道:“骠骑将军可真厉害啊。”

    汉朝每次出征时都会根据这次出征的性质和特点给主将封个名号,譬如卫青第一次打匈奴的时候被拜为车骑将军,李息是材官将军,这次路博德是伏波将军,杨仆为楼船将军,但霍去病的名号却始终未变。

    骠,疾走也。骠骑﹐犹云飞骑。正如霍去病的打仗方式一样,擅长奔袭天降。

    船上,闻棠看着箱子里所剩无几的印绶,一边想自己名为甘棠实为牛马,一边思考该如何安抚岛上的居民。

    骠骑将军的确很能打,从番禺打到越南,又从越南打到了云南。

    穿越到古代这么长时间,这还是闻棠第一次出海,她运气不错,没有遇到太大的风浪。不过摇摇晃晃的船体、不时咯吱作响的声音,和扑面而来腥咸海风的呼啸声,这些加在一起,经常让她很不适应。

    看来我没有当海贼王的潜质,闻棠苦中作乐地想。

    有熟悉地形的越人土著做向导,汉军没有偏离航线,一路无惊无险到达岛上。

    这座岛目前还没有名字,岸上的越人根据这里原著民的特点,管这里叫大耳岛。

    刘彻后来将这座岛分成了两个郡,他觉得大耳岛这个名字太直白了,于是就改了个字,名儋耳郡,又因为这里盛产玳瑁,珍珠等海宝,便把另一半起名为珠崖郡。

    岛上面积很大,东西千里,南北五百里,不过大多都是未开发的山川密林,因为此岛四周低平,中间高耸,所以岛上土著只居住在沿海边缘。

    交趾人叫他们大耳岛并非因为他们像刘皇叔一样天生耳朵大,而是这里的渠帅以长耳为贵,不分男女,皆习惯在耳垂上穿洞,并悬挂重物,使耳朵长达三寸,下垂近肩。

    这对于崇尚“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连耳洞都很少打的汉人来讲又是一个暴击。

    汉使:没事哒,没事哒,只要从南越这里出去,以后什么天大的事情都能接受了。

    闻棠一行人下船后,在霍去病手下的带领下,前往他的幕府。

    虽然霍去病已经攻下这里,但此地土人实在太过蛮横,如果不及时去和大部队汇合,就很容易遭到抢劫。

    即使土人不抢劫,山里的猴子和猩猩也会抢劫。

    距离幕府不远处,闻棠闻到一股很浓重的血腥味,好歹也经历过许多次战争,闻棠能闻得出来这血腥味还很新鲜。

    幕府中,霍去病手下士兵禀报:“将军,博昌侯到了。”

    “请她进来。”提到某些字,或是想到某个人后,他竟情不自禁地弯起嘴角,飞旋眉梢,等意识到自己的失态时,闻棠已经走进到他的幕府之中,于是连忙将情绪压回。

    闻棠问道:“军营里怎么有这么大的血腥味?”

    “没什么大事。”霍去病解释,“刚刚平定了岛上土人的一场叛乱而已。”

    儋耳不像番禺,从未和中原文明接触过,岛上的土人有一种近乎野兽的原始野蛮感,对于突然闯入这里的汉人攻击性很强,三天两头反叛,不过规模都不大,而且实力不强,武器也不先进,很轻松地就被镇压了。

    “那就好,你没受伤……”话刚问一半,闻棠便看到霍去病手臂上洇出一滩猩红,于是改口道,“你受伤了?”

    儋耳这个地方,天气太热了,不适合穿重型甲胄。

    “无碍,只是一点小伤罢了。”他再次声明,“几日后便会痊愈。”

    和打匈奴时相比,这种几寸长的皮肉伤根本不算什么。

    闻棠:“此地天气炎热,若伤口处理不好,很容易发炎感染,还是尽快让军医帮你好好处理一下吧。”

    军医将药箱中包扎工具一一取出,趁这个时间,闻棠顺口和霍去病商讨了下敌人尸体的处理问题,儋州这种地方,若就这样放任着什么都不做,肯定会引起瘟疫。

    霍去病告诉闻棠他已经命人按照她书上所写的方法处理了,闻棠这才放心。

    刚准备离开幕府,忽听外面传来消息,说是军中某位裨t将腰腹被木矛贯穿,这种精密程度的手术他无能为力,只好过来请他的师父,也就是幕府内的军医前去处理。

    若是单纯止个血,闻棠还能去帮帮忙,但是这种大手术……她也无能为力。

    霍去病让军医先去给裨将医治,但这名军医显然很记挂着他的伤势,临走时还不忘再次询问几句,霍去病回道:“无……”

    “伤口是有些深,不过吾可自行处理。”说着就要去拿案上的棉布。

    闻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