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商·女强: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豪商·女强》 120-130(第2/17页)

取朝廷拨款!

    非但如此,一旦有天灾,朝廷势必会减税、免税,而被蒙在鼓里的老百姓照样要缴税,那几名地方官便可欺上瞒下、中饱私囊。

    窥一斑而见全豹,那几人如此驾轻就熟,可见此种手段绝非孤例!

    真相大白后,官家震怒,连夜拟旨派人查办。

    算算日子,押送那几名县官的队伍都快进京了,要不了多久,又有不知几家的九族要清理一空。

    几名继任县令配合钦差查办此案,案件虽尚在审理之中,但绞杀蛀虫、震慑官场已是板上钉钉的事。

    此事一发,官家不免寒心,既震惊于地方官之肆意妄为,又欣慰于武阳郡主的胆大心细,当下叫皇后宣她入宫陪伴,随便找了个由头重赏。

    这是武阳郡主第一次直接改变部分官员的命运,非但没有引来非议,甚至还得到了当权者的奖赏!

    武阳郡主出宫后,竟有被牵扯的官员辗转找到她,许以重利,希望她这位帝后眼前的大红人帮忙求情。

    武阳郡主关门谢客。

    可笑,重利?能重过帝后的宠爱吗?

    只要上面恩宠永远在,多少权势富贵得不到?犯得着冒险去做此等犯忌讳的事?

    成功的喜悦汹涌澎湃,甘甜更胜蜜糖,是任何食色诱惑都无法比拟的盛宴,武阳郡主沉浸其中,难以自拔。

    原来操纵权柄是这般滋味!

    我喜欢!

    欢喜之余,她同样慷慨地赏赐了最大的功臣,明月。

    武阳郡主不知明月在杭州的住处,就直接把赏赐交给常夫人。

    原本常夫人给明月的中秋节礼要过几天才走,可武阳郡主的赏赐耽搁不得,也只好连夜打点齐整……

    “我立功了?!”

    明月震惊不已。

    我搜集的那些民生民情、天文气象等等,到了武阳郡主手中,竟有这般巨大的威力?!

    真是叫人不敢相信。

    她又把常夫人的信看了遍,反复确认没有坏消息,这才小心收起放到一边,然后对着武阳郡主府的礼单查看赏赐,尤其是象牙插梳和宝石臂钏。

    象牙是细腻的近乳白色,沉甸甸的,微微透着凉意,上面雕刻的山水颇有气势,又因象牙的质地而多了几分柔和和富贵。

    宝石臂钏红金辉映,上面镶嵌的红宝石都有莲子那么大,阳光下亮得惊人!

    无论材质还是做工,这两对宝物都远超普通官办作坊之物,常夫人隐晦地表示,很有可能是武阳郡主自己的私产!

    恕明月眼皮子浅,当真爱不释手,恨不得搂着睡觉。

    她小门小户的,何曾见过此等宝物!

    唯一的缺点就是太过华贵,根本不是普通场合能戴的,只好暂时供起来。

    伺候的丫头们诚惶诚恐,捧着锦匣的手都要发抖了。

    这可是郡主的赏赐啊!

    明月大笑。

    众丫头不敢笑,小心翼翼放好了才敢喘气。

    屋里的大丫头大着胆子对明月说:“奴婢们也跟着开眼了,真真儿的天家富贵,精致的什么似的。”

    明月心道,首饰价值几何尚在其次,武阳郡主此举更传递出一个信号:

    从今往后,她便算真正的郡主门客了——

    作者有话说:这几天有点卡文,写得不好,没脸发,能修出多少算多少吧[可怜]

    第122章

    八月初五,莲笙代明月送何嬷嬷一行人北上,回明园复命时笑道:“最近城里的读书人真多呀!一船接一船的。”

    出去一趟,恨不得头发丝儿都浸了墨香。

    “今年有乡试呢,”明月算算日子,“初八就要进场,这会儿才来的大约都是住在附近的。”

    前儿绣姑带着巧慧来送八月节礼,还说家里新起的那间客栈也塞满了前来应试的书生呢。进考场那日一车拉过去,又能赚一笔车马费。

    “以前还有人榜下捉婿呢,可惜我没瞧见!”上一届莲笙年纪还小,又要忙着挣钱养家,根本没空去看,只是听说很热闹。

    “十五当日散场,”见屋里的丫头也竖起耳朵听,明月便道,“你们素日也辛苦,给你们放两天假,玩去吧!”

    还有这等好事?!众人大喜,纷纷上来行礼谢恩,各样奉承话没个重样。

    明月摆摆手,笑骂道:“得了,安心等着吧,这几日可得好生当差。背着我再议论,叽叽喳喳吵得我头疼。”

    莲笙也是爱玩的年纪,可既然担了管家一职,想的就比旁人多些,“东家,我们都玩去了,您使唤谁呢?”

    几个丫头也面面相觑。

    说是玩,可她们都是被卖了来的,认识的人都在园子里,冷不丁的,出了门还真不知道去哪里玩。

    况且八月十五团圆夜,也就是白天热闹,入夜后,大都回家过节去了,街上反倒冷清。

    得了,满屋子人凑不出多少全乎的父母兄妹,明月想了下,给莲笙批了几百银子。

    “罢了,白日你们只管去玩,我也出去逛。不过一定要结伴走,不许去人少的地方,越热闹的时候拐子、盗贼也越多,你们一个个花骨朵似的,可别给人盯上了。

    入夜后都回来,你们七管事和朱管事也来。莲笙,你拿这些银子去置办些酒菜、花灯、焰火,咱们也在自家张罗张罗,岂不比外头清净又安全?”

    本就是中秋节,又逢三年一度的乡试,城里指不定怎么乱呢,夜里还是别在外面瞎转悠的好。

    听说白天能出去逛,众人都觉得好,复又期待起来。

    高兴之余,莲笙不免觉得肩膀沉甸甸的。

    这还是她头一回操办节庆,一定得办得好好的!

    明月又对她说:“对了,单独支一笔银子,孝敬给附近巡逻的士兵,领头的将领和副手家里额外多送几匹缎子。越是过节,他们越忙乱,也是t咱们一份心意。”

    正常人想过节,那些个梁上君子也想呢,可别大过节的给人闯了空门,那可就热闹了。

    莲笙应了,果然一一打点好。

    出来巡逻的都是地方招募的厢军,俸禄极低。这差事冬冷夏热,又多蚊虫,且巡逻之处多达官显贵,一个个脾气大得很、关系硬得很,时常刁难,他们的日子并不好过。

    如今受了好处,分外欢喜,那首领当即拍着胸脯道:“江老板一贯待咱们亲厚,只管去耍,兄弟们必定给守得水泼不进!”

    他们最喜欢的就是事少又慷慨的主顾。

    八月初七,明月与卞慈在茶肆会面,商议拿下来年官府丝绸买卖的事。

    各衙门往往会在头一年的腊月前定下来年开销,如此才能在正月顺利得到拨款,所以虽才八月,但各路人马已然各显神通,频繁走动起来。

    明月甚至觉得已经有些晚了,“正经来说,六月就该走一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