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豪商·女强》 65-70(第8/14页)
始习惯用钱解决问题,用钱保住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然后再赚更多的钱。
那为什么之前没想到呢?
分明只是一碗吃食,直到刚才,她还让苏小郎,自己唯一的护卫兼亲信亲自去做这种琐碎的小事!
简直暴殄天物!
“你还会做什么?”明月轻轻吐了口气,又问了一遍。
这一次,她的语气变了,少了几分温柔的商量,多了几分不容回避的力量。
春枝第一个意识到她语气,或者说心情的变化,习惯性看了她一眼。
明月回了个眼神,“等会儿我跟你聊聊。”又看向莲笙,以眼神催促。
“洗衣做饭,什么都做得,”果然,莲笙没有再回避,低声道,“饭菜会十几样,家里人都说我做的笋焖鸭子和酱肉最好吃,逢年过节或谁家有红白喜事,我也会去帮厨挣钱。”
可惜如今拮据,只能卖没有本钱的红丝馎饦。
“留在这儿给我当厨子吧。”明月觉得这个安排合适极了。
她带的队伍日益壮大,如今长期驻扎这边的就有五个了,却因常有人缺席,始终没安排个厨子、理家。
虽说可以去外头叫东西吃,但哪里比得上自家的热乎饭菜呢?t再者日常的琐碎营生也该有人照看。
细想来,是她这个掌权者的失职。
“并非我全然怜惜你,”明月对莲笙道,“你也知道我好你做的这一口,只是如今呢,我太忙了,时间太金贵,也着实不得空去翻过三条街、跨过五座桥,只为吃这么点东西。”
她指了指围着桌子坐一圈,埋头干饭的脑袋们,“况且你也瞧见了,我家里好几张嘴呢,也都不轻快,无论有人做饭也罢,到点了出门叫饭也好,总得有这么个人。”
现在回想起来,其实这边大家都挺将就的,一般都是谁有空了谁顺手收拾下院子,或是去门口喊跑腿儿的买饭,甚至是如苏小郎这般亲自跑一趟。
看似没有繁重的活计,但太琐碎,非常影响休息和干正经活儿。
明月三口两口吃完,擦擦嘴,“我们这些人都忙,一个月最多有一半在这儿,在的时候你做做饭,不在的时候呢,你愿意自己开火就自己开火,不爱开火就出去吃,或是回家歇着,都不要紧,衣食住行一切开销都算我的。不过记得每天扫扫院子,一个月修剪一回花木,也不必苛刻,保持整洁就成了。那边有间屋子,住了个新来的小姑娘,桌椅板凳、床头柜子一应俱全,以后就你们两个住,愿意在这睡就在这睡,愿意家去照顾父母也行,不过不能误了饭点,怎么样?”
听明月这样讲,桌边一群饿狼齐刷刷抬头,双眼发绿。
家里有没有好厨子等着,那可忒不一样了!
谁不想回来就有热乎饭吃啊?——
作者有话说:【注】双面缎顾名思义,就是两面都是光滑的正面,现在市场上就有不少,价格比一般的丝绸要贵一些,当然体感也更舒服,相传双面缎技术就起源于北宋。
PS,上一章的“暗潮”还在暗着哈,过两章才能汹涌哈哈哈
第69章
莲笙答应了。
明月开出的酬劳太优厚,她没有理由不答应。
稍后众人吃完,莲笙挑起担子回家,脚步都轻快了许多。
多好啊,从明天开始,她就不用风吹雨淋,也不用再时刻担心被人抢了买卖、同人争吵了。
莲笙离开,苏家父子简单收拾着院子,明月带春枝进屋,“我需要跟你聊聊。”
明月的脑子里有点乱,没急着开口,而是开始在屋里兜圈子,一遍遍地走,边走边整理思绪。
根据几年来的了解,春枝猜测她接下来要讲的一定不是什么小事,便不催促。
莲笙的事是个引子,让明月再次意识到,或许直至今日,她仍未克服常夫人提过的“不配”的自卑,总觉得“这么点事儿,我自己顺手就干了,何必麻烦别人”。
上行下效,她自己尚且如此,就更不用说下面的人了。
大家一直在这些完全可以花小钱解决的细枝末节上耗费着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很不好。
明月甚至有点懊恼地想,如果更早一步改正这一点,买卖会不会更顺畅?
幸好,现在她终于“醒悟”:
雇佣莲笙和招收春枝、七娘,乃至苏小郎、角儿等人都不同。
没有春枝等人,她的买卖走不到这一步。
但没有莲笙?大约什么都不会影响。
换言之,这是明月第一次主动招揽“非必须”人员,也是第一次主动去满足额外的私/欲。
整个过程异常简单粗暴、行之有效,她尝到了甜头,并进一步认识到了更大的问题:
我可能确实非常擅长赚钱,但不会花钱。
或者说不会有效地花钱,再往深了说,不会管家。
一切都有迹可循。
明月的出身太低,家庭太简单,母亲去世又太早,完全没有人教导过。而她也就凭借那点浅薄的认知和经验,一路跌跌撞撞走到现在。
但一切都不同了。
她不再只是某个小镇上某个小掌柜的女儿,而是每年经手银两以万计,同时掌管杭州、固县、徐州乃至京城部分生意,可以直接、间接地决定几十、上百人,以及背后上百个家庭生计的中等商人!
她的经营和生活圈子早已今非昔比,但生活习惯和思想方式仍停留在行脚商人的阶段:抠搜,逼仄,狭隘。
诚然,比起吃喝嫖赌,这不算什么大缺陷,但是当经营规模扩张到一定程度,这种极其简陋的运营格局将会成为极大的拖累,甚至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想到这里,明月用力吐了口气,转身看着春枝,“你诚恳地告诉我,不必顾及我的感受,以我如今的日常起居、买卖铺开的摊子和交往的人脉来看,我身边还需要哪些人,多少人?”
春枝曾在固县首富马家生活十多年,并力压一干家生子,晋升为当家主母身边的得力帮手,在这方面,比自己强太多。
春枝怔了下,然后长长地舒了口气。
其实她早就意识到了。
但一来现在虽然有点累,但一切运转都还算流畅,拖一拖也使得;二来,她毕竟只是个干活的,明月虽比自己小,但既是掌柜的又是恩人,迄今为止走过的每一步都又稳又快,没有失误,她若针对这些细枝末节贸然进言,未必对当下的生意有什么助益,反而很可能影响到彼此的关系……
在马家为奴作婢十多年的经历早已刻入春枝的骨髓,让她近乎本能地对上位者保持足够的敬重和分寸。
但明月显然跟马大官人、赵太太都不一样,她年轻,有活力,有想法,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并及时寻求解决之道。
于是春枝立刻给出反复思量过许久的清单:“首先,你需要一个看门、接待的人,这个人要很机灵,很擅长待人接物,因为现在很多事情已经不再适合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