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商·女强: 65-7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豪商·女强》 65-70(第11/14页)

是好糊弄的,方才又被警告,这会儿倒老实起来,“不瞒您说,年前后出手的宅子是最多的,眼下倒也有,可在您看来,却未必真十全十美。”

    “为何年前后宅子多?”明月好奇道。

    “多的自然不是一般宅子。”张六郎笑道,“不怕说句行内犯忌讳的话,似今年水司衙门闹得那一出,也不算新鲜,这是一个。再一个,过年么,人都爱玩乐,可有的人玩着玩着,难免将祖宗家业都玩进去……”

    吃喝嫖赌、古董字画,但凡被人盯上,随便哪样都能叫你倾家荡产。

    现下张六郎手头比较适合明月的中等园子有两处,价格都在一万五千两之上。

    见明月沉默不语,张六郎就道:“非我要糊弄您的银子,可买旁人的屋子啊,不比量体裁衣,哪得那般齐全呢?来来去去,左不过这些样式、这般的价钱,就算多等两年也不过这么着,还未必有眼前这两处好呢。”

    这倒是真话。

    张六郎清清嗓子,张口便要介绍那两处园子的好处,“一处近西湖,离城约么大半个时辰的车程,背山面水……”

    “格局先不急,”明月打断他,“先给我说说那两处周围住着什么人。”

    目前买豪宅不就是为了增进人脉么!租客固然重要,但邻居更重要。万一去了什么深山老林,十天半月见不到一个人,光风景优美有屁用!——

    作者有话说:买房、装修,就没有不超预算的。

    第70章

    张六郎一顿,“您之前不是打算买了园子往外赁么?”

    目的不同,买房子的偏好自然也不同,若明月执意追逐邻居身份,这两套未必合适。

    “这并不矛盾,”明月笑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纵然租赁,文人、商贾、败家子的喜好也不同不是么?”

    “这话原不错,只是若单租赁,首选风景秀丽、造景精致之处,更重造景;若自住,却要清净便捷为上,更重房舍。”时人外出游玩时,深山老林也去得,可哪种地方怎好久住?张六郎观她神色,又问:“您果然不去住么?若住,里里外外大概有多少人呢?”

    明月迟疑了。

    当初从郭老板手中买得这座二进小院子,头一进并无正经房舍,只堆放些柴火、杂物并做牲口棚。

    内院有东西两个厢房、各分两间,算四间,其中一间做伙房,剩三间住人。厢房和正房之间的交接处各有一个小小耳房,日常做仓库之用。

    当初仅她和春枝、七娘、一头骡子,半边院子绰绰有余。后来多了苏家父子,两人一间,也可以。

    但去岁开始多了两匹马、一架车,将前院挤得满满当当,后院今年又来了角儿、莲笙……

    张六郎心头一喜。

    她迟疑了!

    她有钱!

    大买卖来了!

    从早年唱曲儿始,张六郎做的就是察言观色,哄人掏银子的营生。做他们这行的,先得会看人,一个人荷包里有没有银子跟肚子里有没有墨水一样,装是装不出来的。

    一别数月,江老板面泛红光、双目有神,言语间更多底气。

    什么是商人的底气?

    银子!

    若她真拮据,方才就不会迟疑,因为即便拥挤又如何呢?买不起就是买不起。

    张六郎抑制住内心欢喜,“瞧我糊涂了,似您这般的大老板大掌柜,手下人能少到哪里去呢?

    可说句冒犯的话,您想要园林,又想要好地段、好邻居,一万五千两之下的,不能说没有,但刨去造景,还能剩几间住人的屋子呢?倒不如再在城中买几间挨着的两进小院打通了更敞亮。”

    放长线钓大鱼,以退为进,张六郎三分假意中掺杂七分真心,并无半句虚言,由不得明月不心动。

    明月不是看不出张六郎的小心思,但他说的也是实情,之前是自己考虑不周,没把仆从考虑进去。

    “城内寸土寸金,岂有整排闲置的房屋,一时半刻的,却去哪里寻?”明月道。

    “这是实话,”张六郎点点头,又笑道,“可若真想做,也不难,硬砸银子使住户搬走就是了。”

    明月:“……”

    明摆着冤大头来了,叫他们坐地起价。

    类似的事她不是没听说过,可眼下自己还没有那般挥金如土的实力,犯不上。

    况且这种小两进真的太窄,前街后巷但凡有点动静都能听见,左邻右舍亦不敢大声喧哗,平时她和春枝商议点机密事,纵然关起房门还要压低声音,唯恐走漏风声……

    更换格局,势在必行。

    最关键的还是银子。

    我现在一年能挣多少银子?

    隔壁芳星一家一年的租金是二百一十两;

    每年与李记合作销货约一千三百匹,扣掉税费、运费,以利倍算,春夏薄款料子每匹利润约在三两上下,秋冬款的因工艺、厚薄不同,价格相差极大,客人们的贫富也相去甚远,均利在十五两上下,双方三七分利,明月一年可得八千一百两上下;

    自去岁开始霞染爆发,每匹约合成本十二两,上半年每月约得一百五十匹,单价一百一十五两,毛利九万两;后半年增加人手、扩大规模,每月可得约二百八十匹,每匹售价一百四十两,毛利约二十一万两!

    也就是说,仅仅去年一年,明月就入账近二十二万两!

    可谓暴富!

    当然,各方面开销同样巨大:

    每年端午、中秋、春节三大节,明月都会往固县几位老客户家中送上节礼,每家每次少说也要几十两,一年就要四五百两;

    孙三和英秀夫妻更不必说,是大头,一年至少三百两,还不算送的那一百亩地;

    徐州吴状师能力出众、人脉广阔,如今既是朋友又是伙伴,因他如今也替明月卖货,颇有所得,节礼方面便不苛刻,一年三节照二百两;

    杭州这边的薛掌柜、徐掌柜夫妻、绣姑、谢夫人等,因走动频繁,遇到t谁的生日也要走一遭,各处加起来,一年也少不了千八百两;

    京师的常夫人是重中之重,明月这几年每年都要亲自走一趟,虽然对方极力推辞,但明月依旧要精心挑选一些小巧精美的礼品,每次去各项开销不下千两;

    至于武阳郡主那边的献礼,也是一般……

    如此算来,每年光各处人情走动、四下打点就要近五千两。

    再有七娘、春枝、朱杏和苏小郎四名骨干是大头,每年例银四十两,与锦鸿达成协作后私下每人奖金五百两,与薛掌柜合作走货后又奖励五百两,这就是四千一百六十两;

    苏父、高大娘、梁鱼乃至下头的小帮工,每月几两到几百钱不等,但每逢三大节都会领双份,偶尔做成大单,明月也会给双倍,一年照二百两;

    最后是十多张嘴的一日三餐并两匹马、两条狗、几头骡子等的人吃马嚼,明月给得爽快,众人吃得畅快,一天照顶格十两银子吧,一年就是三千六百五十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