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的遗腹子自带口粮: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夫君的遗腹子自带口粮》 90-100(第5/19页)

子,也管别的生意,去年都不总在金鼎楼待着了。

    孙氏不禁想,在余安们还得找活干,到了京城别人找他们。

    看孙氏满脸高兴,林秋然道:“我还求了老夫人,若大军班师回朝,就来个信儿。”

    别的林秋然没说,若把自己猜测说了,孙氏肯定会担心,然后不让她再和侯府来往。

    可如今还相安无事的,侯府又不缺孩子,萧家初来京城,也没什么侯府能图谋的,可以走一步看一部,先观望看看。

    林秋然想得也开,若真有坏心,她提防也无用。

    孙氏怔了怔,眼睛有些湿润,“问问好,问问好。”

    林秋然:“如今京城太平,您别多想,萧寻回京城,不用和以前一样回余安,肯定能早些见到。”

    孙氏使劲点点头,又抹了把眼角,林秋然心里不太好受,她希望萧寻还活着。

    而侯府这边,秦夫人说是乏了,可林秋然走后她一直没歇着,就在罗汉床上坐着。

    秦氏感叹世事无常,若真是,都把那孩子送到胥州去了,结果又去打仗。

    秦氏于心不忍,原本以为这辈子还有相认的机会,可战场上刀剑无眼。

    她和吕郑年岁已大,她恨不得现在就让儿子去查,查林秋然的夫婿是谁。

    等吕郑回来,秦夫人让丫鬟都出去,把这事告诉了吕郑,“你快去查查……”

    吕郑说道:“这万万不成,既然送走了,也好好的过日子,你也看见了。哪怕当初的案子有转换余地,为何好好的日子不过去当罪臣之子。”

    吕郑这些日子也想过这事,就算能翻案,他也不打算说。私藏罪臣之子就有罪,这是安阳侯府的事。

    退一万步讲,当初把孩子送走,一旦出事,也会牵连那户人家。把孩子给养大,却要认祖归宗?

    沈家已经没人了,何必呢。

    吕郑都有些后悔了,告诉秦夫人这事。

    秦夫人道:“你不去打听就不去打听,那也得打听打听什么时候大军班师回朝呀!”

    等班师回朝,人活着还是没了,不就知道了。

    吕郑低着头,脑袋点了两下,“好,我去问问。”

    吕郑已告老还乡朝,朝廷的事并不清楚。这一问儿子才知,大军已经班师回朝,还有半个多月就能回来。

    冬日休养生息,再加上越朝一直打胜仗,现在已经把外族退到鹿岚关以外,能休养生息一阵子。

    安阳侯还好奇父亲为何突然关心起朝中事来,“您不是每日只关心吃什么喝什么吗?”

    吕郑瞪了儿子一眼,“问两句有何奇怪的,再有大军的消息,告诉我就是。”

    安阳侯哎了一声。

    林秋然得到消息已经是两日后了,她刚出门买了铺子,回来就从门房小厮那儿得知,安阳侯府的人送来了信,信已经送去了正院书房。

    林秋然心猛跳两下,回了正院,信就摆在厢房桌子上。

    家具都是近来添置的,林秋然白日有时在这儿看书,教汤圆背诗识字,顺便给他灌输年后可能要去书院读书的事。

    阳光从窗外洒进来,落在信封上,桌边还有炭盆,里面装着银丝炭,来京城林秋然才知道,炭也有好几种。

    炭不多了,盆里有许多炭灰。

    林秋然心中隐隐有种预感,她扶着椅子坐下,打开信封,是秦夫人给她的。

    信上写着,大军不日班师回朝,少则半月,多则二十日。

    第九十三章 回朝

    林秋然手控制不住发抖, 她又把信仔仔细细读了一遍,确认自己没有看错。

    大军不日班师回朝,倘若萧寻还活着, 岂不是立马就能见到了。

    她急忙拿着信去找孙氏, 孙氏才知道林秋然回来了, 家里宅子大, 要是在余安,那么大点儿的地方, 一回来指定看得见。

    孙氏牵着汤圆过来,“那个啥侯府派人给你送了封信, 我让人给放书房了。”

    这是给林秋然的东西, 孙氏肯定不会乱看,再说孙氏也不认字,不过汤圆认识几个字, 这会儿想大展身手, 但孙氏拦着没让他看。

    要是给弄坏了啥的。

    林秋然心里五味杂陈,她道:“娘,我正要和你说这事儿呢。安阳侯府的老夫人给我的信上说,大军不日班师回朝, 若是快半个月就回来了, 慢一点二十天。”

    今儿十六,半月转瞬即逝。

    孙氏本来牵着汤圆,闻言手都松了, 她怔怔问道:“秋然,这个当真?”

    林秋然道:“这种事肯定不会骗我们的,一定是真的。”

    孙氏喃喃几句佛祖保佑,都快两年了, 可算是回来了。

    汤圆神色懵懂,看孙氏和林秋然说话自己又着急,忙插进去,“娘,是我爹要回来了吗。”

    林秋然重重地点了下头,“是,你爹要回来了。”

    萧寻的事林秋然没有瞒过汤圆,不过孩子小,虽不故意瞒着,但大事也不会当他的面说。如果萧寻活着,汤圆知道了高兴,若萧寻战死沙场,这孩子也应当知道。

    孙氏吸吸鼻子,她看着这么大的汤圆,就忍不住想萧寻这么大的时候。

    林秋然看孙氏要哭了,赶紧把信给她看,“高兴事,等着就是了。”

    孙氏不认字,却来来回回翻看几遍,她心中郁结难耐,但家里有个开心果。

    孙氏看的时候汤圆也想看,着急地直跳,“娘,别光给祖母看,给我也看看。”

    林秋然顺势带他去书房,把这几个字认了。汤圆认完字,觉得有哪里不对。

    他仰头看着林秋然,眼睛里写满了疑惑,“娘,怎么认字了呢?”

    林秋然教认字,也只是告诉他这是什么意思,记住就行了,她道:“怎么不对了,你不是想读信,但你不认字怎么读?你日后想知道什么东西不能光靠别人,就像今日,想读信得先认字……娘能告诉你,但是娘不在怎么办?”

    汤圆点点头,“娘你说得有道理。”

    林秋然心想,她多大,能不有道理吗,这么大的孩子她还糊弄不过。

    知道萧寻不日回来,也就看信那会儿激动,之后家里和往常没有多大变化。林秋然依旧忙碌,孙氏则总是看着汤圆。毕竟萧家来京城是正经过日子的,也不光是为了等萧寻,家里要用钱,铺子需要装潢,不能每天光在家等着大军回朝。

    林秋然这些日子还有点忙,不在余安,装个跟金鼎楼差不多的铺子没那么好办,原来这些事是徐管事操办,可林秋然当初没想过要把铺子开到京城,就没想过要图纸,所以现在无法把以前的原封不动地照搬过来。

    在京城找工头找师傅,然后林秋然画个差不多的图纸,但有些地方不够清晰,得看着才行。再依着这边的情况改动,一步一步慢慢来。

    这边世家贵女多,雅间不全是可以容纳十几人的大间,还做了能容纳三五人坐下喝茶吃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