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的遗腹子自带口粮: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夫君的遗腹子自带口粮》 80-90(第19/22页)

大事小事上二人都是听孙氏的。

    林秋然这边也多了两个,平时就看着汤圆。而柳娘云娘,还继续做自己擅长的绣活。

    萧家也有绣房了,不过就她们两个人。

    林秋然拨了银子给二人买布料针线,还有从余安带过来的料子,暂且定了丫鬟小厮每人每季两身衣裳,春秋算一季。

    林秋然几人的,旧衣都是好料子,还能穿,看需要再让做就是。

    林明成了府里管事,安顿好这些人,让护卫守在门外。护卫是雇来的,会功夫的小厮不好找,但雇人能雇得到。这很有必要,宅子大人也多,护卫得定期巡视看护。

    丫鬟这边就林夏管着,等金鼎楼开了,家里依然如此。

    林明跑前跑后,把一个院子一个院子安顿好,然后下人们就各司其职做自己的事。林明几人甚至没用林秋然提醒,就变得有分寸,有规矩了。

    以前还在一块儿吃饭,现在祖孙三人吃,他们抓空闲时间吃。

    大厨房也重新安排了人,毕竟以后金鼎楼要做生意,林春几个不能总在厨房。等她们一走厨房就缺了人,这是万万不成的。

    林明找了两个年纪大的厨娘,二人擅做京城菜,短短一日,家里就多了好些人。

    林明看着越来越有序的宅院,心里莫名高兴。从前在钱家做下人,后来又到了萧家。如今萧家家境已隐隐超过钱家了,他是做下人,可林秋然待他不错,林明自然希望府里日子越过越好,他能一世安稳,不要再辗转被卖。

    换句话说,这么大的院子,哪怕不是自己的,他也在这儿住着。

    林秋然高兴了,他的日子便也好过。

    刚搬来只买了人,林明打算把这些人安顿好,然后让人把府里府外好好打扫,尤其是花园。虽是冬日,可花园却有些四季常青的树,还有几株梅花,好好收拾还是值得一观的。

    这院子比钱府的大得多,以前谁能想到在宅院里有山有水有亭子,林明不希望这样的宅子最后荒废了。

    他把人安顿好,就又出门了,还有要紧事做,那就是定制家具。

    下人忙碌,林秋然躲清闲。

    府里很热闹,但正院是最早收拾好的,府内又大,所以外面打扫的声音林秋然听不见,汤圆也听不见,这会儿还在炕上睡着。

    孙氏躺不住,大早就出去了,在这边走走转转,这么大的地方,够她转许久的。

    林秋然也醒了,但是无事做,她就炕上躺着。炕比床硬,不过铺了几条褥子之后也挺舒服的。赶路劳累,她还没缓过来。

    汤圆早晨醒了一次,不过不想起,就把被子围成一圈,假装自己是兔子。

    林秋然觉得他有点幼稚,转念一想他还没满三岁,幼稚些好像也无妨。

    汤圆在窝里装了会儿兔子,就又睡着了。

    他脸颊上带着点粉,林秋然看着不禁笑了笑。

    这孩子,现在睡得还挺踏实,不是昨晚闹腾的时候了。

    昨天晚上烧了炕,汤圆惊喜炕竟然会变热,他觉得暖和极了,非要睡在炕头。

    炕头是最热的地方,林秋然摸着都烫手,就算铺上褥子那也热,林秋然打算把这边直接空出来,但汤圆非要睡,孙氏也劝,“太热了,晚上你受不了。”

    汤圆道:“我不怕热!”

    林秋然无法,就直接把他的被褥放那边了,“好,你就睡那边,夜里再热都不许喊。”

    汤圆如愿钻进被子,美滋滋地想,这么暖和他才不喊热呢,这样的好东西,余安怎么没有。

    只不过待了一会儿,就感觉后背着火,就好像在灶膛烧火,哪面躺着,哪面就烫得慌。

    汤圆也要面子,咬牙忍了一会儿,可又怕孙氏和林秋然真的睡着了,他在黑夜里动了几下,也没人问他,最后急着问道:“娘,祖母,我有点热。”

    林秋然:“说了不许喊热。”

    汤圆吸吸鼻子,想把胳膊腿伸出去,林秋然只听动静,就道:“不许晾着,晚上都睡觉,谁给你盖被子?”

    汤圆:“,我错了,我以后肯定不这样了。”

    林秋然就把他挪到了自己和孙氏之间,靠炕头的那边空了出来,孙氏年纪大,睡在炕头那边,林秋然就睡在了炕尾。

    汤圆还好奇,“娘,你是怎么知道炕头热得睡不着?”

    林秋然道:“因为我是大人,知道的事情多,你还小,大多数时候听话些,不然今儿我们早就睡着了。不许说话了,睡觉。”

    一个晚上,三人睡得都不错,孙氏早早就醒了,悄悄出去也没打扰母子睡觉。

    府宅被雪覆盖,这是前几日下的,但这边天气冷,一直都没化。

    冰天雪地,银装素裹,宅子又大又漂亮。京城的雪比余安大,余安也下雪,但小许多。孙氏没出门,在宅子转来转去,两个丫鬟就在一旁跟着,也不打扰。

    这么好的景色,这么大的宅院,是孙氏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要是他爹和萧寻也在就好了。

    孙氏逛完花园,又去自己的院子待了会儿。

    这院子不小,有正房有厢房,厢房一间做了厨房,还有几棵年纪大的树,但不知是什么树。她去佛堂转了一圈,只不过有屋子却没佛像。

    孙氏回正院,问丫鬟林秋然醒了才进去,林秋然看她精神抖擞,似乎还年轻了两岁,“娘,外面冷不冷?”

    孙氏道:“走起来就不冷了,秋然,等搬过去了你也给我弄个佛像。”

    汤圆只听见前面,“娘,我要出去。”

    昨日汤圆泼了水,应该已经冻得很结实了,

    林秋然让丫鬟跟着,然后和孙氏道:“成,我改日让人请尊来。”

    林秋然把这事交代给林明,这简单,找个寺庙请尊佛像来,日日上香供奉,求个心安。

    孙氏打算以后常常拜佛,家中有今日,肯定也有佛祖保佑的缘故,有钱的得上香火才是。

    孙氏点点头,“也不急,等搬过去请来就是,不然放在那边,哪日忘了就是对佛祖不敬。”

    林秋然嗯了一声,这也有理。

    她起得晚,起来收拾一会儿便也到中午了,因为没人水土不服,在家都是自家人,也不用入乡随俗,所以中午吃饭还是以常吃的菜为主。

    林春做了红烧肉、白切肉、酸辣土豆丝……因为刚到京城,来的路上除了方便吃的酱、少许调料其他的都没带,这些日子要一边找铺子,一边酿米酒做做生意要用的腌菜蘸料。

    牙纪那边一直没消息,林秋然急了两日,就不急了。就像她劝孙氏的话,她们不是把余安的金鼎楼关了才来京城的,再说还有香料生意,每月都有钱赚。哪怕在京城什么都不干,也能维持生计,铺子慢慢找就是了。

    当然,余安离得远,寄钱不方便,还是做生意赚些银子好。有道是远水解不了近渴,肯定是能赚钱好。

    这般又过了两日,初六下午林秋然终于带着汤圆出门了,这是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