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夫君的遗腹子自带口粮》 70-80(第10/24页)
知自己是怎么回事,明知道萧寻说得话算不得数,战场上瞬息万变,也不是他想怎样就怎样的事,可还是忍不住逼他承诺。
就当给两人一些时日吧。
萧寻伸手抱住林秋然,长长舒了口气,“嗯,我保证不缺。”
被萧寻抱了一会儿,林秋然不大自在地把他推开,“行了行了,快梳洗睡吧。那爹娘那边……可用瞒着?”
林秋然知道就知道了,等萧寻走了她还是过日子,可孙氏和萧大石年纪大,又有过萧寻出事,两人大受打击,林秋然怕他们二人知道这消息后承受不住。
没消息就是好消息,但一日没消息,就一日担惊受怕。
萧寻死过一次,若真的出事,林秋然怕二人出事。
萧寻道:“等到战况紧急的时候,朝廷或许还会征兵。”
到时朝野都知西北在打仗,想瞒也瞒不住。林秋然点点头,她还是想先瞒着,等瞒不住的时候再说。
林秋然又问:“那打仗……余安会受波及吗?”
她用不用囤些东西,早做准备?
林秋然是从和平年代过来的,没经历过战争,战争是为了保护大部分人,若真打到余安来……她也得想想怎么活下去。
萧寻摇了摇头,“你放心,拼死也会护住西北,不过有战事,粮食可能会涨价,四处可能会乱。”
余安地处南方,若这边都被战火波及,那就该改朝换代了。
萧寻:“我再教林明一些功夫,你再买两个人也好。”
林秋然点点头,本来她还想要睡觉,这会儿却不困了。
打仗的事以后再想,萧寻这就要走了,林秋然问:“你上次不还寄回来药材吗?可能用得上,都给你带去吧。”
药材还能再买,可以再去医馆买点金疮药,萧寻寄回来的都不是成药。
萧寻道:“我拿些止血的,剩下多是治伤寒补身的,家里留用吧。”
寄回来的药材治伤寒、补气血、给女子用的比较多,萧寻用不上。
林秋然从柜子里拿出钱匣子,拿了银票,“明儿上午你去买些止血的,看看有没有参片,也买些带走。”
林秋然找出上回萧寻寄回来的干净棉布,“这个你也拿着,若受伤能包扎伤口用。”
干净的布料不易感染,林秋然不通医术,其他的也不知道。
孙氏应该给萧寻做了衣裳,不是后日下午才走吗,这两日赶一赶也能带走。
萧寻看林秋然在屋里忙活,按着她肩膀让把人按在了床上,他道:“快睡吧,你明天还要去食肆呢,我自己能收拾。”
他的确高兴,林秋然在意他,可这些他自己也能弄,没必要再让林秋然操心。林秋然忙一日也很累,这些萧寻自己来就成。
林秋然点了点头,简单收拾后两人躺在床上,萧寻吹灯脱衣上床,林秋然偏头看了一眼。
有点黑,但能看见肩膀的轮廓和萧寻的腰线,等他躺下还能看见起伏的棉被,虽然他承诺说一定会回来,可这话也就说说而已。
或许这是萧寻最后一次回家。
林秋然不禁喊了萧寻的名字。
黑夜中,林秋然说的这两字就像震荡的鼓声,敲得萧寻心里一震。
萧寻:“怎么了?”
林秋然捏紧被子,屋里很安静,她道:“不然你再和我说说行军打仗的事,你不在家的时候,我还能说给汤圆听。”
想起汤圆,也有和萧寻相像的地方。不过不太像孙氏和萧大石,若真的回不来,那她也能和汤圆说,他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
萧寻的被窝动了动,林秋然感觉他侧过身,面朝着自己,紧接着,她的手就被握住了。
萧寻道:“先睡吧,等我回来说给你听,没准儿那时汤圆都会说话了,我也能和他说。”
林秋然轻轻嗯了一声。
次日一早,天光明媚。林秋然让孙氏快些给萧寻做衣裳,他明日下午就走。
孙氏道:“那么着急呀,不能给寄过去?”
林秋然:“就两身衣裳寄过去也费事,就让他这回带走吧。被子找床新的,家里有什么点心吃的,也给他带上。”
孙氏没多想,“也成。”
林秋然还问了林春林莺会不会女红,二人会一些,但比不上从前钱府里的绣娘。
林秋然就让二人留下了,食肆暂且用不上他们,就先做衣裳吧。若是家里再有钱,真需要人伺候了,也可以寻一个擅女红的,这样就不用孙氏费心了。
萧寻是初九下午走的,一人一马,还有一个大包袱。
林秋然看着他走远,等他走后,她才回食肆。食肆人多,婉娘林冬还如往常一样说笑,史掌柜和赵兴在插科打诨,林秋然深吸一口气。
干活吧,假如萧寻真的不在,那家里更需要用钱。
林秋然轻轻叹了口气,继续忙晚上的生意了。
春日食肆多了不少菜,不过也看节气,几道和笋子有关的菜这两日下了菜单,小白菜馅儿的蒸饺也没有了,荠菜也没了,不过上了别的菜。
有嫩豆腐拌香椿芽,还有嫩豆腐拌变蛋,这变蛋就是皮蛋,这边的叫法。
白菜馅儿的饺子虽没了,可有韭菜馅儿的。林秋然忙着拌馅儿,她做了两种,一种是韭菜鸡蛋海米的三鲜馅儿,这个吃着极鲜,莹润的皮,绿油油金灿灿的馅儿,里面还有韧劲十足的干海米,咬一口就是春日的鲜气。
另一种馅儿就是韭菜肉的,里面放了猪肉,三肥七瘦,林秋然现在每日都吊高汤,馅儿里也会放一些。
总有客人问,为啥自家包的这种大饺子就不是食肆的味儿,就食肆的饺子,皮有嚼劲,馅大饱满多汁又香,油也不算大,吃完还不腻人。
林秋然看厨房这些东西,还有每日吊的高汤,秘诀就在这里面。而且面粉里她还加了澄粉,自然就好吃。
春日不仅菜鲜,鱼虾也鲜。
林秋然给食肆菜单上加了蒜香鲫鱼和清蒸鲈鱼,这两道菜卖得很是不错。这个时节还有刀鱼和鮰鱼,一个清蒸一个红烧,不过两样鱼的价钱高不好捞,运到这边就更贵了,得看有没有,多是给二楼客人做着吃。
食肆一直开到二十四,因为装潢不得已关门几日,而且院子得打通,那时候尘土飞扬,根本做不了菜。
就干脆歇业几日,再开业,萧家食肆就是金鼎楼了。林秋然也能趁机歇歇,从二月中旬过来,这也过去一个月了。
汤圆都两个多月大了,抬头很利索,翻身还差点儿,不过使劲儿也能翻过去,就是翻不回来。
林秋然嘱咐过好好看着,保不齐哪日会了,还在大床上,边上没人守着,就掉地上了。这么大的孩子脑袋还没长好,摔一下可不得了。
林秋然这几日会看着,但大部分时间也忙铺子的事。
虽然不做生意,但得管工人们吃饭,饭菜她就让林冬林春她们做,林明盯着,她和史掌柜看看哪儿不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