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全球尸变,但我回村种田》 50-60(第21/28页)
房间的,一直浑浑噩噩的,直到她看见了躺在襁褓里的孩子,眼里才有了神采。
她把孩子抱进怀里,一点一点颠着,哄着,给她唱着儿歌,脸上甚至溢出了笑容。
既然她现在唯一的朋友都对她如此无情,都要利用她,榨取她身上仅剩的最后一丝价值,那么也就不要怪她翻脸不认人了。
她再次满意地环视着这个小屋,仿住在这里的生活。
“姜早,这一次我就要让你看看,什么叫,中。”
***
李弥清晨揉着眼睛起床,近怎么总有鸽子在附近飞来飞去,咕咕咕的,昨晚上。”
姜早正在院中打拳,抬眼回来:“也许是春天要到了吧。”
姜五妮从灶房里出来,手里端着个小碗。
“小弥,馒头蒸好了,你给隔壁那个姐姐送去吧。”
“诶。”李弥应了一声,匆匆洗了把脸就往隔壁去了。
这几天每次来送饭的都是这个小姑娘,陈佳宁知道,姜早不待见她,便也不问,反倒是这个小姑娘与她有过一面之缘,偶尔会跟她说两句话。
对于这个孩子的出生,陈佳宁是感到意外的,她从没想过能活着把孩子生下来,所以当怀中的婴儿呛奶时,她还是有些手足无措,直到李弥伸手接了过来:“我来吧,小孩子喝急了难免会呛奶,可以这样轻轻把她翻过来,慢慢拍她的背,等她吐出来就好了。”
李弥一边说一边做着示范。
陈佳宁看着她娴熟的手法。
“你带过孩子?”
李弥笑笑:“妈妈要干农活,弟弟从出生开始,都是我在带。”
陈佳宁想起姜早曾威胁过自己,救了她的妹妹便不杀她,于是装作漫不经心地问。
“那你妈妈呢,我怎么以前从没听枣儿提起过,她还有个妹妹和弟弟。”
李弥见小孩子的脸色有好转,便把襁褓又递回给了她:“我妈妈和弟弟都已经不在了,是姐姐救了我的命,我便一直跟着她。”
陈佳宁看着李弥乌黑浓密的头发,红润的脸颊,炯炯有神的眼睛,谈吐也大方得体,一看就是经过了良好的教育的,吃的也不差,不然养不出这种精气神。
她不由得在心里阴暗地想:
姜早,你对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陌生人都这么好,却来看都不看我一眼。
长期的精神凌辱和身体上的双重折磨,已经让她学会了掩藏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即使陈佳宁的内心诸多怨毒,但面上仍是一副人畜无害的模样。
“今天天气这么好,我……我想带着孩子出去晒晒太阳,你能扶我一把吗?”
李弥想起姜早的叮嘱,并没有说不能让她出门这一条,于是便点头应下。
“奶奶说刚生完孩子的女人不能吹风,你就在院子里坐坐吧。”
李弥端了把椅子,把人扶到小院里坐下。
陈佳宁环视着这个不大不小的院落,砖砌的房子,猪圈,旱厕,院里还有一口水井,和她印象中的农村如出一辙。
虽然条件是差了点,但胜在有山有水,能自给自足,是个不错的去处。
她见院子里空无一人,便问。
“枣儿她们呢,不住在这里吗?”
“姐姐她们住在隔壁,因为地方小,住不下了,便将你安置在了这里,不过这整个村子也就咱们几个人,随便住哪都可以。”
李弥将她吃过的碗收拾好,便准备走了。
“那姐姐你坐着,我就先回去了。”
陈佳宁微笑着点了点头。
“好,辛苦你每天过来送饭了。”
她走之后,陈佳宁便抱着孩子站了起来,一瘸一拐地在院中徘徊着,伸长了脖子,透过围墙去看隔壁的房子。
一栋五层的小洋楼,真气派啊。
原来这才是姜早真正的家,呸,还说什么,地方小,这么多的房间怎么就不够住了,摆明了就是嫌弃她,不想跟她住在一起。
不过也没事,很快,这栋小洋楼就是她的了。
***
暮色四合的时候,陈佳宁果然看见旁边的院落里飘起了炊烟,不一会儿,就有人过来给她送饭了,吃完的碗筷再次交由李弥拿回去。
入了夜。
姜早和闻昭站在房顶上,看见陈佳宁房间里的烛火很快就熄灭了,不多时,又是那只扰了小弥清梦的鸽子飞落在了她的窗台前。
陈佳宁推窗出去,谨慎地瞅了瞅,见四下无人后,才把鸽子脚上绑着的纸条拆了下来。
她拿进屋里去,也没有纸笔,只能咬破了手指,血书了几行字,又原封不动地绑了回去,一扬手,看着鸽子飞走这才关上了窗户。
房顶上的姜早,拿着闻昭自制的弹弓,微眯了眼睛,咻地一声过后,还未飞远的鸽子就从半空中落了下来,在下面早已等候多时的可乐一拥而上,把它叼了上来。
两个人借着微弱的月光拆开了纸条。
“已查清,四人一狗,无武器,位置就在村子里最中心的五层小洋楼。”
姜早凝视纸条良久,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眉头。
“她还是出手了。”
“既然是预料之中的事,就别难过了。”
闻昭拍了拍她的肩,把纸条卷了起来,又原封不动地绑了回去。
鸽子只是被石头打落,受了点轻伤,但还能飞,闻昭检查了一番后,就放走了它。
只有可乐滴着口水,盯着鸽子飞走的方向,对到手的猎物飞了而感到恋恋不舍。
闻昭拉着姜早下楼:“走,咱先回去再说。”
储藏室里。
闻昭取出已经许久未用的枪械,缓缓擦拭着,姜早也把子弹拿了出来,一一摆在桌上,这些东西一直都是她在保管。
“一共有5.8毫米的手/枪子弹二十发,同样口径的冲/锋/枪子弹却只有十发,还是咱们上次从高速公路上捡回来一直没有用的。”
闻昭把子弹一一压进膛里。
“够了。”
她把保养好,已经装配上子弹的手/枪递给了姜早:“实战和站在阳台上瞄准射击还是不一样,你拿着这个,子弹多一点,更保险。”
姜早掂量着手中漆黑的枪械。
“我有个疑问,既然都是一样的子弹口径,为什么不能混用呢,这样我们就可以平均分一下。”
闻昭微微笑起来,把冲/锋/枪子弹也一一压上膛。
“膛压不一样,这就相当于是普通汽油和航空燃油的区别,理论上来说,都是同一种东西,但并不建议混用,有炸膛的风险。”
姜早摸了摸鼻子,这才觉得自己问了个傻问题,闻昭耐心给她解释完之后,又瞥见她左手上的纱布,便拉了过来。
“手还痛不痛,今天还没换药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