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夫君的遗腹子自带口粮》 110-120(第4/18页)
为别人送他东西,当面拆不好。徐远珩却道:“无妨,徐叔叔不是别人。”
汤圆眼睛一亮,高高兴兴地坐在徐远珩怀里看礼物。
有海螺拼成的马车,各种各样好看的石头,当地的泥人、玩意,汤圆见一个就哇一声,拆到最后一个,竟然是文房四宝。
汤圆扭头看向徐远珩,徐叔叔怎么知道他要用这个了。
徐远珩笑着道:“我记着你要到启蒙的年岁了,就买了这个,徐叔叔不能常来,你用这个,看着这些东西,就能想到叔叔了。”
汤圆疑惑问:“为何不能常来?”
徐远珩道:“我要做生意,不会总在一处。”
汤圆眼前一亮,“那我也该给徐叔叔一样东西,当作念想,因为我也不总在徐叔叔身边。”
徐远珩笑了笑,这话倒也没错,他放轻声音问:“那汤圆要给徐叔叔什么?”
汤圆道:“我这今日出来,没有来得及准备,徐叔叔何日离京,我可否慢慢准备,等徐叔叔离京前再把东西送给你。”
徐远珩:“我等汤圆过了生辰再走。”
汤圆眼睛又亮了,“那可好!徐叔叔今年也要给我过生吗。”
小孩子生辰不会操办,但徐远珩年年都来。
徐远珩:“嗯。”
吃午饭前,二人就一块儿说话一块儿玩闹。孙氏看这场景发自内心地高兴,她觉得徐远珩对汤圆没话说,别说一块儿玩,就是认个干爹都不过分。
外出惦记,回来送礼物。萧寻不在的时候,也都是徐公子哄着汤圆,生辰也记挂着。
这事秋然肯定不好提,毕竟徐远珩是男子,提也该她提,最好是萧寻提,也显着萧寻大度,有肚量。
孙氏打算找个机会和萧寻说说。
等吃过饭,孙氏拉着徐远珩的手嘱咐,“以后来京城,就来这儿吃,不忙就去府上吃,可别自己凑合。”
孙氏出了一趟门,是知道出门不易。路上风餐露宿,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徐远珩看着有些瘦了。
别看赚那么多钱,但是辛苦。
徐远珩笑着点头,“伯母放心,一定不和您客气。”
汤圆依依不舍,林秋然和他道:“你徐叔叔还有事,不能光陪着你。娘也有事,你先和祖母回家。”
汤圆不是胡闹的性子,乖乖回家,回到家后翻箱倒柜,选送给徐远珩的礼物,可一直到萧寻下职,也没想好送什么。
这真是犯难。
萧寻问他找什么呢。
汤圆:“我想选个礼物送与徐叔叔,这样徐叔叔出远门,就能想到我了。”
第一百一十三章 蒋思捷 (文案)
稚子之心一片赤诚, 汤圆想了一下午也没想好送徐远珩什么。
自己常用的都是旧物,送出过去不太好,毕竟谁送人礼物送旧东西。可是不常用的, 又想不到和自己有什么关联。送没有关联的东西, 徐叔叔怎能看见东西就想到他呢。
汤圆还知道有一句话叫礼轻情意重, 可徐叔叔每次都送他那般贵重的礼物, 他若是送个小泥人小风车,虽然方便携带, 但那就太不合适了。
他得送个贵重有新意,还上得了台面的东西, 然后要好好包装, 诚心诚意送过去。
汤圆想不到要送什么,林秋然又不在家,只好求助于萧寻, “爹, 你要不要帮我参谋参谋,出出主意。”
萧寻知道自己陪汤圆的时间短,他不在的时候徐远珩常来家中,照顾汤圆颇多, 汤圆和徐远珩亲近也正常, 可即便知道这些,他心里也忍不住泛酸。
汤圆对徐远珩很是亲近,或许他不在的时候, 徐远珩在某些时刻,就是汤圆的父亲。
萧寻不禁想,是否有人曾嘲笑汤圆是没爹的孩子,是徐远珩站了出来, 说他就是汤圆的爹。
萧寻心中五味杂成,愣神之际,汤圆疑惑地喊了他一声,“爹?”
萧寻回过神来,笑着和汤圆道:“先去库房看看,不成爹再帮你想别的办法。”
萧寻觉得自己这样想有些小人之心,汤圆对徐远珩亲近,这何尝不是因为徐远珩对汤圆好,他该感激才是。不然这三年来,汤圆身边没有这样的长辈,有徐远珩在,他该知足感恩。
君子论迹不论心,他也当如是。
最后汤圆在库房选中了一块玉石,然后让萧寻找工匠雕成一只小狗。上面弄个环,汤圆就是属狗的,希望徐远珩看见这个吊坠就能想起他来。
玉石是皇上赏的,贵重,也有汤圆自己的心意,做出来肯定是上得了台面的礼物。
今日已晚,等明日萧寻下职先找工匠,汤圆还嘱咐,“爹,你可千万别忘了呀,请师傅的钱我出。”
萧寻点了下头,“放心,不会忘的。”
他言而有信,不帮是不帮,既然答应就不会让汤圆失望,不会出现临近期限,东西没做好的情况。
他说完,看了眼月洞门,林秋然还没回来。
林秋然还在金鼎楼,中午吃过饭,先让小厮把孙氏和汤圆送回伯府,她下午在二楼跟据客人忌口又改了改菜单。
几桌都是炖菜炒菜,也是余安金鼎楼常吃的,不过各地食材不同,有些地方处理方法也不同。
这些商人走南闯北,认识的人也多,若是今日吃得满意,日后自会常来的。
还有些菜没上,林秋然去了厨房。这儿的厨房比余安的大,也是按照原来的布局改的,她进来后,把各个地方都看了。
“这桌客人不喜辣,麻辣兔丁换成宫保鸡丁,别上错了。”
林秋然看了一圈,林春林莺做事让人放心,她的徒弟也是一板一眼的性子,不过新来的帮工刀工不好,今儿人少,切得还急,土豆丝有的粗有的细。
林秋然道:“这盘土豆丝重新切。”
大小粗细不均匀,后面炒的时候厨子就没法把握火候,时间短了粗的没熟,时间尝了细的口感变差。
这道菜已经很简单了,越是简单的菜,越能体现厨子厨艺。京城酒楼多,要以简、新奇取胜。
帮工脸有些红,忙把这盘放到一边去。
林秋然道:“可以慢不能急,若下次再这样,切坏的算在工钱里。”
林秋然看完这个,又去看包蒸饺的林春,馅料对的,饺子大小形状也对。她点了点头,“做得不错。”
蒸饺没问题,她又去看炖的汤,打开盖子,林秋然闻了闻,“可是没放白胡椒粉?”
徒弟一愣,“师傅,我是忘了。”
林秋然顺手给放上,又把盖子盖上,“你们几人,也有几月不给客人做菜,难免生疏,我不会日日在这儿盯着,若怕错,多想几遍,可以劳烦别人帮着看看。若是做错了,自己能想起来,就让跑堂换。客人吃着不好吃,也别嘴硬,把菜给换了。”
几人点点头,“夫人放心。”
林秋然点点头,今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