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商·女强: 50-55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豪商·女强》 50-55(第11/17页)

意提到那几样赏赐。

    说到赐马,常夫人额外叫了家中最得力的马夫去照看,又提点明月,“那两匹马你需好生照料,万万不可大意。”

    上头赏下来的东西,养得好,或许没有额外的好处;可若养不好,来日指不定要闹出什么来。

    明月用力点头,“跟着我的苏小郎于此道颇有心得,我也会仔细留神,但凡有什么不妥,一定立刻找兽医【注1】,绝不心存侥幸、吝啬钱财。”

    说完了,到底觉得不保险,明月迟疑道:“可这两匹马在郡主那里想必也是娇生惯养的,一朝出来,会不会不适应外头的粗茶淡饭、风餐露宿?”

    说不定那两个家伙吃得比人还精细呢,要不……干脆找个地方供起来?

    常夫人笑着摆摆手,“那倒不会,你只管骑就是了。”

    一来明月如今实在不算什么大人物,马场那边送的肯定也不是什么金贵马匹;二来既然是郡主所赐,且非易碎的摆件之流,就该亮出来,以彰显恩德。

    两人聊得开怀,常夫人又留明月在家住,“转眼就要过年了,快别外头去,孤零零的,叫我心中难受。”

    明月痛快答应。

    从武阳郡主府上出来,又经过了高管事那一遭,明月越发意识到自己的短板太多:应付中下层客人还好,可若真对上贵人,她这点儿阅历和小聪明,还真做不来!

    可留在常夫人身边就不同了,哪怕不刻意去学,日常耳濡目染,那些个大户人家的言行举止、谈吐风雅,也能知道个皮毛,下回再遇到类似的情况,也不至于这般险象环生。

    明月有向学之心,常夫人似乎也乐见其成,专门拨了个嬷嬷带她,说些京城风物和高门大户的规矩、忌讳。

    明月感激非常,时常在嬷嬷跟前表白,也如长辈一般待她,衣食住行无微不至。

    真心换真心,某日嬷嬷便笑道:“姑娘赤子心性,待人至真至诚,这是好事,只容我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如今讲这些都是虚的,来日姑娘走得远、站得高,才是真报答呢。”

    好话谁不会讲呢?走街的泼皮、串巷的小贩、拉线的媒婆,各个舌灿莲花,几十个大钱管够听一整天,还不带重样的呢!

    那都没用!

    正如朝廷不养昏官,各家不养闲人,纵然你巧舌如簧,可得一时之好,岂有长久之理?

    哪怕尊者有所偏爱,自有外头的人眼红、不甘,说不得便要想方设法将你拉下来。况且人心易变,天长日久的,谁敢保证上头的人不会忽然换了口味?抑或没有更巧、更讨人喜欢取而代之呢?

    若真想站稳脚跟,得叫自己有用,还得是独一份儿的有用。

    如此一来,不必你巴巴儿去四处讨好,上头的人但有差遣,自然就想起你来了。

    只要心里存了影儿,什么人情、恩宠,自然也就来了。

    明月脑中轰然一声,便如冬日惊雷,豁然开朗。

    是啊,人情,人情,有来有往的才叫人情呢——

    作者有话说:超级无敌大肥章,快夸夸我!

    方便的话收藏下作者专栏哦[摊手][烟花][摊手][烟花]

    【注1】兽医最早见于《周礼天官兽医》:“兽医,掌疗兽病,疗兽疡。”与“食医”“疾医”“疡医”并列为周代医学四科之一。《旧唐书职官志三》:“兽医掌疗马病。”所以是很早就有这个专业名词啦!

    第54章

    腊月二十,开封坊间流传出新闻【注】:睿王妃赴宴时穿了一件新式花色斗篷,日光下灿若朝霞,行走间绵延不绝。入内后,睿王妃除去斗篷,露出内中一件长裙,竟又如云霞散后,朝阳辉映下的水波荡漾,清丽动人……

    一时间,整个京城上流圈子都轰动了。

    这还不算,睿王妃的行动好似打响了信号,紧接着,各处都传出消息,有说宫中皇后娘娘和几位公主也穿了类似的衫子,还有的说武阳郡主也穿了一件相似的骑装,在城外与人打马球,好不英姿飒爽!

    一夜之间,无数人都在打听,到底是什么料子,怎得这许多贵人青睐?

    若说平民只当茶余饭后闲谈之资,可某些有头有脸又不在其中的权贵、富商们却都心痒难耐起来:她们既穿得,我亦要紧随其后。

    要不得她们的出身,还要不得她们的衣裳么?

    然而问来问去,京中各大绸缎庄、染坊竟无一处有货。

    听到风声后,明月便知时候到了,径直去“锦鸿”绸缎庄,点名找高管事。

    店内客人比前几天多了许多,高管事似乎有些焦头烂额,但依旧和气,明月开门见山道:“您可知这两日京中热议的霞染?”

    高管事以为她来买布,苦笑,“不瞒您说,鄙店也没有。”

    上头几位贵人连夜打发人过来找,可他往哪儿找去?

    说来古怪,京中绸缎庄无数,竟无一人有头绪。

    明月笑而不语,高管事猛然意识到不对劲,脱口而出,“你怎知那料子叫霞染?”

    同行们只是热议,却无一人叫出名字,她一个小姑娘却从何而知?

    “我不光知道那叫霞染,还知道同类丝绸共计三种,另两样分别叫静水流深、浮光跃金。”明月缓缓开口,犹如垂钓的渔夫抛下一枚枚诱饵。

    天降金饼!高管事微微吸了口气,瞬间明白过来,立刻走出柜台,对明月微微侧身,做了个“请”的手势,“贵客登门,烦请上楼入暖阁详谈。”

    又嘱咐得力的伙计看店,他要商议大事,等闲不许来打扰。

    两人登上二楼,步入暖阁后,高管事转身关门,不待落座便急切道:“原是真人不露相,恕我眼拙,失敬失敬,请坐。”

    明月喜欢他的直率,还了一礼,“请。”

    在商言商,说到底不过银子那点事t儿,绕弯子、扯闲淡一概无用,如此开诚布公才好。

    二人先后落座,高管事急不可耐道:“敢问江老板,如今可有存货?鄙店愿一力收购。”

    吃瓜吃尖儿,卖货卖鲜儿,头茬的新鲜货最有赚头,更何况还是宫中贵人们穿过的,外面正如饥似渴呐。

    “倒是有些,只远在杭州,此来去路途遥远,可使得?”明月道。

    因不确定什么时候脱身,恐接应不上,她没有再让春枝着急往北边送货。

    算春枝腊月初二从杭州出发,那时染坊内已无存货,腊月初七刚在码头上交割了,纵然接下来七娘和朱杏火力全开,终究人手有限,且照日均五匹来算,到现在九十匹。

    若此刻南下,天寒地冻,北段河道冰封,至少要走四十天,那时就能拿到两百九十匹左右。

    当然,若春枝传话带到,七娘适度招收人手、扩大规模,定会超过三百匹。

    只是有个问题:她这边的银子还没来得及送回去,一切全靠固县李掌柜那边支撑,不晓得七娘还有没有银子使……

    可纵然一切顺利,等再回来,莫说赶正月,三月都快过完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